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走进潭柘寺时才知道,我永远也走不进潭柘寺。
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潭柘寺的气势太恢宏,恢宏得带点霸气;太严谨于雕琢,雕琢一如山庄别墅,就连回响在山间的梵乐,也失于清淡,显得过于浓烈而深刻,让人感到压迫,少了佛家的大气和从容。
我不明白,这座以“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雄视京城,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浸泡出来的佛家净地,为什么却总让人隔膜而远之?
忘记了是那位博友曾撰文这样评介潭柘寺。其实我也有同感,只不过未形诸于文字表达出来而已。第一次到潭柘寺大约是在七十年代末的种树时节,局里的绿化点就在戒台寺附近,距离潭柘寺也就是半小时的车程。完成了挖坑指标后,大家都想到潭柘寺看看,领导不忍拂逆众人心愿,遂让司机师傅辛苦一趟。一行人坐着130卡车,来到这千年古刹。那时侯的潭柘寺还不对外开放,也不收门票,只有几个老和尚守着。寺外,荒芜的山路,乱树野草杂陈,透着几分荒凉。院内还算干净,殿阁庙堂虽然年久失修,几分颓败,倒也不失为佛门清静地。九十年代,几次门头沟开会,期间也曾组织游览戒台潭柘双寺。无奈彼时人心浮躁,就像这修葺一新的庙堂,难得再寻那一份清静。
此番重游,本想是拍些古刹风采,能彰显其与众不同之处,很是失望。虽也是香烟缭绕,也有经声佛号(大概是录音),也不乏信众的顶礼膜拜,但就是缺少了那份虔诚,那份敬畏。于喧嚣中人是很难静下心来的。倒是去年在山西灵丘的觉山寺,感觉到了千年古寺的独有的幽情。虽然也有所修饰,也栽下了一些新植,但总体上还保留着古朴庄严,远离尘嚣,远离铜臭的那份佛门清静。
参见我的博文《再访觉山寺》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b4e2bb0100xcnb.html
闲言少叙,上片:









请观注下一篇《潭柘寺的塔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