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2017-06-12 15:24:30)
分类: 小课题研究

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运用书面语言 的桥梁,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小学教育都沿用“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而新课程却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趣味识字教学,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激励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促进师生不断地改进教与学,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识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可见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一二年级任课老师都会有这样的苦恼:由于学生识字量有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帮助学生认字、理解题意,往往身兼“识字教学”和“学科教学”的双重任务。最麻烦的是学生在独立解题时,还需要教师逐字逐句逐题地帮助理解,费时费力更费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要让儿童记住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当孩子们看到书本就发愁,拿起笔来就难过,把学习看成一种沉重的负担时,他们的学习就毫无乐趣可言,那么即使我们教的再多,学生记的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可言,我们的“趣味识字”目的是让学生学得有趣有味。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转变观念,趣味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

3、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比较、辨析,发现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4、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观。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2、实验法。

3、实践研究与经验总结的综合运用

四、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我们在教学中,要打破识字教学的固定模式,把握情感识字的理念。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首位,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与方法,把注重学生识字的情感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贯穿于我们的识字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注意根据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化因素,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情趣参与学习活动,体现快乐学习。

2、自主性原则。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五、课题研究内容:有效识字途径

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根据低年级学生爱玩的天性、喜欢形象有趣的事物、喜欢生动童趣的故事、想像力丰富的特点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低段教学小妙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地爱上识字。

1 童趣故事,激发识字兴趣

  小学生的世界里充满了童真、童趣,我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个“大小孩”,用具有人性化,儿童化的语言吸引学生,运用贴近儿童生活与心灵的语言拉近师生的距离。在识字教学中注入生命活力,让学生在识字中童心也随之飞扬。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将生字人格化, 引导学生把字看作人, 一个部分一个笔画就可看作人的肢体, 使字也有头肩腰腿, 眼耳口鼻, 衣帽鞋袜等。如“禾”像个女孩穿裙子, 书写时别让裙子拖到地; “夏”字上边的一横像帽子, 夏天出去记住给自己戴上大草帽;“立”字“、”像头, “—”像肩, “∨”像手脚, “—”像地面。头正肩平, 手脚并拢, 立于地上;“休”字有个人走路累了, 就靠在一棵大树旁休息。这棵树比人长得粗壮, 所以左窄右宽。“ 影”字可以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影子。这样可以把抽象的符号变生动、想象、真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犹如走进童话世界,倍感亲切,非常愿意认识并记住这些“朋友”,用这种方法记住字效果很好,错误率极低。又如,教学“治”字,如果仅告诉学生是“治病”的“治”、“治安”的“治”,学生的印象就不会深刻,也不能记牢生字。讲“治”字时,我给学生讲“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学生“大禹治水时先挖了很宽很宽的沟,然后在沟两边砌起土台,最后把水引到沟里疏通”,学生既理解了大禹治水的方法,更记住了生字“治”是由“三点水”和“台”组成的。故事可以教师自己编,还可以把当堂学习的多个字编入一个故事中,加深学生的印象。有些学生也会自己编故事。例如在教学“鲜”这个字时,有个孩子编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小猫送了一条新鲜的鱼给小羊,小羊用这条鱼做汤喝,鱼汤做好后,小羊发现鱼汤的味道很鲜!”一个简单的故事折射出了这个孩子独特的思维,也让其他同学一下字记住了这个字。

2 趣味游戏,点燃识字热情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如果只是单纯的识字,是无法持续长时间的,对于识字的效果也会降低。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设计生字搭积木、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猜字谜、编儿歌等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里进行有趣、有效的识字。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教“日”字时,编成“四周不透风,一横在当中”字谜,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趁机教“目”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日”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四面不透风,两横在当中”的字谜。再如,“也”字,“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庄稼”;“笔”字,“上边竹子下边毛,写字画画离不了”;“雷”字,“大雨浇田上,闪后隆隆响”等。经过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头戴小兔帽,身穿弓字衣,一只脚立正,一只脚稍息”,谜底“弟弟”:“大雨冲倒一座山”,谜底“雪”等等,以猜字谜和编字谜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这样既能帮助儿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又能培养儿童的口语表达、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3、形象图画,激活识字过程

  话说苍颉造字,泄漏了天机。汉字从起初简单的图形逐渐演变为现在抽象的符号,但还有不少汉字留下了古人记事的智慧。从许多的象形字上可以看出,这个汉字的由来。因此,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在抽象的生字旁附上一幅插图,将美术与语文汉字结合在一起,学生便会非常感兴趣。

人:人侧面之形

 大:人正面之形

 日:太阳的象形

 山:山的象形

 车:车的象形,后改为竖形

 马:马的象形,头较长有鬃毛

 水:流水的象形

 月:月的象形

 年:古代一年收成一次,故用人背着禾表示一年

 木:树的象形,中像干,上像枝,下像根

 小:表示細小之物

 心:心的象形

 门:门的象形。单扇为户

 鱼:鱼的象形

 目:眼的象形,后改为竖形。

如“看”是会意字。上面是一只“手”, 下面是“目”, 合起来表示“ 看”; 采”上面看成一只手, 下面是一棵树, 手在树上, 就是“采”。我边说边做动作, 以达到记忆效果。又如“想”是形声字, 想是一种心理活动,所以是心字底,“相”代表读音。教“火、口、水、山、田”等字时,在学习上不用教,只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字型看看、说说、画画,学生就能一目了然。在教“门”字时,可问学生:“小朋友看""字的字型跟我们的门框象不象?”小朋友们会说门框的左上方多了一点时,教师可趁机教儿歌“四四方方一扇门,左边上方有个孔,书写一定记清楚,小孔是点不能丢。”如“人”的教学,先简笔画一侧立人形,然后引导学生去模仿祖先造字时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外形特征概括:圆圆的头,微弯的臀,直立的腿,伸出的手,由图形到符号,至此学生便能很自然地完成“人”及“亻”的楷化过程。同理,“木”的教学,先画树,再引导观察,模仿祖先概括其特征:有主干,上有分枝,下有粗壮的树根的一棵完整的大树,最后回到楷化“木”字。

4 丰富想象,给识字添双翼

  因为儿童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儿童识字往往依赖于简单的直接联想和具有智慧性的间接联想。这点在教学中得到了证明。汉字在成人眼里不外乎是个黑方块,由横、竖、撇、点堆砌而成,冷冰冰而了无生气。而小学生的思维却如一只只展翅飞翔的天鹅,在驰骋想象中,汉字一会儿是奇形怪状的图案,一会儿是一部有趣的卡通片。他们的识字方法,虽然稚嫩,但却是他们独有的方式,他们往往想得眉飞色舞,记得兴趣盎然。在识字教学中当一个汉字出现在儿童面前,我以适当的表情和语言,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力,争做“聪明娃”,开动脑筋想办法认字。这样的活动,儿童非常感兴趣。他们争先恐后、互相启发,每次都在欲罢不能的高潮中收场。例如记“警”字,有学生说一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一位警察走过去,向他敬了一个礼,说了一句话,提醒他以后再也不要这样了,所以“警”是“敬”加“言”,其他学生可补充;记“转”字,有学生说“转”字上“车”加“专”,就是说一个人开车一定要专心,否则在转弯的时候就有可能撞到花台上,要赔钱的;记“豫”字,有学生说“豫”是“予”加“象”组成的,“予”在古语中是给的意思,别人要送给你一头大象,你觉得大象太大了,就犹豫着到底接还是不接呢……

5、关注生活,引导日常识字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首先,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 “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识字的范围就有多大”,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汉字的世界里,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许多生字,家庭、街道、商场、景点,都是学生的识字环境。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学习,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鼓励学生多看、多读,如:校园里的墙报、师生的姓名、有趣的商标、实物名称、各种图书、电脑、报纸、门牌、电视里的字幕、车站上的站名等等,让学生主动发现生字,注意在生活中认识、积累生字。识字不单单在语文课上,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家门上的门牌信息、生活用品上的汉字、电视字幕、电视广告都能激起学生识字的欲望。

六、研究成效

试验迄今为止历时近一年,在许多方面作出了努力和尝试,在这短短的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学生的趣味识字热情空前高涨,识字兴趣得到很大提高。

因为有了课堂课外识字量、识字内容识字方法、识字评价等全方位的开放,无论是学什么字、学多少还是怎样学,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只追求最后总量的积累,学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间。既顺利达成了识字目标又保护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识字热情。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识字认字;在生活中,同学们乐学好问,注重积累,阅读水平也逐年提高。在班上学生的识字兴趣我们在研究前后做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通过有效识字后学生的识字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2、学生趣味识字能力得到增强,做到了自主识字,创新实践,主动发展。经过一年的课题实践,学生不但能独立阅读拼音文字,而且能独立阅读短小的非拼音文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学生能主动请教或自己查字典。到现在为止,学生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大纲要求,古诗文背诵不少学生已超过了60首。在学习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学生不但能用上在课堂上所学的识字方法,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3、形成了开放的课堂,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效。

学生于课堂中充分感受到了平等、尊重,找到了学习的信心和快乐。开放的评价,让学生既能客观的认识自己又能客观的看待别人。有效趣味识字教学,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了学生个性良好发展,提高了综合素质。

4、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在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展示了识字教学课,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并多次承担趣味识字教学的公开课,在20161130日举行的展示活动中,执教的一节趣味识字活动课《我选我》更是赢得了满堂彩。课堂上也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充满了人文气息。

七、有效趣味识字教学研究的结论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探索,我发现运用趣味识字法,不仅识字效率高,而且不易发生混淆,能较好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使我得出如下的结论:在趣味识字教学中,只要我们做到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有效趣味识字教学,收效较大。低段学生好动,注意力的持久性较差,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进行趣味识字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并能去主动识字。

综上所述,我认为,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兴趣”在识字教学中的的作用,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