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大“青椒”也是蛮拼的——讲述资土学院青年教师沈岩柏的故事

(2015-04-07 09:43:39)
标签:

杂谈

编者按:大学是青年人才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大学青年教师被称为校园里的“青椒”,他们肩上承担着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但始终奋发向上,为学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挥洒着奋斗的汗水。

飞机缓缓停靠在北京首都机场,机舱门刚打开,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沈岩柏拎着简单的行李箱走出机场,搭上地铁,准备前往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4年7月3日,距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答辩不到24小时,沈岩特办理好入住手续后,就在住处一遍遍翻看申报书,做着答辩前最后的准备。没有人知道结果会怎样,包括他自己。7月的北京,酷暑难耐,高温的气候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中暑。但这些似乎都没有影响到他的心情和状态。“虽然前一天的晚饭没吃,一夜没睡,第二天的早饭也没吃,但那次答辩真的是我讲得最好的一次。”沈岩柏庆幸地说。

虽然已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但现在回忆起来,沈岩柏的眼神中还是充满了感恩。一路走来,他最想说的就是感恩。感恩经历,经历使他不断成长;感恩导师,导师为他指明了方向;感恩朋友,朋友给予无私帮助;感恩家人,家人让他坚持梦想。

2003年,沈岩柏以优异的成绩提前获得保送东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的资格,师从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魏德洲教授。在旁人眼里,他的人生规划看似再顺利不过,唯一需要做得就是按部就班。也许命运注定是充满偶然的。2005年,沈岩柏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提交了日本政府奖学金赴富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当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他自己也茫然了。是放弃已读的两年硕士文凭,去日本从头再来,还是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继续留在国内攻读学位。一个个大问号,压在沈岩柏心里,沉沉的。

人生的抉择从来就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懈,一直向前走下去,才是对的。沈岩柏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只身一人坐上了前往日本的飞机。既然断了后路,那就只能向前。“拿博士文凭,学习先进知识和理念,积累更多的科研成果。既然放弃了国内的文凭,就是破釜沉舟,来到这里绝不能一无所获。”沈岩柏很明确自己在日本学习的目的。那段时间,用“拼命”来形容沈岩柏的科研状态也不足为过。日本导师治学严谨,要求也极为苛刻,科研压力自然巨大,特别是最后做博士论文的那半年,沈岩柏每天都是从早上7点连续工作到晚上10点。

高压往往能激发出一个人更大的潜能。沈岩柏经3年努力顺利获取博士文凭,并以出色的科研业绩荣获2008年国家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这是我国对在外留学生的最高奖赏。能力得到了肯定,信心也随之增强。2009年到2012年,沈岩柏决心到名古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7年的异乡漂泊就这样悄悄溜走。虽然学有所成,但仍感孤寂,归国成了沈岩柏最大的愿望。2012年底,通过导师魏德洲教授的引进,师兄弟的里外帮忙,沈岩柏重回资土学院,虽身份角色已不同于7年前,但那份师生情、同窗谊始终未变。

回校后,沈岩柏加入到了导师魏德洲的课题组——矿物工程研究所。可是,新的问题又一次来“拜访”他。在国外,沈岩柏一直从事无机材料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与资土学院现有的研究方向有一定偏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魏德洲教授再出新招。“魏老师考虑我在气体传感器材料领域已做了7年的研究,如因回国而放弃实在可惜,所以他建议我将气体传感器研究应用于采矿工程,利用传感器的自动报警功能时时监控地下矿井情况,为减少国内的矿难事故做点事情。”沈岩柏说。

明确了研究方向,沈岩柏回国后的科研工作进展顺利,项目、论文、专利,一个都不少,每个都不差。2014年6月,沈岩柏又有点意外的接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答辩通知。“最初申请的时候,自己感觉只要能捞回来一个面上项目就知足了,‘优青’是个意外惊喜。”沈岩柏很快进入了备战状态,他第一时间去拜访了学院的朱万成老师,东大第一届‘优青’获得者。沈岩柏想从他那里知道如何准备答辩PPT更能得到评委们的青睐。“朱老师倾囊相授,教导我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将科研工作的亮点最大程度地呈现给评委,基于朱万成的建议,我准备了答辩PPT第一稿。”沈岩柏说。研究所的老师们得知这一喜讯后内部组织了一次模拟答辩,答辩PPT第二稿形成。学校科技处又在全校范围内召集曾获得‘优青’和‘杰青’的老师担任评委,从更高的层面上为沈岩柏的答辩PPT把关过筛。“最后的成功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师长、同事们在背后群体智慧的结晶。”

2014年12月5日,学校出台打破博导终身制改革方案,2014年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核结果公示,36名副教授获批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沈岩柏位列其中。12月18日,沈岩柏晋升教授职称。累计完成6项发明专利,15篇第一作者的SCI论文……看着沈岩柏履历中一个个持续丰厚的成绩,东大“青椒”也是蛮拼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