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釉瓷器的鉴别

(2014-03-11 18:48:17)
标签:

绿釉瓷器鉴定

绿釉鉴别

绿釉价格

财经

       http://s12/mw690/0023YYdTgy6Hec2Zo6Lbb&690

      绿釉瓷器的鉴别,绿釉是瓷器的传统釉色之一。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

呈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是以铜作着色剂,铅化物为基本助熔剂。汉代已有烧制。宋代已有绿釉陶器和瓷器。

     

      绿釉瓷器的鉴别,早期孔雀绿釉瓷器的制作,是直接在坯胎上施孔雀绿釉一次性低温烧成,因而部分器物发色偏蓝,有“孔雀蓝”或“法蓝”之称。元代后期是先在高温中烧成涩胎或白釉瓷,再在其上施孔雀绿釉后,入窑二次低温烧成,釉面与坯体的膨胀系数,呈现不同程度的细小开片,受到日久风化、土壤侵蚀,会出现成片成块局部脱落现象。到了清代康熙官窑烧制的孔雀绿釉制品,由于窑温提高,胎釉结合紧密,在放大镜下仍可看到密集细小的开片现象,也是“清三代” 孔雀绿釉瓷的鉴别特征之一。

        绿釉瓷器的鉴别,绿色釉包括孔雀绿、鹦哥绿、宝石绿、瓜皮绿等, 一道釉是整个瓷器的一种颜色,古瓷器上的绿釉多为较深的青绿色,到了明代中期出现的瓜皮绿、水绿色是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的釉色。康熙瓷器的特点如:金钟杯、棒槌瓶、笠式碗、观音尊等,在造型上多少能发现其不一致的地方,碗、罐、瓶、盘等器底能看到明显的旋纹痕和点点黑漉,人物画面部绝大多数歪斜不正,属于陈老莲画人物的风格。胎体纯净、釉色青白,官窑、民窑的瓷器质量均较咸丰、同治年间的器物精细,是康熙青花瓷的价值所在。

孔雀绿釉

  绿釉瓷器的鉴别,孔雀绿釉属于低温釉,恰似孔雀羽毛上的绿色而得名,亦称“法绿釉”、“翡翠釉”、“吉翠釉”。此种釉始于宋代磁州窑,到明代永乐时期发展成熟,但有官窑款的完整传世品始见于明成化。景德镇自元代开始烧制孔雀绿釉瓷器。孔雀绿釉的出现,突破了中国传统低温缘釉的那种深沉的青绿色调,以其明翠雅丽的特点,而成为中国绿釉瓷中的珍贵品种。

  孔雀绿釉辨伪

  绿釉瓷器的鉴别,清康熙时,孔雀绿釉再度盛行,其产量及质量均较明代更胜一筹。由于釉层厚薄不同,呈色也深浅不一,厚者浓重而葱翠,薄者色淡而鲜艳。釉面有细碎的开片。垂流积釉处呈现透明的玻璃体。此外,孔雀绿釉多直接施在素胎上,故胎釉结合不牢,釉面常常发生剥落。传世品以仿青铜礼器为主,另有瓶、盆、洗、缸、碗、文房用具及人物、动物等。

  雍正、乾隆时期,延续了孔雀绿釉的烧造方法,但少见有釉下青花装饰的,多为单一色釉的祭器及瓷塑和盆奁等陈设用瓷。雍正孔雀绿釉的色泽较康熙时略深,施釉较厚,釉面玻璃感强,并有细碎的开片。除光素器外,还有刻印花纹饰器物。传世品除仿青铜礼器外,有瓶、盆、洗等。

  乾隆孔雀绿釉呈色较康、雍时明艳,施釉较薄,釉面光泽感强,釉面开有细小纹片,胎体不如康、雍时细密沉重,釉至足处多有垂流。除素面器外,有暗刻纹饰器物。传世品有瓶、觚、炉及文房用具。

  嘉庆孔雀绿釉器物较少,釉色不纯正,不及乾隆艳丽,施釉不匀,特别是垂流釉现象明显。传世品有花觚。

  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均有仿清代孔雀绿釉的。仿品釉色过于鲜艳,真者釉面均开有细碎纹片,仿者则多为后期开裂纹片,裂纹较大;真者常有剥釉现象,仿者则少有这种现象。

  绿釉市场分析

  绿釉瓷器的鉴别,孔雀绿釉是明正德瓷中价值较高的品种,因其工艺精湛,釉色美艳,传世稀少,一直为收藏界所青睐。一件孔雀绿釉小碗,价格可以达到30万元人民币以上。

扫一扫获取最新拍卖、鉴定、交易资讯!
详情咨询:13652432082 宋经理。                 
古玩资讯微信号:guwan-pm-88

http://s5/mw690/0023YYdTgy6Hec0vYXid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