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构建理想课堂实施方案

(2014-04-30 08:42:11)
标签:

教育

     一、指导思想  

      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价值追求,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注重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学校规范管理,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和新教育精神,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建适合我校学情的理想课堂教学模式。  

     二、活动目标  

     追求有效课堂,构建体现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教学操作模式;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相关而善、循循善诱”的原则,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有效模式;关注教师的发展点,鼓励教师差异发展和错位发展,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构建理想课堂”小组活动成员

组长:杨小青

副组长:王在强

组员:全体小学组教师

四、实施办法

1、学习理论,正确理解“理想课堂”。

实验初始阶段,组织实验组的教师,主动查找、收集资料并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思考理想课堂的内涵,写出自己的学习收获。从而更全面地熟知这方面的理论,这是我们进行研究实践的关键,没有一定的理论做准备,我们的实验一定是不能深入的。在实验之前,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意识:一是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自由度研究结合起来;二是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要力图体现这些精神;三是在教育教学中用随笔加强这方面的课堂反思;四是在不断反思中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前进,最终达到一定的理想状态。

2、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在此,也特别提醒有机会外出学习的老师,把握学习机会,学习后认真反思,并写出学习体会,作为我们实验的第一手材料。(表格王在强老师已经设计好了,外出学习的老师及时领取。)

  3、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开展随堂听课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教师个性风格。

具体做法:1、认真研究常态课中怎样上好新授课。要经常反思、用心探索: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怎样给予启迪。当学生失望时,怎样唤起信心。当学生积极性高涨时,怎样给予保护;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合作,擦出思维火花、激发无穷创造,感受和谐的欢乐、发现的欣喜;要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既不搞“满堂灌”,也不搭“花架子”,用真情实意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逐步形成个性鲜明教学特色。2、每周每位老师听一节常态课,并及时与授课老师做讨论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开展教学示范活动  举行构建理想课堂展示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组织开展“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课堂教学示范课”活动。内容为“说课——上课——评课”。并以此为契机,鼓励每位教师经历“研究——反思——再研究”的过程。  

5、组织校内校本教研活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以原先学校为老师们购买的《高校课堂》一书为依托,在平时的工作中边研读边实践。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在新教育试验中建议用写教学随笔加强课堂反思。呈现方式:一、按教务处要求,在参考书上随时记。二、每周两篇的随笔日记中的其中一篇对本周的教学总结反思。

 引导教师差异发展和错位发展,每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组织中青年教师“构筑理想课堂”汇报课活动。鼓励教师建立“构建理想课堂”主题个人博客,收集教师个人实践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教案、案例、反思随笔等。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为他们创造好的成长条件,加快他们的发展,培养一批名师,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快速成长。

6、继续学习昌乐二中高效课堂模式并运用于课堂,敢于创新

五、规范管理,注重实效     

 1、强化管理。“构筑理想课堂”行动实验全体老师要自觉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领导小组对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教师正常开展教科研究,不定期印发课题信息供教师学习。课题活动和教研活动密切结合,利用网络的便捷及时迅速地进行研讨和交流,在一线教师中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2、注重宣传。充分利用校内外宣传阵地,加强对实验成果、办学特色的宣传,做好各级各类教育刊物的组稿投稿工作。对教师实验内容进行整合、汇编、归类成册。同时及时将所有实验的过程性资料上传“开发区教育论坛”和里则一中教育网。

附:本学期活动安排:

4月

1、“理想课堂我来谈” 专题研讨:

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如何搞好课堂评价?

如何上好预习课?

2、听年轻教师王蒙蒙的公开课

5月  学校公开课

6月 

1、举办理想课堂研讨会(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2、教科室组织课堂教学调研与反馈

3、理想课堂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