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
(2011-06-23 07:58:36)
标签:
少儿张飞教育方式掌声言教不如身教 |
分类: 秋·家教印记 |
真的很感谢她,她在我茫然无助的时候给予我拨云见日的指点。
可是我不知道她是谁。
我把视频回放到开头,我想很可能因为刚开始不知视频内容的优劣,于是心不在焉忽略了她的自我介绍。可是并不是这样,是整个视频都没有她的自我介绍,更没有别人对她的介绍。看完这个视频我接着又看了两个讲同一内容的视频,那个叫张飞亮的,甚至搬出了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和诸葛亮,极尽华丽之词介绍自己的大名。另一个所谓的教授,则在别人浓墨重彩介绍之后方才闪亮登场,一登场便想尽办法赚得观众多次掌声,他说:“为自己能够在这样差的天气里来听这个讲座,我们要送给自己掌声!”他说:“那些角角落落的观众们,我都看到你们了,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他说:“......”他还说:“......”总之,演讲的开场白,便是他想尽办法呼吁出来的一次又一次掌声,我看了看时间,整整三分钟之后,他还在极力鼓动大家“为了什么什么而来点掌声吧”,我很是担心,当场听讲座的家长们会不会因此而手疼好多天?听完讲座回家后还能不能给孩子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而她,则是一开场便直奔正题,并没有任何华丽的渲染或是夸张的调动气氛,她默默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曾说起。我想,一个真正的专家,是不会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费尽心思只为了让大家记住自己名字的,也不会认为,调动起来的那些空虚的掌声越多便是自己越成功的标志,只有用自己精彩的演讲、能给听众以深刻启迪的充实内容来博得一次又一次掌声的演讲者方是真正成功的,就如一个真正的美人,是不需要涂脂抹粉的,即便粗服乱头也不能掩其国色天香。
她是一个青少年教育专家,我在搜索视频时,在浩如烟海的家庭教育视频里无意间点击了她。在《如何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这个视频里她足足讲了80分钟时间,中途仅仅是趁讲到精彩处听众不由自主鼓掌的间隙喝了几口水,她对大家表示谢意:“谢谢你们给我喝水的时间。”这并不是作秀,她的时间观念真的很强,听众的掌声一停,她便又开始讲。她的讲演条理非常明晰,观点很有启发意义,事例非常感人,论证很有说服力。
如何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这应该是几乎所有学龄孩子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了。这个视频里,她从四个方面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她说,好玩是首要动力,有了兴趣,成绩就会随之而来。这其实是很多为人父母者皆孰知的道理,几千年前的孔老夫子就曾征对此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是有多少父母真正做到了?比如我。而我们并不是不愿意做到,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很茫然,不知道要怎么去做,甚至想:兴趣难道不是天生的吗?跟“激发”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吧?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实例,很有实用价值和启发意义,实例中那一步一步巧妙的引导,那些适时的智慧的激发,让我终于不再迷茫于究竟要怎样做才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了。
第二,有自信的孩子才能成功。往往,那些自暴自弃的人就是因为没有自信。而自信心的最大杀手其实就是父母自己,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否定、谴责,塑造了自卑的孩子。自卑,就必然造成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对新事物不敢接受、和他人不敢竞争等一系列恶果。总之,自卑的孩子长大后会在工作中没有创造力、在人际关系中没有热情、在变化中感到恐怖、在生活中安于平庸。天下为人父母者,比如我,总是抱怨孩子上进心不强,在学习上和能力锻炼方面,没有力争上游的干劲,殊不知,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不恰当不理智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她说:永远不要忘记鼓励孩子。比如事例中的母亲,宁愿独自吞下所有老师都深为不满的苦果,也要把老师毫不留情的批评变成信任和鼓励的话语再告诉孩子。关于这个实例,我已经听过或是看过多次,每次都会为那个伟大的母亲泪流满面。反思我自己,我真的做得太差,孩子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哪怕是小小的问题,我也没有耐心,唠叨、呵斥、责骂、夸张地将儿子的小毛病说成大毛病,总是我惯用的方式。儿子有那么多的优点,我要记住她,记住她说过的话:永远不要忘记鼓励孩子,让自信回到孩子心中,那么孩子做一切都会有动力。
第三,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持久的学习动力来自于长期的学习目标。没有方向、随意漂泊的小船难以到达目的地,同样,没有目标的学习,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学习,自然便没有持久的学习动力。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之后,家长的任务并非就此完结,还要善于智慧地引导孩子,在攻克一个一个小目标的过程中,最终走向自己的理想,哪怕孩子今天只考了58分,他仍然是有实现理想的希望的。不要放弃他,鼓励他说:“这次考58分,咱下次是不是可以考59分啊?”再下次,告诉孩子:“咱这次可不可以考60分呢?”每个孩子,都是想进步想得到父母认可的,而这样的要求又是孩子轻松就能达到的,他又怎么会拒绝?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总喜欢跨大步,认为前进一分太微不足道,性格急躁,等不及孩子慢慢来,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而且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因为多次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而自暴自弃。她还说,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要,与其争争吵吵过一生,不如恩恩爱爱度百年,多么朴实而富于哲理的话,而我,何尝做到过?
第四,让孩子学会感恩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一直以来,我以为让孩子懂得感恩不过是对孩子素质培养方面的教育,并未与孩子的学习动力联系起来,而她举的事例极具说服力,这让我耳目一新。我明白了感恩原来也是内在的学习意愿和持久学习动力的源泉。要教会孩子感恩老师、感恩家长、感恩朋友、感恩社会,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在与任何人交往的过程中,家长首先要懂得感恩,言教不如身教,久而久之,孩子一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还要经常给孩子讲些感恩故事,对孩子来说(甚至对成人恐怕也是如此),故事总是最轻松最生动的教育方式。
可惜的是,新浪博客没有插入网络视频的功能,我下载了好几次,没能下载成功,因此我不能把她的演讲视频转发于此。文章也篇幅有限,对于精彩之处不能一一尽诉,但愿,茫茫网海中,总有一天我会重新遇上她,会知道她的名字。
真诚地感谢她,即使不知道她的名字吧,但我知道她是真正的专家,她的讲演我将铭记于心,并时刻用于指导我对儿子的教育。如果我的家庭教育能够有所成绩,如果有一天,儿子能够有所作为,那时我会对儿子说:我们要感恩一个人,我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是她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真的功不可没!
可是我不知道她是谁。
我把视频回放到开头,我想很可能因为刚开始不知视频内容的优劣,于是心不在焉忽略了她的自我介绍。可是并不是这样,是整个视频都没有她的自我介绍,更没有别人对她的介绍。看完这个视频我接着又看了两个讲同一内容的视频,那个叫张飞亮的,甚至搬出了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和诸葛亮,极尽华丽之词介绍自己的大名。另一个所谓的教授,则在别人浓墨重彩介绍之后方才闪亮登场,一登场便想尽办法赚得观众多次掌声,他说:“为自己能够在这样差的天气里来听这个讲座,我们要送给自己掌声!”他说:“那些角角落落的观众们,我都看到你们了,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他说:“......”他还说:“......”总之,演讲的开场白,便是他想尽办法呼吁出来的一次又一次掌声,我看了看时间,整整三分钟之后,他还在极力鼓动大家“为了什么什么而来点掌声吧”,我很是担心,当场听讲座的家长们会不会因此而手疼好多天?听完讲座回家后还能不能给孩子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而她,则是一开场便直奔正题,并没有任何华丽的渲染或是夸张的调动气氛,她默默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曾说起。我想,一个真正的专家,是不会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费尽心思只为了让大家记住自己名字的,也不会认为,调动起来的那些空虚的掌声越多便是自己越成功的标志,只有用自己精彩的演讲、能给听众以深刻启迪的充实内容来博得一次又一次掌声的演讲者方是真正成功的,就如一个真正的美人,是不需要涂脂抹粉的,即便粗服乱头也不能掩其国色天香。
她是一个青少年教育专家,我在搜索视频时,在浩如烟海的家庭教育视频里无意间点击了她。在《如何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这个视频里她足足讲了80分钟时间,中途仅仅是趁讲到精彩处听众不由自主鼓掌的间隙喝了几口水,她对大家表示谢意:“谢谢你们给我喝水的时间。”这并不是作秀,她的时间观念真的很强,听众的掌声一停,她便又开始讲。她的讲演条理非常明晰,观点很有启发意义,事例非常感人,论证很有说服力。
如何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这应该是几乎所有学龄孩子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了。这个视频里,她从四个方面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她说,好玩是首要动力,有了兴趣,成绩就会随之而来。这其实是很多为人父母者皆孰知的道理,几千年前的孔老夫子就曾征对此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是有多少父母真正做到了?比如我。而我们并不是不愿意做到,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很茫然,不知道要怎么去做,甚至想:兴趣难道不是天生的吗?跟“激发”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吧?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实例,很有实用价值和启发意义,实例中那一步一步巧妙的引导,那些适时的智慧的激发,让我终于不再迷茫于究竟要怎样做才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了。
第二,有自信的孩子才能成功。往往,那些自暴自弃的人就是因为没有自信。而自信心的最大杀手其实就是父母自己,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否定、谴责,塑造了自卑的孩子。自卑,就必然造成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对新事物不敢接受、和他人不敢竞争等一系列恶果。总之,自卑的孩子长大后会在工作中没有创造力、在人际关系中没有热情、在变化中感到恐怖、在生活中安于平庸。天下为人父母者,比如我,总是抱怨孩子上进心不强,在学习上和能力锻炼方面,没有力争上游的干劲,殊不知,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不恰当不理智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她说:永远不要忘记鼓励孩子。比如事例中的母亲,宁愿独自吞下所有老师都深为不满的苦果,也要把老师毫不留情的批评变成信任和鼓励的话语再告诉孩子。关于这个实例,我已经听过或是看过多次,每次都会为那个伟大的母亲泪流满面。反思我自己,我真的做得太差,孩子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哪怕是小小的问题,我也没有耐心,唠叨、呵斥、责骂、夸张地将儿子的小毛病说成大毛病,总是我惯用的方式。儿子有那么多的优点,我要记住她,记住她说过的话:永远不要忘记鼓励孩子,让自信回到孩子心中,那么孩子做一切都会有动力。
第三,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持久的学习动力来自于长期的学习目标。没有方向、随意漂泊的小船难以到达目的地,同样,没有目标的学习,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学习,自然便没有持久的学习动力。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之后,家长的任务并非就此完结,还要善于智慧地引导孩子,在攻克一个一个小目标的过程中,最终走向自己的理想,哪怕孩子今天只考了58分,他仍然是有实现理想的希望的。不要放弃他,鼓励他说:“这次考58分,咱下次是不是可以考59分啊?”再下次,告诉孩子:“咱这次可不可以考60分呢?”每个孩子,都是想进步想得到父母认可的,而这样的要求又是孩子轻松就能达到的,他又怎么会拒绝?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总喜欢跨大步,认为前进一分太微不足道,性格急躁,等不及孩子慢慢来,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而且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因为多次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而自暴自弃。她还说,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要,与其争争吵吵过一生,不如恩恩爱爱度百年,多么朴实而富于哲理的话,而我,何尝做到过?
第四,让孩子学会感恩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一直以来,我以为让孩子懂得感恩不过是对孩子素质培养方面的教育,并未与孩子的学习动力联系起来,而她举的事例极具说服力,这让我耳目一新。我明白了感恩原来也是内在的学习意愿和持久学习动力的源泉。要教会孩子感恩老师、感恩家长、感恩朋友、感恩社会,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在与任何人交往的过程中,家长首先要懂得感恩,言教不如身教,久而久之,孩子一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还要经常给孩子讲些感恩故事,对孩子来说(甚至对成人恐怕也是如此),故事总是最轻松最生动的教育方式。
可惜的是,新浪博客没有插入网络视频的功能,我下载了好几次,没能下载成功,因此我不能把她的演讲视频转发于此。文章也篇幅有限,对于精彩之处不能一一尽诉,但愿,茫茫网海中,总有一天我会重新遇上她,会知道她的名字。
真诚地感谢她,即使不知道她的名字吧,但我知道她是真正的专家,她的讲演我将铭记于心,并时刻用于指导我对儿子的教育。如果我的家庭教育能够有所成绩,如果有一天,儿子能够有所作为,那时我会对儿子说:我们要感恩一个人,我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是她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真的功不可没!
前一篇:提升速度,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