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后感】读《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有感

(2014-07-10 23:09:37)
标签:

生活感悟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格鲁夫

——“10倍速变化”

分类: 读书篇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有感

 

    新东方同事牛涛和贾永是个读书狂,他们特别喜欢读书,他读完书籍后经典的书籍都要推荐一下给我,我也喜欢看书,特别是在空闲时间,读书感觉是一种幸福,让人不断思考一些问题,读《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是在回家的火车上,一路读完了这本《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书中安迪格鲁夫用极其简单平实的语言总结了企业面对外界环境巨变的经验和案例,仿佛坐在火炉边的长者在睡前描述面对狂风暴雨的险阻,带给我的启发,这不是一本装腔作势的书,不是夸大的言语的书籍,也不是一本言语空洞的书,它正是在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读者,来解决一些管理者所遇到的管理问题。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几乎已经成为英特尔首任CEO安迪·格鲁夫的一个商标,他在书中研究了各类企业的成败得失,总结了自己从事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认为经营者,万不能满足于既有的成绩,而要时时警惕,处处留神,随时准备对企业的剧变即刻做出反应,否则即使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也会很快地遭到淘汰。

   在本书中,格鲁夫阐述了“战略转折点理论”、“10倍速变化理论”和“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等论断。这些观点主要有两个实践来源。第一个来源,也是最重要的来源,是他在英特尔公司的多年管理经验。他善于观察,也经历过许多战略转折,对于战略转折点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刻体认与思考。第二个来源是格鲁夫在斯坦福大学客座讲授战略管理时的心得。他借助学生们的视角,回顾了自己和他人的一些经验。第一个实践来源是亲身处理变化的经验,第二个实践来源则与它互补,是外到内的分析


    最精彩的当然是格鲁夫的现身说法。这里举两个例子:其一,某次会议上,因为一名迟到员工,格鲁夫竞用棒球棍狠狠地砸在会议桌上,以示不满。其二,为了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内部竞争,格鲁夫设计了一整套计算员工工作量和工作绩效排名的苛刻方法,收到了强烈的效果。在长期紧张的竞争状态中,公司的收入从1987年的19亿美元猛升到1997年的251亿,增长了13倍之多。在全球微处理器领域内,英特尔的市场份额达到85%,每年返还给投资者的回报率平均在44%以上。这些都是在激烈的内部竞争的状态下取得的。有员工抱怨说:“工作压力如此巨大,竞争如此激烈,人们同事之间简直不敢互相帮助。”另一些遭遇则可以写进黑色幽默小说。比如,在英特尔公司担任科研工作的一名单身父亲,下班回家刚吃过饭,就把两个小孩摁上床,只为了自己能够早点赶回公司加班。


     当然,一本好书的优秀不止于字面上。它带来的启发和深思是深远的,读书,读好书,读这样的好书,对我们正可谓是开卷有益吧。书籍里面尤其是面临变数时的处理方法。信息时代是一个处处有商机,也处处充满变数的时代。作者提到一个概念——“10倍速变化”,指的是引起业界变革的因素,如真空管被晶体管代替,磁带被CD代替,淘宝网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现代物流对传统供应链的影响,以及外包企业对本地企业的威胁等。一个公司在面临变革时该做出何种反应,体现了决策层的高瞻远瞩,也决定了公司的命运。安迪以自己的经验说话,讲述了Intel在80年代公司被日本新兴的存储器公司逼到悬崖,不得不做出从“主业”——存储器转型到做CPU,这一艰难抉择的全过程。这其中有做出决定的理性思考,也有在迷雾和噪音中的不安,以及上下不同心的无奈。援引文中的话说:
    “面临10倍速变化的时候要想管理企业简直难于上青天。以往的管理手段无一凑效,我们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而且不知道如何重新控制它。”作为公司的主管或高层,该怎么办?这个时候需要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决定,并付诸行动,而不是拖拖拉拉等待“银弹”的出现;但问题是四周一片迷雾,企业陷入“死亡的幽谷”,方向在何方?若一旦选择正确,不仅能冲出重围,还能使企业得到重生,实现新的飞跃。
     我觉得与其等待变革出现了再去寻找解决方案不如“未雨绸缪”,自己先做起起来,这样在变革来临之时就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不必期待某位领袖人物的“高瞻远瞩”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那该怎么去做这类预防的工作呢? 书中讲到了,这么几点。
    1、高层领导需要定期倾听“下面的声音”——来自处于第一线经理或市场销售人员的信息。

2、有益的卡桑德拉,这些人常常能“直觉”地感知变化的来临,若有这样的人是你的企业的幸运。

3、避开最初原型的陷阱,当某一样新事物开始出现的时候,你会因其“粗糙的外表”、“简单的功能”等忽视其蕴含的变革的端倪,如苹果公司的Mac机,很多人在其第一款Mac机出现时候嗤之“可笑的玩具”,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它带来革命性的GUI——图形接口界面,后来GUI慢慢成为软件界10倍速的变化因素。

4、data!data!收集数据与辩论。要经常收集市场、技术等各个层面的数据信息,在内部展开辩论,以区别信号或噪声,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或准备。

    

     对个人又该怎么办?职业的转折点——环境的变化而引发的职业转折点同人们  主动要求的转折点没有本质的区别。环境的因素:当一种变革发生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新的工作机会,同时也会消灭掉大量的已有的职位。比如,纺织行业的衰落,网络狂潮,IC半导体行业的兴起等。个人的因素: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渴望或者对多年职场紧张工作的厌倦,或者希望尝试新的行业等,都能促使人们重新评估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从而聚集一种力量,足以和上面的环境变动造成的影响一样强大。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无论是职员还是个体户,都像一个独立的生意人,你的职业就是你的生意,就像大公司的CEO一样,你需要关心市场、阻击竞争者、利用替代者、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等,一句话:你的职责就是保护你的生意免受侵害同时还要蒸蒸日上锦上添花。

    最后一点:坚持实践和求证的精神。这也是我从本书中学来的一点经验,安迪在本书的末尾讲述了自己身患前列腺癌的求医问药的过程。当时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没有定论,即使是专家也分为两大阵营:一派主张化疗/放疗,另一派主张手术,双方各持一词水火不容。作者通过自己专心钻研跟踪前沿的医学进展成功地实现了自我救赎,寻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法。按他的话说,就像刚入行半导体一样,查资料读文献,请教专家,收集数据,到患者中求证治疗效果,用一种做研究的精神来寻找治疗方法。他成功了,我觉得这是我们做科学或做工程人的“惯性”使然,总是想把事情弄个明白,让数据说话,而不是迷信专家,因为只要有条件和毅力,我们也能成为专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