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理想课堂实施方案
(2014-04-30 08:42:11)
标签:
教育 |
三、“构建理想课堂”小组活动成员
组长:杨小青
副组长:王在强
组员:全体小学组教师
四、实施办法
1、学习理论,正确理解“理想课堂”。
实验初始阶段,组织实验组的教师,主动查找、收集资料并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思考理想课堂的内涵,写出自己的学习收获。从而更全面地熟知这方面的理论,这是我们进行研究实践的关键,没有一定的理论做准备,我们的实验一定是不能深入的。在实验之前,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意识:一是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自由度研究结合起来;二是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要力图体现这些精神;三是在教育教学中用随笔加强这方面的课堂反思;四是在不断反思中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前进,最终达到一定的理想状态。
2、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在此,也特别提醒有机会外出学习的老师,把握学习机会,学习后认真反思,并写出学习体会,作为我们实验的第一手材料。(表格王在强老师已经设计好了,外出学习的老师及时领取。)
具体做法:1、认真研究常态课中怎样上好新授课。要经常反思、用心探索: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怎样给予启迪。当学生失望时,怎样唤起信心。当学生积极性高涨时,怎样给予保护;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合作,擦出思维火花、激发无穷创造,感受和谐的欢乐、发现的欣喜;要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既不搞“满堂灌”,也不搭“花架子”,用真情实意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逐步形成个性鲜明教学特色。2、每周每位老师听一节常态课,并及时与授课老师做讨论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开展教学示范活动
组织开展“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课堂教学示范课”活动。内容为“说课——上课——评课”。并以此为契机,鼓励每位教师经历“研究——反思——再研究”的过程。
5、组织校内校本教研活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以原先学校为老师们购买的《高校课堂》一书为依托,在平时的工作中边研读边实践。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在新教育试验中建议用写教学随笔加强课堂反思。呈现方式:一、按教务处要求,在参考书上随时记。二、每周两篇的随笔日记中的其中一篇对本周的教学总结反思。
6、继续学习昌乐二中高效课堂模式并运用于课堂,敢于创新
五、规范管理,注重实效
附:本学期活动安排:
4月
1、“理想课堂我来谈” 专题研讨:
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如何搞好课堂评价?
如何上好预习课?
2、听年轻教师王蒙蒙的公开课
5月
6月
1、举办理想课堂研讨会(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2、教科室组织课堂教学调研与反馈
3、理想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