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资考试每日一练冲刺21期【2022下半年】

(2022-10-09 10:22:49)
标签:

教资科目二

教资科目一

教资主观题大题技巧

教资作文技巧

每日一练

分类: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冲刺21

 

科目一(1-4)

1.先秦诸子的著作,经常采用寓言来阐明道理。下列寓言故事,出自《庄子》的是( )。

A.庖丁解牛

B.愚公移山

C.自相矛盾

D.揠苗助长

2.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的名称,所在省份与供奉的菩萨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普陀山—浙江—观音菩萨

B.五台山—山西—文殊菩萨

C.峨眉山—四川—汇贤菩萨

D.九华山—安徽—地藏王菩萨

3.下列乐器中,不属于中国传统乐器的是( )。

A.横笛

B.风笛

C.箫

D.埙

4.巴赫是17世纪杰出的作曲家、管风琴家,其创作广泛吸取16世纪以来意大利、法国等国音乐的成功经验,成就很高,对后世音乐发展有深远影响。他的国籍是( )。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科目二(5-10)

5.陶行知的名言:“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所以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B.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教育工作不能“一刀切”

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所以教育工作要抓住关键期

D.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所以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6.主张内发论的是( )。

A.威尔逊

B.孟德斯鸠

C.米丁斯基

D.皮亚杰

7.印染技工的颜色鉴别能力比一般人要强很多,这说明遗传素质具有( )。

A.差异性

B.可塑性

C.对身心发展的制约性

D.对身心发展的不可控性

8.我国政府通过在国外设立“孔子学堂”,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喜欢中国。这说明教育可以( )。

A.创造更新文化

B.传播交流文化

C.选择提升文化

D.筛选保存文化

9.教育目的包括两个方面的规定:一是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 )。

A.培养的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

B.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C.如何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D.教育朝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

10.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简答)

 

 

 

 

 

 

 

科目一(1-4)

1.【答案】A。宏哥解析: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2.【答案】C。宏哥解析:峨眉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相传是释迦牟尼身旁的普贤大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它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道场。

3.【答案】B。宏哥解析:风笛是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民间乐器,不属于中国传统乐器。

4.【答案】A。宏哥解析:巴赫是德国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作曲家,也是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科目二(5-10)

5.【答案】D。宏哥解析:“立脚点上求平等”,是说起点一样,“于出头处谋自由”,是说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即因材施教。

6.【答案】A。宏哥解析: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威尔逊是典型的内发论者。皮亚杰是相互作用论者。孟德斯鸠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米丁斯基是教育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7.【答案】B。宏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题干的说法强调人先天的“颜色鉴别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大量的实践练习发生改变,故选项B正确。A选项,差异性强调每个人的遗传素质都不一样,题干印染技工的颜色鉴别能力比一般人要强很多更加强调后天的改变而非生下来就不一样。不符合题干描述,A错误。C选项,题干并不强调遗传素质对身心发展的制约,而是强调后天改变了原来的遗传素质。故不符合题干描述,C错误。D选项,不可控是指不受个体支配,但是对人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主观能动性,题干也没有强调遗传素质是否可控的问题,不符合题干描述,D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项。

8.【答案】B。宏哥解析:建立孔子学堂,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体现了文化的传播、交流的功能。

9.【答案】A。宏哥解析: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规定:一是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培养的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故此题选A。

10.【参考答案】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善

(3)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