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细胞的参与,可将抗原分为胸腺依赖性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两类,胸腺依赖性抗原在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除需要T细胞的辅助外,还要受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才能使B细胞转化为效应B细胞(浆细胞),自然界大多数抗原属于此类(蛋白质抗原), 关于这点普通生物学上也明确指出:当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分子两臂遇到相应的抗原并将他锁定在结合位点后,这个B细胞便被致敏了,准备开始分裂。但还需要另一些适当的信号它才会分裂,这些信号来自一个已经活化了的辅助性T细胞。活化的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使致敏B细胞分裂。;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在诱导产生抗体反应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和淋巴因子的作用,即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如细菌荚膜多糖、细菌脂多糖等均属于此类抗原(非蛋白质抗原)。因此切除胸腺的动物仍能产生浆细胞。
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
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进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选C
同理,裸鼠有一定的免疫能力,或说免疫力下降;艾滋病人免疫力下降,感染机会增多。
链接:http://elearning.teacher.com.cn/cms/detail/articleDetail.action?project=1631&toolsContentId=123811&toolsId=5&pageType=student&blockId=80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