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玩纸船》的教学反思
(2011-05-25 21:01: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 |
中班科学活动《玩纸船》的教学反思
4月14日,我上了工作以来的第一节研讨课:中班科学活动《玩纸船》。本来对“研讨”课毫无概念的我来说,这次可真是好好的学到了一课呢。本节活动我研磨了两次,经过两次的研磨使我感受颇深。从中学到了很多以前自己不知道的道理。让我觉得我真的工作了,不再是孩子了。肩上有着一份自己都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了这两次的研磨活动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做什么都要用心去做,付出的多少与得到的多少成正比。从中还感受到了我们教研组团结、互帮互助的优良美德。出现了问题,他们会比我更加的紧张和激动,其中主要是我的师傅张老师,无论我上的好坏与否都要感谢她,没有她的指指点点以及中班年级组的大力帮助,就没有我的这节研讨课,强烈的感受到了集体力量的强大。
为什么这么说?就举我这一次的“磨研”为例!其实,这一次上的并不是特别理想,在第一次的“磨研”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在下一次活动中必须调整。如:1.纸船材料方面的更换,本活动准备的白纸较厚,导致纸的吸水性实验结果不明显,如把白纸换为报纸也许会好一些。2.本次活动的开始部分请孩子们观察纸张,可改为直接出示用3种不同材料做的纸船,通过让孩子们选小船来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发现,更为直观。3.本次活动“吸水性”实验感觉比较多余,在下次得活动中无需加入此环节,改为教师引导发现即可。4.本活动的记录表可合并成一张,方便幼儿的操作和教学的需要。5.教师的语气和语速方面可以稍稍放慢一点。
经过了第一次的磨课之后我认真、仔细的思考了、改进了。并修改了教案,重新制作了课上所必须的材料。进行了正式的研讨课的展示,然而我发现在某些地方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存在不足。如1、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较少,而在做记录表上花费的时间又相对较多。2、在问题的提出以及反馈方面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对于孩子的部分回答可采用“追问”的方式来及时解决现有问题,如:孩子说到“硬硬的”,我便可以追问:“什么硬硬的?”这样就能很顺利的引出纸的特点。3、在猜测沉的速度快慢的环节,我采用的是每个小朋友都上去贴的方式,其实在记录活动结果的环节不用每个小朋友都去,改为每组请代表的方式会更好。4、可将本次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如添加提问:吸水性慢的可以做什么?吸水性快的可以做什么?引导幼儿回忆经验。 5、可把记录实验结果的圆点换成不同弯曲弧度的箭头会更好,既明显又直观。
本次的研讨活动经过各位领导和大家的探讨、交流以及自己的反思,总结如下: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必须改正的,即:磨课的准备要提前做,往往我失败的一小部分原因是时间紧迫的关系,其实每次我都会提前准备好诸如此类的活动,但是总是到了最后才开始上,弄到最后手忙脚乱。因此我觉得在下次的活动过程中一定得克服,争取做到“万事提前做”。另外,我觉得对课堂的临时应变能力的锻炼还得加强,包括对孩子们的回答做出的相应反馈信息,以及教态、语气等等。给自己的建议就是:可向有经验的老师、前辈请教。另外,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对整个活动环节得“吃透”,这样就靠我对本课理解的透彻与否。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考虑问题方面还不够周全,这也会直接影响我们上课过程中的发挥,但是我知道那是得靠自己慢慢的琢磨和锻炼的。我深知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经过这次的教训对我今后的研讨课、亮相课等教学活动会有所帮助,我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