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高徒
(2011-01-05 12:19: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中》这本书中的第二个故事。
纳粹,希特勒统治时期德国的民族主义。
先来说结论:纳粹精神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
一个十三岁优秀的喜欢侦探的高材生托德发现一个被通缉的二战战犯古特.杜山德就住在离自己家不远的地方,
他并未想一个孩子一样通知警方来换取自己的荣誉,好奇心和骨子里的纳粹精神以此为威胁,来听这位隐姓埋名的纳粹高级将领讲述集中营残害犹太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断唤醒托德的纳粹精神,最终,这位战犯在隐姓埋名逃往的过程中并未停止残害生命一样,托德也走上了这条路,并无法控制自己,最终这个纳粹分子“被拿下”。
作者以这样平淡的一句话来结束这个故事:五个小时后,天快黑时,他们将他拿下。
这本书看了一半,似乎才刚开始明白为什么这是一本恐怖小说,为什么作者说“我花在这本书上的精神比任何一本书上都多”。
由于对二战并不是很熟悉,于是上网去查是否有古特.杜山德这个人存在。才发现,古特.杜山德人物是虚构的,但故事并非是一个荒诞的故事,也许小说中的情节就我们身边。
我们这一代人,对战争的认识越来越模糊,每个人都知道有二战,纳粹,希特勒,却不清楚它到底给人类、给这个世界带来多严重的后果。
以至于到现在仍在通缉当年漏网的纳粹战犯。历史的意义已经开始被这个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所取代。人们对股市的了解远远多于二战。
回到小说,每个人心中都有纳粹精神,人们也常说,每个人心中都有阴暗的一面。
其实是这样的,人生在这个社会,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文化背景的不同,必然造成最各种信息认识的不同,对各种信息接受的不同。于是有了这样那样的人,才构成了这个社会的不同,周而复始,历史得以前进。历史前进的结果就是,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则被认为是对的,这些共识的相反面则是社会伦理所否定的。
人要好好生存就要遵循社会常理,不管是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各行各业都是这个道理。
《越狱》是根据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所改编,我想许多人是像托德一样的好奇心,来观看这个违反常理的事情,所以有那么多人的追捧。
不知道会不会这个世界的哪个角落也有这么一个托德or Mike的高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