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8日星期日
阴 气温 -8—
-2度 风速 9—10级
今天中山站的风力在继续增强,上午10点我跟着2名科研队员去天鹅岭观测栋体验他们每天的工作情况。昨晚我看到风很大,问了他们每天是怎么去天鹅岭观测栋的,路上是不是很辛苦,他们回答每天这样来回是比较辛苦,我就说明天和你们一起过去,让我体验一下你们的艰辛。
今天上午9点多李海峰过来叫我,说他们要过去了,问我去不去,我说去的,另外老王和大厨也准备和我一起跟他们过去体验一下。我们3人就跟着科研的李海峰和李荣滨从宿舍楼出发去天鹅岭,因为今天风力大,在站区被大风吹积成的雪坝,高的地方有一人多高,我们只能绕行,从雪坝低的地方过去,这样人走在雪坝上也要陷入膝盖以上,没有雪的地方风力特大,天鹅岭在站区的西北方向,去的时候是顺风,风吹在背上推着你往前。首先我们上气象山,翻过气象山的时候有一段雪坝区域,艰难的穿过雪坝后就到达一片相对比较平坦的乱石区,这里因为在风口上,上面的积雪早被大风刮走了,从这里到天鹅岭的路上基本都是风口,整个山上都没有积雪,但因为风力大,走路感觉非常艰难,不时被风吹着走。从宿舍楼到天鹅岭上最远的大气观测栋,大约有1公里的路程。
到了天鹅岭上,二位科研队员先检查室外的接收器工作情况,然后李海峰进入大气成分观测栋检查机器工作情况,并接收数据。中山站从1992年就开始进行大气成分观测,到目前为止一直连续观测从没间断过,因为全球大气成分的变化已经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和气候,研究全球大气成分的变化状况,对于研究全球大气环境变化及其对地球其它系统的影响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影响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到天鹅岭最北端后,李荣滨还要下到山脚下的海边,因为海冰辐射观测的仪器设备都在海边的观测栋内,山坡到海边有20多米高,坡度在45度左右,为了便于每天上下坡,已经在山坡上拉上了绳索,即使有了这根绳索,在这样的大风天气下坡还是很不方便,我看到李荣滨在山坡上就摔了一跤,看他下坡感觉还是挺危险,现在没到极夜还能看清脚底下的山坡,到了极夜不知要克服多大困难,他还必须每天往下爬一次,这是他的其中一项工作任务,因为他是气象观察员,本职工作是每天观测气象。我们大厨看到李荣滨下坡后,也去试了一把,拉着绳索下到坡下的海冰辐射观测栋。
他们工作结束后,我们就从天鹅岭往回走,去的时候顺风感觉还好,回来顶风就困难了,顶着10级大风艰难的往回走,还好他们二个科研队员有经验,出来的时候让我们戴上面罩和风镜,否则眼睛根本无法睁开。回到气象山上,我们去了气象观测栋,这里每天接收气象数据,并发送天气预报,有李向军和李荣滨负责,他俩每天轮流值班接收发送4次气象数据,从没有休息日,一天也不能中断。
今天体验了南极科研队员的艰辛,他们从上站接班后就要每天工作,直到一年后下次队员来接班才能轻松一下,平时业余时间还要帮助干一些站务活,感觉他们真的很辛苦,为了南极考察事业,他们付出了很多,作为南极考察队员,真为他们感到自豪。
去天鹅岭的路上




检查室外接收器

李海峰进入大气成分观测栋

李海峰在接收数据


李荣滨下坡时摔了一跤

下坡

山脚下的海冰辐射观测栋

大厨下坡体验

山坡下的海冰辐射观测栋

从天鹅岭返回

李荣滨检查气象接收天线

过雪坝摔倒

气象栋内部

今天的大风把国旗的旗绳刮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