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前美古村落与陈慈黉旧居--岭南秋行记之五】

标签:
2013岭南行迹前美古村落山水无忧摄影杂记旅游 |
【汕头·前美古村落与陈慈黉旧居--岭南秋行记之五】
1.前美古村落
创基人陈氏世序公,约于元朝至正年间携带家眷至此定居。据陈氏族谱记载:“世序公世居福建省泉州府,因避乱携四子而迁于潮之饶隆,卜溪尾乡而居”。随着斗转星移,子孙繁衍和朱姓人家的入住,在溪尾乡又聚起了朱厝、后陈等村落。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陈氏长房门下第十一世祖陈慧先创立了前溪陈村。清末民初,以泰国著名侨商陈慈黉为代表的一批陈氏后裔华侨,纷纷回梓建造宅第,创建了前溪陈乡新乡。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建立乡政,将前溪陈村溪尾的居美村、朱厝、后陈等村落合并为一村,取前溪陈的“前”字和居美的“美”字,称为前美村。











2.陈慈黉旧居
陈慈黉故居始建于同治十年(1871),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建成,是陈黉利家族在家乡修建许多住宅的总称。因陈慈黉在泰国创办黉利行,其家族由此而得名,对其故居有称陈慈黉故居。也有称黉利故居,这个故居,房屋很多,一部分建在前美乡,一部分建在前美新乡,合共有大型住宅7座,小型住宅5座,合计12座,其中位于老乡的住宅有寨脚“通奉第”,刘厝“通奉第”和“仁寿里”3座,位于新乡的大型住宅有向西厝“通奉第”,老向东“郎中第”,向南“寿康里”和新向东“善居室”4座,还有小型住宅五过间3座,“观察第”和“三庐”书斋各一座,合计在新乡的有9座,这9座连成片,地处新乡东南方,约占整个新乡的一半,登高远眺,栉比橉次,十分壮观。历时越半个世纪,集陈家几代人的心血。现作为旅游区的陈慈黉故居,计有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书斋等宅第,占地面积25400㎡,共有厅房506间,是潮汕建筑文化的缩影,被誉为“小故宫”、“南国大观园”,号称“岭南第一侨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汕头失陷时尚未完工,占地面积6861㎡,计有大小厅房202间,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陈慈黉故居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总格局以传统“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迥曲折,进而如入迷宫,乐而忘返,陈慈黉故居的建筑材料汇集了当时中外建筑材料之精华,其中单进口瓷砖式样就有几十种,这些瓷砖历经百年,花纹色彩依然亮丽如新,各式门窗饰以灰雕。玻璃,高雅大方,富丽堂皇,木雕石刻多以花鸟、祥禽为内容,表达吉祥、喜庆、富贵美好的愿望,此外,故居内的书法石刻皆出自名家之手,一字千金,是一本集众书法名家手笔的“活字帖”。
文字部分均摘自百度:《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前美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