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无声穿行于街巷,唯闻指尖轻叩玻璃的细碎之音;虚拟社交中,表情符号与图片替代了千言万语;当必要的书写表达亦被输入法轻易代劳……我们正被那方寸荧光的温柔吞噬裹挟,一步步滑向思维怠惰与表达枯竭的荒原——倘若长久沉溺于幻梦之中,灵性之火或将熄灭,人之为人的特质是否会悄然退化?
数字媒介的“便利”渐化成一种精神鸦片的幻药。古人云:“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而如今令人沉迷的便捷,却常常沦为思维惰性的温床。当输入法自动将我们心中粗糙的几个字眼替换成华丽辞藻,当搜索引擎瞬间解答复杂难题,当表情包代替了深情表达——人脑真切动用思考的反省过程便渐被简化省略。心灵如久未磨砺的宝剑,必然锈钝而不再锋芒毕露。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苦心孤诣,在今日效率至上的“实用”洪流中,似乎早已被冲刷得踪迹难寻。
更堪忧者,是深度社交能力的瓦解。帕斯卡尔曾警世人曰:“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之精妙,恰在与人交流往复中被激发磨砺。可屏幕两端躲藏于图标之后的人们,沟通之桥已显断裂迹象。表情包纵然妙趣横生,却无法承载情感温度的起伏波动;符号化交流纵然简洁无比,却难以传达心灵深处的激荡与渴望。其后果便是个人如孤岛般悬浮在一片空洞繁华之上,最终沉陷于深层联结虚无的孤独泥潭——此时与纯粹追索本能的动物界相比,岂非失去了那无可替代的人性情味?
我们当如何自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也需焕发精神的新生。每一时代皆有其试炼,古人曾担忧书写术会损毁记忆的神殿,今日我们则需警惕思维与情感在数字工具前的退场。主动跳出“便利”的甜蜜囚笼,重拾深度阅读、沉思与书写,珍惜每一次与人面对面交流中灵魂的碰撞与磨合——这绝非复古式的拒斥工具,而是以人的主体性清醒驾驭工具之舟。
人存在的独特光辉,正是那永不熄灭的思想之火与灵魂交融的灼热温度。当暗夜笼罩大地,让我们主动走出那舒适狭隘的数字洞穴,回到人群中去感受彼此目光的温度,让思想星河在交流中永恒闪耀。
莫让那小小一方荧幕冰冷的微光,最终吞噬了我们心底最珍贵的精神星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