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日星期五
阴 气温 -12—
-3度 风速 5—6级
昨晚9点多,我从新综合楼的办公室回宿舍的时候,外面下着很大的雪,走在雪地上,路上积雪深的地方已经陷到膝盖。在雪地上走没感觉到寒冷,我就去站区各处建筑转一圈,检查一下各栋建筑的安全情况。在气象栋看室外的温度表,一看气温才零下3度,难怪在室外感觉不到寒冷,看来下雪天南极的气温还挺高。
今天早晨看到雪停了,但起风了,上午刮得风还比较小,到下午风力就明显大了好多,把地上的积雪吹得到处飞舞,在站区又积起了好多很高的雪坝。下午杜玉军要把一些科研仪器从宿舍楼搬运到科研栋去,让老王开全地形车帮忙运过去,可全地形车开到半路上一边的履带掉了,结果全地形车陷入雪坑中动弹不得。只能叫几名队员去把科研仪器人工抬到科研栋,再让机械师小戴开着雪地车把全地形车从雪坑中拖出来。因为现在天色晚的早,干完这些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今天早晨我6点半就起床了,早起的原因是为了发送邮件,给单位的领导同事发送我们中山站编制的《中山生活》周刊第九期,因为目前中山站的网络系统很不稳定,网速很慢,如果大家全部上网的话,稍微大一点的邮件就无法传输。为了顺利发送邮件,只能趁大家都在睡觉的时候早点起床来传送邮件。
我们给俄罗斯进步站队员规定的是每星期二、四、六的晚上可以来我们中山站上网,一到他们来上网的时间,我们的队员基本上就不上网,因为要上网的话网速很慢,有时连网页都打不开。俄罗斯队员在这三天的晚上是雷打不动的会过来上网,那怕是不好的天气也会过来上网,昨晚下这么大的雪他们好几名队员照样过来,再说他们过来都是走过来的,在漆黑寒冷的南极夜晚走1公里多高低不平的雪地来上网,挺佩服他们队员的这种精神,其实我们也非常理解他们的这种心情。因为我们以前在南极长城站的时候,那时没有网络,电话是卫通电话费用很贵,打一分钟要4、5块美元,在南极一天的艰苦补助才20多美元,考察队员当然舍不得打卫通电话,但为了和国内的亲人通电话,我们也是走1、2公里的路程去附近的智利考察站打相对便宜的电话。目前中国在南极考察站的条件已经有了大大的改善,网络、电话可以随时使用,这要感谢祖国的强大、国力的增强,为在南极的考察队员带来了非常优越的生活保障。
昨晚中山站的飘雪



今天上午中山站的雪景




今天下午的大风吹雪

被拖回的全地形车

雪地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