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玉蝉——《红山古玉文化研究》之红山文化典型玉器内涵(四)

(2013-02-05 13:01:11)
标签:

红山文化

古玉

玉蝉

型制

文化内涵

分类: 社会玉器文摘

 

玉蝉

  作者 刘永胜  王长江

一、玉蝉造型及沁色

蝉,又名知了。一般出于夏秋间,成虫生命不过两三周。古人认为:蝉,栖息在高枝上,吸空气和饮露水,颇为高洁。

这种生物特性,从远古时起就受到祖先的敬畏与崇拜。因此,蝉也是远古社会红山文化时代玉器造型艺术中最有特色的题材之一。

在远古时代,玉蝉雕琢,种类繁多,分为佩蝉、唅蝉、冠蝉、握蝉等等。下面介绍的是红山文化时代圆雕玉蝉。

 

http://s8/mw690/70ce8968gd4f31c5df027&690

 

图[1]  玉 

 

圆雕玉蝉,图片1规格:长1 6cm,宽9cm,厚4cm玉器系岫岩玉磨制而成。

沁色:此蝉全沁,上面较轻,下面较重,局部玉质被腐蚀已经钙化。沁色为大面积黑绿、锈黄、灰白等沁色。

造型:玉蝉呈平腹趴式。蝉首截面平行,首上磨制起两只高高隆起的双目。双目与双膀之间横一条阳棱线饰为蝉颈部,从脊背中间分开两边各磨制椭圆盖形为双膀,观其形态给人以欲动之感。

 

http://s9/mw690/70ce8968gd4f31d68e308&690

 

图[2]  玉蛹蝉

 

圆雕玉蛹蝉,图片2规格:长25cm,宽10.cm,厚4cm蝉系岫岩玉磨制而成。

沁色:此蝉通体全沁,并入玉内。蝉腹底沁蚀较重,出现沙咬坑,局部有沁坑较深,沁色为绿、黄褐、淡雾白、灰白、锈红、红褐等沁色。

造型:玉蝉呈平腹趴式。呈长条型,头着地呈平行,尾上翘。蝉头截面无纹,用较宽阴磨槽线,磨出圆大双目及蝉鼻,与鼻相连处磨出较宽深两条三角阴槽,起棱后呈现出整体蝉头形状,蝉头底下研磨出一条较宽深的阴槽直至蝉头,在头下截面通磨制窄条八字线,凸起棱恰是蝉额。蝉颈部磨制出两条宽深弧型阴线槽,其中一条行至腹中背上,一条贯通腹底。蝉背上左右各磨制三条较深半弧形槽,至尾中部。此蝉钻有三孔,蝉头腹下中直穿相通一孔。蝉头截面中央又凿一孔与横穿孔贯通呈""字形,蝉尾部也凿出一个马蹄形孔,此蝉整体造型与精细雕工属红山文化中之精品。

 

http://s11/mw690/70ce8968gd4f31e3e134a&690

 

图[3] 圆雕复合型玉蠺

 

圆雕复合型玉蝉,图片3规格:长17cm,宽8.cm,厚6cm此玉蠺系辽宁岫岩黄中泛绿玉磨制而成。

沁色:玉蠺通体全沁,并入玉内,满浆弥合。沁色呈黄、褐黄、锈红、褐红等沁色。虽经过久沁,但玉质仍温润,显玻璃光泽。

造型:此玉蠺为趴式,呈长条型。复合型为上下结构,下面雕琢出一个完整玉蠺,蠺背雕琢出一个完整的动物趴在蠺背上,造型比例恰到好处,是红山玉器中少见的蠺与动物复合型玉器。

 

二、玉蝉形制与磨工特征

上述3件红山文化时代玉蝉,造型各异,各有特点。

玉蝉所用玉料是一样的,均采用辽宁岫岩玉。玉质具有"五德"物理特性。3只玉蝉均采用易地阳纹,阴弦纹,凹洼纹,凸目纹,渦纹,圈纹等多种纹饰雕磨技法。3只玉蝉所用琢玉技法,均是原始磨法,横磨、竖磨、纵磨等技法。雕琢出来的玉蝉圆润细腻,立体感强。

 

、玉蝉文化内涵

蝉,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史记·屈原传》中记载:"蝉蜕于浊秽,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蝉有"饮清露"纯洁,"居高声远的美誉。"同时,蝉的神秘变化为,蝉的幼虫为蛹,蛹变虫蜕变多次,生命力强。变化多与神秘,这种超凡尘世获得永生的象征成为古人崇拜的神物之一。

据考古史料记载,远古祖先死后手握玉蝉、玉龟等神化物,有深远的渊源,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墓中就发现死者手中握有玉蝉、玉龟的习俗。后至殷商,东周以后唅蝉则大量使用,有双重含义:一、取蝉再生之意。蝉自幼虫蜕变成虫,口中含玉蝉喻人像蝉一样转世再生。二、意在不朽。口含玉可以枯而不朽,对不朽的渴望,是古人的梦想。因此,红山文化祖先选择不会腐蚀的美玉,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精雕细刻成各种玉蝉,来表现这种可望的观念,而红山文化大量的玉蝉,正是这种不朽观念的一种实物见证。

《荀子·大略》有"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食者,浮蚴也。"的记载。蝉作为这一时代的吉祥物,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汉代侍从官员的冠上以貂尾蝉纹为饰。称为"蝉冠",以蝉的形象为贵冠装饰,是取其"居高食洁"之意,蝉冠更是作为显贵的通称,一是以蝉象征显贵;二是蝉能蜕皮,其意是再生不死的象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