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跋山涉水的行吟诗人

(2022-03-22 06:29:36)
职工作家肖像·陈宇 | 跋山涉水的行吟诗人
     

作家档案:陈宇,笔名蜀东泊客,四川武胜人。1993年9月参加工作,曾任四川省水利电力工程局炮工、测量工、施工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项目总工、项目经理、局报编辑,现为民企高管。曾参加鲁迅文学院、四川省作家协会高研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培训班、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高研班等文学培训。1991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在国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出版作品集六部,多次获奖。系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水利作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安市诗歌学会副会长兼《远方诗刊》副主编、武胜县政协常委、武胜县文联委员、武胜县委重点掌握联系服务专家。

跋山涉水的行吟诗人
王国平

2016年4月14日午后,巴金文学院。
参加鲁迅文学院第五届西南六省(市、区)青年作家培训班学习的各省青年才俊们汇集一堂,大家各自操着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重庆、四川等六地方言互相打着招呼。
此时,春日正好,树影婆娑。
金子般的阳光穿过梧桐枝叶,轻柔地洒下来,打在每个人的额头上,仿佛他们的心情:跳跃、欢快、欣喜、绚烂!
树荫下走来一位同学,他额头的阳光特别明亮。
因为他的脸庞略黑,所以与阳光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一种来自原野,被风雨反复吹过,被烈日反复晒过的色调。
“我叫陈宇,也来自都江堰。”他自我介绍的同时,一双厚实的大手和我紧紧相握。我一脸懵懂:完全不认识他。况且,除了我,学员名单里没有来自都江堰的其他作家啊?
看我一脸茫然的样子,陈宇笑了:“我在都江堰读过书,水校。我现在的身份证上地址依然是四川省都江堰市……”
说着,他掏出了身份证。
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一缕水声。

东流不尽秦时水。
那是始于都江堰的水声。
就像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无数条渠系一样。
陈宇也是从都江堰出发的一滴水,然后成为流向广袤的天府之国,继而流向祖国的四面八方的一条河流。
这样的河流还有很多,比如钟纪民、张湮、羊村、傅承烈、王纬、汪寒洁、松鹰、凸凹、沙白、王培、刘春……
无论流程有多长,都江堰始终是他们难以忘却的地方。

上世纪90年代,不仅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也是都江堰文学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辉煌岁月。
1990年代初,陈宇从广安来到都江堰,进入当时被誉为“水利黄埔军校”的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现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上学,户口也从武胜县迁移到都江堰市,成为一名新都江堰人,他也顺理成章地爱上了这一江水。
上学期间,爱好文学的他见到了都江堰“文化名片”、玉垒诗社的创始人陈道谟先生,有机会参加了都江堰文学界的一些活动。开始在《都江堰报》《玉垒诗刊》等报刊发表作品。受到了水校老师、诗人李永庚、谢祥林的关注与肯定。学校团刊还为他的作品出了“诗歌专辑”,他在学校时,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音乐的河流》。
30年前,一条文学的小溪流,带着迷茫、激情、理想和憧憬,在他青春的河床上轻轻流淌。

1993年9月,22岁的陈宇参加工作,他的行囊里,装的最多的是他喜欢的诗集和自己的手稿。
作为一名水电工程人,他的足迹注定要跋涉千山万水。
而陈宇,一点也没有畏惧和退缩。
因为他知道,想做一个优秀的诗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而枯燥的工作转移,正是诗意的万里之行。
万里之行,就从他走向攀枝花胜利水库的火热工地开始。
近三十年的工作经历,陈宇的足迹走遍了四川所有市州以及新疆、重庆、青海、甘肃、陕西、云南、西藏、贵州、北京和出国到缅甸第四特区的勐瓦电站等地。曾任四川省水利电力工程局炮工、测量工、施工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项目总工、项目经理、局报编辑,以及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工程师、国道317线比如县境内段项目经理、葛洲坝集团平武县泗耳河电站项目副经理、广安枣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有一道浅浅的水痕。
那是他一生中弥足珍贵的过往。

古蜀多水患,所以历代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
从大禹、鳖灵、李冰以降,每一个水利人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当代水利人也不例外,比如陈宇。
陈宇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水电事业建设之中。工作出色、成绩显著。多次受到单位表彰。2005年12月,陈宇任甘肃陇南柳园电站项目总工程师兼第二标段引水隧洞的项目经理。他责无旁贷,知难而上,通过周密编制施工计划,组织施工队伍,逐项解决施工难题,最后为工程优化设计,节约开挖、征地撤迁费用等各项费用上千万元,被业主评为“优秀生产工作者”。

同时陈宇也不忘用手中的笔,书写忙碌的建设工地,火热的建设激情,可敬的水利同事和壮美的水电史诗。
他在盐边县上河坝电站工作时,写下了报告文学《一舟飞向天际》,在洪雅城东电站工作时,写下了报告文学《青衣江畔铸辉煌》,在缅甸勐瓦电站工作时,写下了报告文学《勐瓦电站散记》,在甘肃迭部县九龙电站工作时,写下了报告文学《嵌在甘南的明珠》……水利作家钟维昭在《企业文化的一朵璨花》中这样评论陈宇:“贴近生活,直面人生,内容坚实而又丰满,真实而有亲情。是只有理解了水利人色彩斑斓的生活和工作,与水利人之情感结缘,才能调动作者心力、智力和写作技巧,才能写得出这样的好作品。”

30年深扎工地一线,“沾泥土”“带露水”“冒热气”的水电建设工作,不仅让陈宇收获了积蓄了力量,充盈了生活,收获了感动,他钟爱的文学也没有辜负他的努力与付出。
陈宇不仅是工作中的敬业者,也是创作上的勤奋者。
他写下的长长短短的文字,就像他脚下的那些河流。
载着他的芳草、追求和梦想,流进了《诗刊》《星星》《绿风》《中华文学》《散文选刊》《剑南文学》《风流一代》《读者报》《中国水利报》《企业家日报》《西藏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政协报》《重庆政协报》《西藏商报》《人民长江报》《当代汉诗》等100多家报刊的田垄。
很多优秀的作品被收入《中国精英诗人300家》《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诗歌1970》《2010中国诗歌选》《散文里的中国》《中国先锋诗歌100家》《中国网络诗歌史编》《新世纪诗选》《北京市通州区建党95周年优秀作品选》《四川革命烈士诗文选析》《砥砺奋进·水惠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改革发展精彩亮点获奖征文集》《中国百年新诗经》《2018四川报告文学精选》《2019四川诗歌年鉴》等40多部选本。
先后出版了诗集《音乐的河流》、诗集《山涧春色》、评论集《嘉陵观涛——广安市作家作品读札》、诗集《60首诗·远去的雁鸣》、诗集《行囊》、散文集《回声巷》。
曾经的奋斗历程化作了流淌的诗和优美的文字。
而那些带着水声的文字,就像都江堰的涛声。
夜夜袭上他的枕畔。

2016年底,为了有时间与日渐长大的孩子多接触,消除陌生与隔阂。陈宇在经过内心的纠结之后,回到家乡广安,在武胜县交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觅得了一份工作。
2015—2018年,《广安日报》为陈宇开设随笔体评论专栏“嘉陵观涛”,将广安作家阵容集中推出。陈宇采访了几十位作家,介绍他们的写作故事,心路历程和文学成就,读者好评如潮,引起各界关注。四川省作家协会还专门向广安市文联领导了解相关情况。省内外作家纷纷表示,通过“嘉陵观涛”,他们从模糊到清晰,认识了一个全新的“广安作家群”。
诗歌、非虚构和评论是陈宇创作的“三驾马车”。
诗歌创作彰显了他对诗意人生的不懈追求,非虚构创作是对火热生活的真实呈现,而评论则提高了他的鉴赏能力。
2018年3月8日的《新华书目报》在“文坛素描”专栏中介绍“青年作家蜀东泊客影响蛮大”。2019年2月,有着本地“百家讲坛”之誉的广安电视台“悦读纪”栏目用连续一周、每天三次、每次约半小时的时间段播报陈宇的文学创作成绩。而更多的则是全国各地的读者们的肯定。
陈宇动情地说,自爱上写作以来,那些来自上海、北京、河北、河南、江西、黑龙江、山东和四川等地,认识和不认识的教授、作家、教师、律师、乃至乡村妇女在阅读他的作品,尤其是诗歌后发自内心的那些评语,是对他最好的鼓励与认可。

廊坊师大教授、诗歌评论家苗雨时说:陈宇的诗,写了生命的轮转,既有飘逸的浪漫物语,又有沉实的乡土情话。这一切,在时光流逝中,蕴含了他对生命的挚爱和种种感悟。
《星星》副主编、诗人李自国说:陈宇的诗歌……既有对传统表现手法化腐朽为神奇的继承应用,又有学习借鉴西方现代文学艺术手法并大胆创新的勇气和魄力。
诗人,编辑哑哑梨说:品读陈宇的诗歌,一时想到了萤火虫,挑着太阳当灯笼。静穆的夜空里,萤火虫像一个个小精灵,游荡在人世间,一闪一闪,照耀在岁月的长河里。
图像诗人尹才干说:陈宇采用高、低温相适宜的写作技法,用巧妙的语言,凝练的文字,灵活的构思和睿智的思想避免了表达上曲直不当的顽疾,将读者彻底征服。
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刘波说:陈宇等诗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情感气场和精神维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诗歌写作上也都在用力,为生命世界寻找它得以存在的价值。                     
小说家杨不易说:陈宇的诗,是一种行吟的味道。有漂泊中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亲人、草木的反复吟颂。
教授、百家讲坛“竹林七贤”主讲人刘强说:诗不易得,但陈宇并未因此止步。他像传说中将石头推向山顶又落下的西西弗斯,用平凡的生命,丈量诗国的崎岖山路。
作家王春雁说:陈宇的诗以入微的观察和行走的姿态来审视这个世界,折射出人生的经历与心灵交融的淡然和睿智。                                                            
鲁迅文学奖评委,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岳洪治说:陈宇的诗作色彩明丽,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于平淡中见深沉,精炼中多含蓄。他严肃的写作态度,努力进取的执着精神,令人钦佩和感动。
……
捧读这些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陈宇的内心充满了感动,他知道,师友们的关心与支持,批评与肯定,都是在站在文学之山的更高、更远处,校正着自己文学河流的走向。
 
大地春回,嘉陵水暖。
行吟诗人陈宇又将出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