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台与观象台】

标签:
2014处暑望京台与观象台山水无忧摄影杂记 |
【望京台与观象台】
望京台与观象台,看似毫不搭界。
一在北一在南
一个地处东北五环,一个依附在东二环老城根儿下;
一个是现代都市中花园景观,一个是古城中的名胜古迹;
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历史的印记。
尽管望京的历史遗迹已经荡然无存,但望京一名的历史由来却要比古观象台还要早上几百年。
辽代定都中京(内蒙宁城)将幽州作为陪都称为南京,
在往来中京与幽州的交通要道上设立“望京馆”。
作为南来北往的使臣歇息饮饯之所,这望京名字的来历,可不就有上千年的历史么。
明代为防范蒙古瓦剌的进犯,更在此地构筑了用于军事瞭望的“望京村墩台”。
由此“望京墩”名声鹊起。
更有大清朝乾隆爷“御封望京”之说。
相传某年,乾隆爷北上承德避暑,
经由御道出京,行至此村歇脚。
品茶之时,暮然回首,东直门城楼赫然在望,
遂赐名此地为“望京”。
曾几何时,王朝覆灭,改天换地,望京之名,渐被遗忘。
她的再度崛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于新世纪初渐成气候,至今已经成为与CBD、中关村三足鼎立的最大的国际商务区之一。
君不见,有着国门第一高楼之称的绿地中心,正在拔地而起。
而那看似不伦不类的望京台,也成为老人们抚今追昔叹沧桑的一席之地了。

古观象台
古代观测天文的大型国家机构始建于元代,由郭守敬王恂等人在大都东南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司天台。
司天台的所有建筑都毁于元末明初的战乱中。
现在的古观象台是在明清两代建设发展起来的国家级的天文观测台。
之所以把“望京台”与“观象台”放在同一篇博文中,
嘿嘿,那是因为在下“一天登两台”。
2014年8月24日,星期日,时令为立秋后第二个节气处暑次日。
天清气朗,云淡风轻,处暑顾名思义,暑热之气至此终结。
上午随夫人看老妈,顺道溜达到大望京公园,登台望远。
下午送夫人看老爸,拨冗前来抚今追昔。
一日两登台,台台景不同。
前一篇:【水天一色】
后一篇:【天凉好个秋--雨前的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