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练】综合素质必刷题(1)【教师资格证考试】

(2014-09-27 23:23:50)
标签:

综合素质

职业理念专题测试

教育观

学生观

教师观

分类: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

 

   【教师资格证】 中学综合素质 职业理念模拟测试题

第一章 职业理念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教育家( )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韩愈 
2. 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 
A.全体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全面性 
3. 下列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区别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应试教育以考取高分为目的 
B.二者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即精英教育,面对部分精英,应试教育则面对大众 
C.二者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立足社会需求,应试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考试和升学需要 
D.二者评价标准不同,素质教育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4. ( )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包括一切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机会和教育的一切方面。 
A.应试教育 
B.回归教育 
C.创新教育 
D.终身教育 
5. “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 )。 
A.统筹兼顾 
B.一切以教材为标准 
C.因材施教 
D.立足长远 
6.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的( )角色。 
A.传道者 
B.解惑者 
C.管理者 
D.示范者 
7.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强调( )。 
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B.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作用 
C.教师处于顾问地位 
D.学生活动处于中心地位 
8. 教师提高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观察,发现和改进其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是教师作为( )的角色。 
A.设计者 
B.指导者 
C.组织者和管理者 
D.反思者和研究者 
9.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 
A.特级教师 
B.教学熟手 
C.优秀班主任 
D.专家型教师 
10.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11.( )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布鲁纳 
B.波斯纳 
C.布鲁巴奇 
D.科顿 
1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具体表现在( )。 
①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不同 ②面向的教育对象不同 
③选学的教育内容不同 ④教育评价标准不同 ⑤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同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3. 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 
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14.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A.热爱教育事业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15.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不包括(  )。

A.职业素养

B.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C.教学设计与实施

D.交流与反思

16.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理论和(  )。

A.教育成果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教育技巧

17.下列哪项不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

A.培养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的新人

B.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人

C.培养有鲜明个性、善于合作的新人

D.培养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应试能力的新人

18.下列哪项不是教师培养学生实施教学的出发点?(  )

A.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

B.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

C.从学生特殊教育需求出发

D.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

 

19.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见地地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A.主动

B.被动

C.散漫

D.自由

20.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

A.现实性

B.潜在性

C.可塑性

D.普遍性

21.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  )属性的人。

A.自然

B.社会

C.实践

D.现实

22.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  )。

A.加强现代教育科学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23.下列不属于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的是(  )。

A.爱岗敬业

B.正确的教育观

C.一定的研究能力

D.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24.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  )。

A.依赖性

B.向师性

C.背师性

D.示范性

25.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A.人格平等

B.自主发展

C.受教育

D.主导地位

26.(  )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

A.以人为本

B.终身教育

C.人的全面发展

D.素质教育

27.(  )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A.教师间的关系

B.学生间的关系

C.师生关系

D.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28.培养学生的爱好和(  ),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不是个性发展的全部内容。

A.爱心B.素质C.特长D.能力

29.下列哪项不是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  )

A.学生是完整的人

B.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C.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D.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什么差异

30.下列哪项不是教育为了学生的发展所应该做的?(  )

A.传授知识

B.培养能力

C.学习评价

D.陶冶品德

31.学生是发展的人包含三层含义,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B.学生自身是一张白纸

C.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D.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32.传统教育中注入式、(  )教学的弊端,就是教师简单地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

A.传授式

B.填鸭式

C.启发式

D.引导式

33.下列哪种学生最需要教师的尊重?(  )

A.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B.学业成绩中等的学生

C.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D.活泼开朗的学生

34.能否自觉关注(  )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A.与家长的关系

B.生存

C.情境

D.学生

35.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考试与素质的关系是对立的

B.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

C.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

D.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

36.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  )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A.加涅

B.布鲁纳

C.班杜拉

D.乌申斯基

37.终身教育是(  )。

A.古代教育的特点

B.中世纪教育的特点

C.近代教育的特点

D.现代教育的特点

 

38.“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39.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  )。

A.严谨治学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理论联系实际

40.“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41.“终身教育”这一术语是由(  )正式提出的。

A.保罗•朗格朗

B.E.捷尔比

C.R.H.戴维

D.洛尔

42.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的(  )角色。

A.传道者

B.解惑者

C.管理者

D.示范者

43.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44.(  )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A.专业技能

B.专业情操

C.专业知识

D.教学方法

45.就教育专业素养而言,教师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  )。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46.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  )。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47.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有(  )。

A.高度的政治觉悟

B.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C.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D.良好的人际文化

48.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的影响。

A.社会生活和群体

B.教育对象

C.教育法规

D.教育原则

 

二、材料分析题
摆在班主任冯老师面前的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一起人数众多,性质颇为严重的作弊事件。语文科代表为了帮助其他同学掌握语法知识,征得任课老师的同意,在自习课上组织同学们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冯老师汇报“一切正常”。冯老师正为学生们的自觉行为感到高兴,准备给全班同学一次嘉奖。岂料课后学生反映,测验时看书的人不少,连班长也在内。怎样处理这起作弊事件呢?在全班同学面前 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责令作弊者自动坦白,要求知情者检举揭发,把嫌疑分子一个个叫来办公室审问…… 这样的办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呢?第二天上课时,冯老师神情自若,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他在黑板上写上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肯定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接着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人在回忆自己三十年前一次考试作弊时的懊悔心情。讲完故事,冯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记下汤姆斯·麦考莱的名言,同时要求他们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的答卷》。冯老师平静、沉着的态度。大大出乎学生们的意料,而汤姆斯·麦考莱的名言则深深地震撼了学生们的心灵。第二天,每个同学都交出了惭愧、悔恨的“心灵答卷”。显然冯老师对这次作弊事件的处理是卓有成效的,它的教育影响十分深刻而久远。
请结合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冯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三、写作题
请以“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每日一练】综合素质必刷题(1)【教师资格证考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