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水微澜
http://s8/bmiddle/70c40e3ex999398eda3c7&690
初识张爱玲,是因一篇很短小的散文——《爱》,文章仅仅两百多字,只读过一遍,便深深地记住了,记住了文章,也记住了作者。
那样一个没有开始亦没有结局的故事,那样一份无望无奈偏又牵挂一生的爱,那样一种平淡中暗藏无限惊险的人生,那么多关于爱和人生的哲理,都蕴藏在只不过两百多字里头,作者的叙述技巧,不得不令人叹服!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具有如此绝世的才华?
“我不会削苹果。”
“我怕见客。”
“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
“我接连三个月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打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
——这就是张爱玲,也许你要说:这似乎是个有些愚笨的女子。
不然。仅仅因为,她在做着这些琐事的同时,却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于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风笛。乘车时,她的注意力不在车上,她的视线不在路上,而在伸手摘树巅的绿叶,或是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一片纤云,一声似有若无的笛音,一叶生命的绿意,一盏变幻莫测的雨中虹霓,都会幻化为一个个美丽得凄凉、凄凉得美丽的故事,在她的笔底乾坤里,向读者娓娓讲述。
“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
——这就是张爱玲,她不在这个“夜深千帐灯”的红尘,红尘中的肉眼凡胎,只看到那张苍白的脸上,孤高冷傲逼人而来,看不到那隐藏在冷傲背后的对生活的热爱,那份热爱如此深沉,深沉到无望,深沉到冷酷。
http://s16/middle/70c40e3ex99939e2257ef&690
在她的笔下,没有一个完美的人物,没有任何完美的人生。人们无限向往的海誓山盟的爱情总是千疮百孔;血浓于水的亲情也被剥离掉层层温情的外衣,裸露出令人颤栗的冷酷来;那些迎合大众口味的英雄式人物和皆大欢喜的结局,她的文章从来与之无缘。难道,作者自身亦是个冷酷之人,所以才将这世间一切温情揭露得如此体无完肤?
其实,这是一个细腻敏感、感情丰富的女子,正因为对生活的挚爱,她才将人性与人生再现得真实,而这个真实本身,就是苍凉的、有些残酷的。她站在远离红尘的地方俯瞰人间,而内心深处,她是多么渴望人世间的一切温暖。然,从亲情到爱情,偏偏给了她一次又一次无情的嘲弄:父母早年离异,母亲在她四岁时撒手远渡异国而去,在她的幼小心灵上蒙上了一层无望无奈的恨意;父亲沉溺于吞云吐雾的瘾君子生活不能自拔,不但导致了家道凄凉,也几乎无视她的存在;成年后终于觅得一份爱情,谁知却是个暧昧在七八个女人的情感和身体之间的极不守节之人,可她“见了他,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不能潇洒回头,只能让他做出最终的选择,他却大言不惭:“好的牙齿为什么要拔掉?我待你天上地下,选择不但于你委屈,对他人也是不公。”天下竟有这等强词夺理的逻辑,他用似乎是不忍伤害任何人的多情,来掩盖他极端的冷酷和自私!又因他狼藉不堪的政治声名,她的后半生不得不远遁异国他乡、闭门谢客、寂寞老去......
http://s3/middle/70c40e3ex9993a04cdbd2&690
这是一次痛苦的跋涉,这是一番可以听得见心灵一滴滴淌血的飞舞,终于,花开花落,她疲惫地萎落在地,选择了决然离开。近日,读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书的前半部,未免有些琐碎,至九莉遇上之雍,文章却突然曼妙生花、百转千回,她的文笔注定只为爱而生,这样的一个女子,也注定只为爱而生。这样一份不幸的爱,最终是幻灭了,可也几乎耗尽了她一生的热情,遇见他,她说:“她像一棵树,往他窗前长着。”生长的唯一目的,只为了这一刻的与他相遇!分手时,她说:“离开你,我亦不会寻短见,亦不会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哪怕萎谢也要离开,哪怕,郁居终老、凄苦一生,最后客死天涯。虽然,异乡也曾相遇过共同生活的男人,但,仅仅是共同生活而已。
“生在这人世,没有一种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最终,每一种感情,都只得掩泪相向、风尘无期,她的人生,就这样,一级一级,寂寞地走向没有光的所在。
但,她留给我们的那些爱恨纠缠的故事,却一级一级,走向永恒的光明。
【*********原创文章,首发于秋水微澜QQ空间秋韵浥墨,谢绝复制,若有侵权,后果自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