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学习中常遇到的问题  论文

(2011-12-28 17:29: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论文

学生学习中常遇到的问题

一、注意力不集中引发学习障碍

孩子平时总容易出现粗心情况,一些明明会做的题目到了考试时都不会做了,或者做不完,这些都与孩子的注意力、专注度有关。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导致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走神;健忘,作业考试马马虎虎,经常出错;多动,自控力差等毛病。

国内外的研究报告皆指出,注意力缺失的儿童,早期症状表现为冲动、身体动个不停、在强烈好奇心驱使下,不怕危险,易怒等行为模式,使得父母和孩子常处于紧张的状态。孩子往往被误以为故意不听话,父母则被指责为管教不当。到了学龄期,因注意力缺失的孩子学习表现不佳,常常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甚至出现书写困难、阅读困难、活动量大、独立性差、易冲动的情形。注意力差的孩子无法遵守上课的规则,无法等待、挫折容忍度低、话多、易与人冲突,也容易造成团体生活中人际互动的困扰,让老师认为不易管教。

二、学习缺乏主动性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这些学生消极、自悲、缺乏生气,性格内向,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班级集体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通常很任性,甚至与任课老师顶撞。这种厌学情绪有时是受别人影响,有时又在影响着别人。

三、因厌其师而倦其道

    现实中,有不多学生的总体素质较好,但由于心理的问题,而导致厌学,成绩下滑。为何成绩下滑?因厌其师,才逆其道,这是事实。由于教师在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支配下,对学生说了些过头的话,做出了某些过激的行为,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因为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老师要从自身开始反省,怎样把课堂上的生动有趣,符合孩子心理特点呢。及时转变教育观点,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当孩子发生一些问题的时候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不可武断的一概而论,伤害了孩子的心理,造成恶性的循环,
四、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自觉性低,基础差,学习上缺乏自信心;不能持之以恒;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习,都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原因。好的学习方法会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学习方法则会给学生在学习上增加许多的阻力,不断的挫败感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受到来自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同时又不知道怎样与教师密切配合和交流,导致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由于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业成绩不良,会造成精神苦闷,就会觉得学习不下去,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
    因此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十分必要。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优点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矫治和帮助。使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增长自信。

五、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自然也就不会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盲目性,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该怎样去学习。有的学生甚至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习,因此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是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只是机械地应付,所以在遇到困难时就产生了逃避的想法。设置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就有了自信心。有些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心情而为孩子指定了较高的目标,过高的目标容易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失败后挫折感往往会使学生丧失信心,造成欲速则不达的效果。多次的失败则会使学生对学习目标产生恐惧心理,最终导致厌学。目标定得太低实现起来过于容易又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所以目标的制定要明确为中等难度,可以近期达到。
    这就要求家长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会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反之则导致学生的厌学。

六、结构意识落后

经常写错别字,或者将字写反了,如“P”写成“b”、“6”写成“9”等。是视知觉、听知觉动作统合能力失调。这是家长、老师多次指出后,仍然改不了,总需要用橡皮擦掉重写的原因,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种顽固的坏习惯。
    看了就写、不思考、不记住,错了就擦,一点有错全部擦掉;记字时没有将汉字及其构成部件的字形与字音和字义紧密联系起来,表现为不发音的死记,习惯于采用单纯的空间位置记忆来记字,将字当作一个没有意义的图形。如,记“恬”这个字时,他们通常的表现是默默地看,而正常儿童则会说出恬是竖心加上舌头的舌,这是行动之前缺乏思考,易冲动的表现。
    这种字形结构意识的落后还有另一个表现,即过度规则化:小学高年级学生一旦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则后,反而过分依赖偏旁来猜测字音和字义,即读字猜半边,结果出现了许多读写错误,说明他们对字形和字音加工缺少精确性。

有部分儿童认读汉字并不困难,但听写却十分困难,提笔忘字,当时学会了,可以默写,但明天就全部忘记,好像没学过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构意识的落后呢?为什么他们不能掌握偏旁的形声规则呢?为什么他们不善于应用这些规则记字而是倾向于死记硬背呢?
    这是由于字形结构意识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形旁意识在一年级下学期已开始出现,但声旁意识则只在识字能力高的儿童中出现;低年级识字困难儿童在对声旁的发音的辨认方面存在落后。结构意识在小学二年级已经萌发。二年级以上儿童已掌握了有关形旁、声旁组合的规则。这种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发展,随着儿童学习汉字量的增加,儿童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形声字结构的语音线索,并在字的读音中利用这种线索。
七、厌学行为

作为在城市中成长的孩子,其父母对孩子子总有一种未来危机感,似乎这种危机感在日益“攀比”,于是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形形色色的校外培训辅导班,就走进了千万学生的家庭,家长们本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把孩子们送进了辅导班,而很少考虑孩子对此感兴趣与否。据报道在举行的中国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红领巾提案发布会”上,各种名目的“课外班”成了孩子们集中炮轰的对象(《孩子索要双休日,长春“红领巾提案”炮轰课外班》,《中国青年报》6月3日报道)。这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呼声。更多的孩子校外学习的目的和动机竟是为了“给家长考级”。同时,在家长的严厉高压下和殷切期望中,多数小学生把学习当成了负担,厌学行为明显。

八、不会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一种现代教学组织形式,是对班级教学形式的必要补充和改进。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性,能促进全体学生更快、更好的全面发展。但要把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在运用过程中会遇到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

1、学生参与性不高,只顾自己说自己的,或自己欣赏自己的作品,不理会旁边同学做得怎样。

2、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成了优生表现才能的舞台,而对于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的、发言、表现的机会;

3、规则不明。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稍加注意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4、学生们没有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有时别人发言时有意见,不等别人说完,张嘴就说。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注意听,只一味地说自己的,这样讨论来讨论去,组内成员还只是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形不成小组统一的意见。固执己见,缺乏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