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三国游记之二十五·猎影卢浮宫(一)】

标签:
旅游2015行摄欧洲法国巴黎山水无忧 |
【欧洲三国游记之二十五·猎影卢浮宫(一)】

参观卢浮宫是游览巴黎的重头戏。到巴黎就没有不进卢浮宫的。
这里不愧是世界闻名的艺术殿堂,走进其中,就像是走进了一座巨大的艺术迷宫。
张导说,要想细细的看遍每一个展厅,得用一周的时间!(够吓人的哈!)
而我们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只能是粗略的浏览一下。必看的就是卢浮宫的“镇宫三宝”。
关于这“镇宫三宝”下面再说。
先说说这法国,这法国在历史上还真是够霸道的,卢浮宫里的众多艺术珍品,绝大部分是从别的国家劫掠来的!早期的几位皇帝还知道用重金购买,到后来,尤其是拿破仑时期,简直就是一个爱好艺术的强盗。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表述的:
拿破仑在这座建筑(指卢浮宫)的外围修建了更多的房子,并增强了宫殿的两翼,还在竞技场院里修建了拱门,拱门上的第一批雕刻马群是从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上取下来的。 拿破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装饰卢浮宫,他把欧洲其他国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艺术品搬进了卢浮宫。拿破仑不断地向外扩张,并称雄于欧洲,于是几千吨的艺术品从所有被征服的国家的殿堂、图书馆和天主教堂运到了巴黎。拿破仑将卢浮宫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巨大的长廊也布满了他掠夺来的艺术品。在卢浮宫里,拿破仑的光彩持续了12年,一直到滑铁卢战役的惨败。 对拿破仑来说,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须属于法国。这样的观点是德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所不能接受的。拿破仑失势后,他们来到卢浮宫,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由于法国人的外交手段及法国人的说服力,仍然有许多他掠夺的艺术品被留在了卢浮宫。
不仅把人家博物馆、图书馆里面的宝物拿走,就连人家教堂上的雕刻都要拆下来安在他家!
想想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法国军队不就掠走了大量的珍宝么!把人家的好东西放到你的博物馆里,就算是你家的宝贝了,岂有此理!
可惜,在这个大迷宫里没有找到属于中国的艺术品。也许是眼下中国强大了,中国人来得也多了,有点心虚,暂时藏起来了也未可知!
说归说,这卢浮宫绝对值得一看。的确是太大了,一进去就找不着北了。我们按照张导所说的,先找找这“镇宫三宝”。找的过程中,沿途琳琅满目,看的眼花缭乱,也顾不得细究艺术品的名称作者及其背景,草草拍得一些有光有影有形有色的算是我的摄影作品。这两个小时也就到了。







“镇宫三宝”之一《胜利女神》(下面三幅):
这缺头少臂的胜利女神雕像创作年代大约是在公元前200年,也就是说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雕像的作者已无法考证。1863年被发现于希腊的爱琴海北部一个小岛,不知怎么的就归了法国。



“镇宫三宝”之二《断臂的维纳斯》(下图及篇首照片):
这件艺术品在国人心目中的知名度是相当的高的。也见过许多的大大小小的复制品,没想到原作品那么高大令人震撼。这件作品的创作年代大约是在公元前150-50年间,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1820年希腊人在锄地的时候刨出了这尊雕像,被法国人发现,想用重金买走。由于手头现金不足回国取钱。
回来后,不料被一个希腊商人买走。法国人不甘心派船去追赶,想以武力劫掠。结果英国人知道了,也派船来抢。两家打了起来,在混战中这座雕像的双臂被毁掉了,成了今天这样子。那时候的法国人够牛,英国人不是个儿。

“镇宫三宝”之三《蒙娜丽莎》(下图):
《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三杰之一。这幅作品在意大利也应该算是国宝级的文物。可惜,达芬奇晚年定居巴黎,随身只带了这幅画,死后“自然”也就归了法国。
画作尺幅并不大,被圈了起来,只能远远地观看。早年曾经被盗,后来失而复得,便显得愈加珍贵。

后面的照片都是在寻找“镇宫三宝”的过程中陆续拍下的,就不再一一介绍了(说实话,我也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