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宗亲仲恺公“精神日新”之思廖理南
(2025-06-30 14:59:38)
“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宗亲仲恺公斯言掷地作金石声,穿越百年时空尘埃,仍如清泉般灌注我心。寥寥十四字,不仅是他短暂而璀璨一生的精神自白,更如明灯般照亮了我们对人生价值与文化传承的求索之路。
精神为本,德业日新:生命价值的至高圭臬。所谓“人生最重是精神”,实乃仲恺公历尽风波后淬炼出的生命真谛。相较于易逝的外物浮名,他更视内在精神为人之脊梁与生命根本。这精神不是孤芳自赏的玄谈,而是与“德日新”血肉相连的动态升华过程。“日新”二字尤为精妙!它深契《大学》“苟日新,日日新”的古训,喻示精神世界的生机在于永不停歇的反躬自省与自我超越。唯有精神日日新,内在德行方能如活水般不息奔流,臻于至善之境——这便是“德日新”的纯粹光辉与磅礴力量。
史志为业:民族精神的忠实守望与传承。身为史志工作者,捧读此联,更感肩头千钧。史志何物?绝非尘封库房的冰冷故纸,实乃民族精神谱系的不朽基石。那字里行间,先祖开疆拓土的勇毅、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肝胆、乡贤睦邻济困的温情……皆汇聚成滋养吾族魂魄的源头活水。顾亭林先生曾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精神血脉何以百代不衰?正赖方志史乘将这份“责”刻印于民族记忆深处。守护方志,便是守护这“人生最重”的精神脊梁,使其在岁月长河中永不倾颓。
继往开来:在守正创新中激扬精神新声。仲恺公“日新”之嘱,尤为当代史志工作之鹄的。我们守护精神家园,非为抱残守缺。如魏源所言“变古愈尽,便民愈甚”,面对当今世界一日千里之变局,精神财富的生命力,正在于能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史志工作当深入挖掘地方历史中的精神富矿,汲取其超越时空的价值内核,并以契合时代的新语态——无论是数字修志的探索,抑或是文化IP的创新转化——让沉睡的古老精神重新苏醒,带着历史的厚重智慧,参与时代精神的熔铸,真正实现“精神日新”的活泼创造。
“精神日新德日新”如一面不朽明镜,既照见个体生命的庄严高度,亦映照出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作为史志工作者,我们肩负双重使命:既要成为这“最重精神”的虔敬守护者,存其真容于青简;更要做其“日新”之德的勇敢践行家,在新时代的土壤中培育其新枝。唯有如此,那民族血脉深处的精神灯火,方能越千年而愈明,辉耀我们走向复兴前方的每一步征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