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资考试每日一练冲刺14期【2022下半年】

(2022-10-06 20:43:22)
标签: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资考题每日一练

教资每日一练

综合素质大题答题技巧

分类: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冲刺14

 

【每日一练】

科目一(1-4)

1.下列选项中,既是农历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的是( )。

A.清明

B.谷雨

C.中秋

D.重阳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辛弃疾

B.诸葛亮

C.李白

D.陶潜

3.下列成语中,源于赵匡胤陈桥兵变故事的是( )。

A.黄袍加身

B.祸起萧墙

C.破釜沉舟

D.闻鸡起舞

4.“鸿雁传书”这一典故源自(   )。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科目二(5-10)

5.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6.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这充分体现了哪种因素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

A.社会环境

B.遗传素质

C.个体因素

D.自然环境

7.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取的是(   )。

A.“六三制”

B.“五四制”

C.九年一贯制

D.多种形式并存

8.主张“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罗杰斯

B.杜威

C.卢梭

D.涂尔干

9.“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主要影响的因素是(   )。

A.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

10.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文章如下: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n)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文中所述事例。(案例分析)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冲刺14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4)

1.【答案】A。宏哥解析:谷雨是农历节气但不是传统节日;中秋和重阳是传统节日但不是农历节气;清明既是农历节气又是传统节日。

2.【答案】B。宏哥解析:从“三顾”可以看出是三顾茅庐,诸葛亮。

3.【答案】A。宏哥解析: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4.【答案】C。宏哥解析:“鸿雁传书”的典故源自于“苏武牧羊”。

科目二(5-10)

5.【答案】C。宏哥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6.【答案】A。宏哥解析: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性相近,习相远”指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互相之间是接近的,而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是互相之间差异甚大。主要体现了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7.【答案】D。宏哥解析: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包括很多种“六三制”、“五四制”、九年一贯制等等,所以体现的是多种形式并存。

8.【答案】B。宏哥解析: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9.【答案】B。宏哥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不同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故本题答案选择B。

10.【参考答案】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具有决定因素。

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与其他因素相比,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不仅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而且可以能动地调整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还能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施加系统地影响。但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所以,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发挥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