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34炒股法

(2013-02-01 20:27:58)
分类: 投资课堂

 

 

 

 

 

1234炒股法

 

 

 

 

 
道可道,非常道!股市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我之所以敢称100%,一方面是说该方法成功率极高,否则我也不会到天涯上来丢人现眼。二方面是说该方法是有一定的使用条件的,一只股票从两块钱涨到三十了,你买进了,什么方法也没用。所以我要首先说明我的方法的前提条件:
一,大幅炒作过的,ST,基本面有问题的,大盘股除外。
二,当日收盘价涨幅在3%-7%之间的,最好是第一个这种K线。
三,指数环境暴跌的除外,如5.23,7.25,等只有不到100家上涨,你再好的方法也不行啊。
下面我讲1-2-3-4炒股法原理的第一部分。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友好讨论,拒绝谩骂和攻击

第一种类型:上涨
假如你有10万元,在深沪涨幅榜上选出了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你认为最有可能上涨的股票作为标的股票,价格是10元。那么接下来操作的过程是将你的资金分为1万,2万,3万,4万,(或者是10%,20%,30%,40%)四份。先用1万买1000股,如果第二天上涨,则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择机卖出,因为盈利不存在操作压力。在这次盈利的基础上可用剩下的钱在当天再买1万的想买的备选股。其余的8万不动,等第三天看前两只股票的盈利情况,再决定操作计划。比如可以将第一支股票卖掉,再买入第三只股票,(必须每天盘后选出3%-7%的没有大幅炒作的你认为最有可能上涨的股票两只作为标的股票随时准备买入)

有的人可能会问了,既然上涨为什么不把10万一次都买进去啊?8万坐冷板凳,效率不高啊,呵呵,还要容我慢慢道来,一只股票的上涨下跌在你买之前是不能预测的,我上面只是讲了买入股票后就上涨的一种情况,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下跌,这也是大多数人遇到的大多数情况

别急,我会以今天的股票的某两只作为标的股票来演示给大家看的,以后每天我都会选两只来演示,来展示此法之神奇,再次声明:不是推荐股票,如果因为买入本帖演示的股票而亏损的,本人概不负责。本人之目的是介绍方法,学会之后你可以自己操作,这样你就能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了,你会发现炒股太简单了。

下面讲第二种情况:下跌(只是模型,讲此法的道理)
假如你有10万元,买入按上述条件选出的标的股,10元,你用1万买了1000股之后跌到9元买入1000股,跌到8元买入2000股,跌到7买入3000股,跌到6元买入4000股一共用了8万元,这时你有1.1万股股票和2万现金,资产为8.6万。假如此时股票开始反弹,涨1元即7元卖掉1000股,8元卖掉2000股,9元卖掉3000股,10元卖掉4000股。此时你的股票还是1000股,而现金现金呢,已经11万,总资产为12万元。10元还是10元,在一下一上之中你就赚了2万元,而不会操作的人相当于坐了一回电梯,而在实际操作中,坐电梯的例子太多了。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幅度,如下跌2%买1000股,4 00股,6000股,8@00股,根据情况可以再放大,这只是一个理论模型,可以稍微灵活一点

再次说明这只是一个理论模型,有三个前提条件,上面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为了对大家负责,我说一下我的感受,实际上如果一个股票从10元跌到6元后的反弹,往往到不了10元,经常是到8元就不涨了,又跌到6元了,然后又反弹到8元,它就6元到8元来回折腾,就是不到10元给人解套。我们这种1-2-3-4炒股法的精髓在这种状况下将发挥的淋漓尽致。这就是为什么反弹了还要卖股的原因,6元涨到7元卖1000股,8元卖2000股,再跌到7元买1000股,6元买2000股。反复的做,你会发现一年下来,股票没怎么涨,账户资金嗷嗷的涨。这就是股市的密秘,2500点还是2500点,好像没变机构早已赚的盆满钵满,只有小散还傻傻的捂股做长线。尝试一下吧,让你的账户天天有钱进账,绝不是做梦。
呵呵,形似而神不是。我这种操作法是针对克服小散的弱点而总结的,我认为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科学的分配了资金,科学的进行了仓位控制,伺机而动。它解决了小散的恐惧问题,在很多时候跌下来明明是机会,这时可以先买入1000股,如果第二天涨,就卖或持仓。如果跌则可以根据情况按2%或5%幅度,买入2000股,3000股,4000股,股票不会只跌不涨的,只要反弹,我的这个操作法就能循环起来了,天天的点滴积累可不是个小数啊!而阶梯建仓法只是解决了买的问题,是单方向的。而我这个1-2-3-4(10%,20%,30%,40%)绝不是随便设的,是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实践后的结论。所以我把它称为1-2-3-4炒股法。

第一点,你每日开盘前必下的六个单子:
以半仓为例
1.均线多头排列
+9% 3000 卖出
+6% 2000 卖出
+3% 1000 卖出
-1% 1000 买入
-2% 2000 买入
-3% 3000 买入
2.均线空头排列
+3% 3000 卖出
+2% 2000 卖出
+1% 1000 卖出
-3% 1000 买入
-6% 2000 买入
-9% 3000 买入
3.均线缠绕
+3% 3000 卖出
+2% 2000 卖出
+1% 1000 卖出
-1% 1000 买入
-2% 2000 买入
-3% 3000 买入
为什么要这样挂单呢?
简单的说就是预想了该股明日的走势及提前应对,也叫挂篮子。
当然如果走势和你想的不一样,你也可以撤单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每天都能在五分钟涨幅榜上看到大幅拉升的股票,等你发现的时候再追就已经来不及了,好多人宁可打更高的价格买入,其实主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等表演差不多了,它的庐山真面目也要露出了,这时你才后悔莫及,大呼上当。
如果按照我的上述方法挂单,就不是主力玩你了,是你玩主力
天天按照昨日收盘价格挂单,你能享受的低吸高抛的乐趣。也不会为盘中的波动乱了阵脚。当然,你也没有必要挂很重的单子,如果1万股仓位的话,你可以拿出几百股天天挂单,3%卖出300,6%卖出600.9%卖出900,坚持下来,你一定能发现其中的好处,比如,一笔10000手的大单拉了或砸了8%,第二笔它又回到了原价格,也就是老鼠仓,你也能享受到关系户的待遇了。

这里再来谈谈顶和底的问题。
现在不少人都在关心大盘跌到什么位置才是底,2000、1800、1235?说老实话,我不知道。有人说,20元跌到5元行不行?到底了吗?我说不行,也许跌到1~2元,也许会到8元就算到底了,在股市里没什么顶和底之说,真正起作用的就是供求关系,当跌到供求平衡时,底自然就到了。
例如一只股票,每天都在波动,涨涨跌跌,但某一天主力发现,卖出去的股票,用这些钱买不回来更多或者同样多的股票了,这时候就不可能再向下做了,这里就应该是它的底了。也许是5元的位置,也许1元的位置还不到,又有谁知道在哪个位置能达平衡呢,只能不断的测试。
顶部也一样,主力向上拉,却没了跟风的,那主力高价买来的股票又能派发给谁?
在指数里,同样如此,如果进出资金能达到平衡,那指数就到底了;如果不能,一直要跌到平衡为止。
现在,在天涯上有很多大空头,什么2000点,1800点,1600点,甚至有一个都看到1400点了,还什么给人下跪了。这些言论基本上都是胡扯。就现在来说,多少点是底连庄家都不知道,只能不断的测试。也许现在就是底,也许1400都不是底,现在就预测底,纯粹是哗众取宠。

说的这个题目,不少人可能觉得新鲜,没听说过这样的事,主力还能对我进行教育灌输?是不是维稳或者保障群众财产性收入之类的。我说不是,其实你没感觉,那就是主力的成功,主力不需要你感觉什么,只要你按着他的指挥去做就行。
主力有这样的本事?那他叫我割肉我就割肉,让我站顶我就站顶,那我的钱不都让主力赚去了?对,情况就是这样。
那主力给散户灌输的是什么呢?很简单,熊市思维和牛市思维。只要你接受了这两种思维中的一种,你到股市来基本上就是赔钱的,成了主力下酒的小菜。
有这么厉害么?我就来谈谈传销中的洗脑。
现在传销还在一些地方暗地进行,人员数量也不少。但在社会大众中,已经成了臭狗屎,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不过传销依然存在,这就说明其有异于常理的地方,其实这就是强制洗脑。
人刚开始进入他们群内,可能都不愿意参与传销,因为大部分是被骗去的,但他们有办法让你服从,最后自觉自愿的加入到他们当中,成为他们的一员。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就是上课,让你在这个群体中,天天说的同样话题,不少人现身说法,只要几个月下来,你基本上已经接受了,在过一段时间,你就失去了自我,变成了一个被操控的木偶。
在股市里,其实主力在做着同样的事,那就是用K线不断的,反复的,长时间的向你灌输着熊市或者牛市思维。上一轮熊市中,主力的打压延续了5年之久,结果在这一轮牛市里不少老股民基本上没赚到什么,有些根本就提前退出,没有参与了。后面的两年牛市教育,又使新股民不但利润失去,连本钱都被套住。
其实人的思维一但形成,那惯性是要维持很长时间的,为什么现在许多股民被套,或者被深套?相信牛市还在。那上一轮老股民为什么没赚到什么钱?套怕了,不少人两千点或者三千点在就空仓了。
每一轮反弹,后面伴随着更深的下跌,不断的被反复,几年如此,你会的到一个什么思维方式?先是不敢,最后就是大胆的高抛低吸。对,主力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当最后一个高抛了,你还在耐心的等待低吸时,指数已经高升,但你吓破了胆,不敢再去追了,这时候,你已经被熊市思维的惯性给控制了。
这几年的牛市思维害了不少人,大家都有切身体会,这就不用我介绍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