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2022-03-15 00:11:28)

网飞最近一部新剧,在日本炸了。

登上日本区综合榜top1。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社交平台讨论度飙升。

日本网友表示,「NHK绝对拍不出来。」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还有不少人喊话安倍晋三来写观后感。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原因在于,内容过于劲爆。

公然影射安倍晋三在位期间最大丑闻。

台词照搬安倍的新闻发言。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而且,这一丑闻也曾在中国引发骚动。

多次被央视追踪报道。

一度激起中国网民的怒火。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这部剧,为我们梳理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也揭露了更多不为人知的内幕——

《新闻记者》

新聞記者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事件发于一家私人教育机构,荣新学园。

这所学校原本只有幼儿园,后来申请建造小学。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正是在这一阶段,被曝出了丑闻——

这家机构竟然以十分之一的价格拿到了多年未出售的国有土地。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显而易见,有后台

一查,扒出一剂猛料。

名誉校长一栏,赫然写着首相夫人的名字

学校设立过程中,相关照片、视频中也多次出现她的身影。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人们怀疑,是首相夫人一声令下,贱卖了国有土地。

对此,财务局迟迟不作回应。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舆论声越来越大,首相本人终于表态。

国会上,他亲自出面澄清,表示自己和妻子与此事毫无瓜葛。

「在这里我说清楚,如果我或者妻子跟这起事件有关。

那我一定会辞去首相和国会议员的职务。」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这一事件的原型,就是2017年轰动日本的森友学园「地价门」丑闻。

剧中,首相自辩的台词都照搬了安倍晋三本人的经典发言。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此次事件,不仅仅关乎是日本政府内部的腐败问题。

也直接搅动了国际关系,成为世界性丑闻。

原因就在于,森友学园的教育方针直接与右翼政治挂钩

幼儿园里公然施行军国主义教育,教未开蒙的孩子唱战前的军歌。

发给他们含有侮辱、仇视中国和韩国的材料。

在幼儿园运动会上,出现了十分离谱的一幕。

一群小孩奶声奶气地高喊:

「大人们决不能让日本输于其他国家。」

「守护钓鱼岛、竹岛、北方领土。」

「安倍首相,加油啊。」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学校网站主页曾有安倍昭惠的致辞:

「道德教育出色,会培养出以日本人为傲的坚强孩子。」

而这才是一个私立学校受到政府首脑庇护的根本缘由。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2017年,这一新闻不仅在中国激起民愤。

日本本土的教育学家也对此大为斥责。

在野党更是借此严厉谴责,大作文章。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事件发酵后,首相急于翻页。

不顾手下准备的发言稿,自由发挥,把自己和夫人撇得干干净净。

面对这样的甩手掌柜。

高层只能帮着擦屁股。

他们要求官员上下统一口径。

以首相的发言为准,对真相矢口否认。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一个谎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弥补。

一层压一层,要求财务局的官员,连夜篡改文书。

按照首相的声明内容,逐个删改矛盾之处。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负责官员,向来忠贞职守。

可眼下,却被要求篡改文件,隐瞒真相。

他深感良心不安。

但为了不丢饭碗,又别无选择。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即使最后已经按要求完成任务。

他依然惶惶不可终日。

一直提心吊胆,担心事情败露

熬不过良心这一关,对自己一再苛责。

由于签了保密协议,无法向妻子倾诉内心的苦痛。

递上辞呈,也被领导拒绝。

最终,他精神崩溃,上吊自杀。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临死前,他特意留下了篡改文件的铁证

标注了每一处篡改细节内容的文档,以及揭露完整过程和涉事人员的录音。

但,仍旧无济于事。

上层短尾求生。

承认篡改过错,却指出是财务局内部所为,与首相无关。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民众不信。

政府启动地检特搜,开始对财务局进行强制搜查。

阵场浩大,全民关注,只为等候一个调查结果。

结果,特搜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全体不予起诉」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至此,案件结束。

因为没有切实证据,无人再敢公开质疑。

报道也无法刊登,媒体集体失声了。

同时,神秘部门开始着手降低事件热度,平息舆论。

很快,这个案子将会渐渐被大众遗忘。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但,偏偏有一个女记者,毅然选择逆水行舟。

在记者见面会上大胆发言,直指上层的伪善嘴脸。

为了一个真相,对高官围追堵截。

越是晦暗不明的事,她越是要彻查到底。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对抗公权的后果,可想而知。

上层四处施压,阻碍事态发酵。

甚至还恶意散布女主的「黑历史」,造谣女主是为了一己私利才出头。

还在社交平台蓄意煽动公众情绪。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说是「私利」,也并非空穴来风。

女主作为一名记者,一直有一个心结。

她的哥哥曾是一名政府要员。

谁知后来离奇生病,甚至无法开口说话。

具体的内幕不得而知。

但种种迹象表明,也是遭到公权胁迫。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女主从「地价门」中看出了两件事的相似之处。

渎职的高官,媚上欺下的公权。

她想抓住眼前的机会,披露千疮百孔的政界黑幕。

还自己的哥哥一个真相。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当然,这又不仅仅是为了私利。

她的哥哥,是一个奉公不阿的人。

因此才被乌烟瘴气的环境所不容。

她从哥哥身上继承了善良、正义的秉性。

希望能为那些和他一样的无辜者而战,合力扭转社会不正之风。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为了撼动公权,让调查重启。

锲而不舍地说服有良知的官员。

请求与受害者家人深入交流,想帮助他们上诉。

但意料之中,多次被拒绝,被误解。

她的公众形象被蓄意泼脏水后,已经很难获得普通人的信任了。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最后,靠着资深的媒体素养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她终于取得了案件突破。

受害者家属亲手交给她死者的遗书。

涉事官员也向她坦承了真相的细节。

这些一手资料被刊发于头版头条。

案件重新被开庭受理。

这一政界丑闻才能在今天被我们所看到。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本剧的主人公原型,正是现实中《东京新闻》的社会部记者,望月衣塑子

她是日本媒体界出了名的女斗士。

可以为了调查出一个真相,誓死不休。

她常常在政府记者会上,违反「一个记者提问只能有2到3分钟」的规定。

最狠的一次,是用了40分钟的时间进行了23次的提问。

记者会上不断举手发问的望月衣塑子
记者会上不断举手发问的望月衣塑子记者会上不断举手发问的望月衣塑子

如此的不考虑场合与氛围,也在日本网络上受到了两极化的争议。

但也正是凭借着这股拗劲,她才能将人们都已放弃的案件,重新推回到人们的视野。

为此,她甚至遭受了生命威胁。

望月衣塑子的纪录片《i-新闻记者》望月衣塑子的纪录片《i-新闻记者》

其实早在2019年,就有一部根据望月原作改编的同名电影。

与本剧为同一个导演,藤井道人。

由于在安倍任期内拍摄,话题过于敏感,许多女演员都推却了片约。

最后竟然是找了一个韩国演员沈恩京来主演。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在宣发期间,影片也受到重重阻碍,最后低调放映。

即便如此,它依旧获得了第4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奖。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此次,由网飞投资,导演不再差钱。

将电影内容扩充为一部六集迷你剧。

主演也请来了日本极具影响力的女星米仓凉子。

她也不负众望,将望月衣塑子身上的执着、激进,以及孤军奋战的痛苦与不合群,演绎得淋漓尽致。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除了「地价门」的主线外,本剧还穿插了不少副线,同样影射了各种政坛丑闻。

比如,日本政府承认地震赈灾款遭挪用。

以及,伊藤诗织遭性侵案件因「证据不足」中止搜查。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不难理解,为何日本民众对这部「自黑」剧集体叫好。

它不仅大胆还原了敏感的政治丑闻。

也传递了日本普通民众的心声。

「别把我们当笨蛋!」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此外,这部剧更具价值之处在于——

从更广的意义上表现出对现代媒体社会的隐忧,反思了纸媒时代落幕后,年轻人不关心时事这一普遍现实。

剧中还加入了一个兼职送报的大学生角色。

每天经手无数张报纸,却并不阅读。

获取新闻仅限于在手机上瞄几眼标题。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但一次意外,让他忽然意识到,新闻不总是遥不可及的现实。

剧中自杀明志的官员,正是男主的姨夫。

这使得他开始主动翻看新闻,试图发掘真相。

但舆论的真真假假,几经反转,让他迷茫不已。

信息爆炸的时代,真相的可贵由此被凸显出来。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因缘于此,他渐渐开始留心社会问题。

后来立志要和女主一样,成为一名为大众拨开迷雾的新闻记者。

他的职业理想是,写出能让不看新闻的年轻人也感兴趣的报道。

上岗后,第一篇报道就是关于疫情时期求职受挫的年轻人。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这一幕,无疑寄托了对未来新闻业的希望。

更激起许多年轻观众的共鸣。

无论是对新闻从业者,还是身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普通人来说,都意义非凡。

它以记者这一职业为切口,让我们得以重审周遭的社会环境和自我的良知。

也让我们再一次看清——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义,但人性本身总有转机。」

她以一己之力,扒开了这世界性丑闻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M1MTcyNQ==&mid=2657484534&idx=2&sn=e052e2d61d2d47bf9a9992deeb6fe796&chksm=8b9daff4bcea26e2bac904396a527bec21f9b5b884f02dc9edff4c4426ef81431dc111eaeee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