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是个传奇。
但其他版本的「乔布斯」,一多半是骗子。
在美国,就有个「女版乔布斯」。
大二时,从斯坦福大学肄业,在硅谷白手起家。
30 岁时,登上福布斯全球最年轻女富翁行列,身价超过60亿美元,公司市值最高估到90亿美元。
成为全球金融巨头簇拥的创业女神。
她,就是血液测试公司Theranos的创始人,伊丽莎白·福尔摩斯。
伊丽莎白·福尔摩斯(中)与克林顿、马云侃侃而谈起家魔幻,覆灭更魔幻。
2015年,《华尔街日报》曝光了她的公司内幕,核心业务涉嫌欺诈。
无数质疑席卷而来,她迅速跌落神坛。
今年年初,在接受了调查与审判之后,她在年初被裁定:
有四项欺诈罪名成立,将最高面临20年监禁和25万美元的罚款。

从名校学霸,到创业偶像,再到诈骗罪犯,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最近,一部新剧就以她的人生为蓝本,讲述了一个野心膨胀、迷失自我的黑暗故事。
《辍学生》
The Dropout

所有的成功,都源于一个简单的想法。
伊丽莎白的创业想法,听上去仿佛天方夜谭。
她声称发明了一台改变世界的机器:
只需抽取一滴血,便能迅速检测出上百项生理指标,从而及早预防疾病。

如此一项不可思议的技术,却让无数人真信了。
而且不止是盲目跟风的群众,就连一帮金融大佬、科技巨头,都被忽悠得团团转。
「女版乔布斯」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这部美剧《辍学生》正是为了揭露这个谜题。
饰演伊丽莎白的,是性感迷人的好莱坞「85花」阿曼达·塞弗里德。

故事从她小时候开始说起。
她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成为一个亿万富翁。
年轻时更是将乔布斯当作自己的偶像。
相信自己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当然,这种想法很多人小时候都有。
只不过在成长的挫折中,一点点被消磨殆尽,面对现实。
可伊丽莎白不一样。
首先,她是真学霸。
自小成绩拔尖,成功被名校斯坦福大学录取,还拿到了总统奖学金。

刚进大学,她直接找到业内顶尖的教授,交流课题。
解决了研究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破天荒地加入了教授的团队。

其次,她是真富二代。
父母两边都有着辉煌显赫的家族背景。
政、商、医,均出过不少杰出的人才。
而伊丽莎白则在优渥的家境和广阔的人脉里耳濡目染,早早就把科技和医学两大技能点点足。

不过,她高中毕业那年,不幸遭遇了家道中落。
公司破产,父亲失业。
这场变故,也让伊丽莎白对成功的追求更加执着。

最后,她是真拼命。
伊丽莎白对自己的创业家梦想,极其执着。
7岁时,她就试图设计一款「时间机器」。
虽然想法幼稚,但已经彰显了自己的野心。

中学时代,她就给自己定下了人生规划和工作模式。
每天努力读书,学到深夜,少睡觉,少玩耍。
目标只有一个,成为亿万富翁。

进入大学后,她更是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创新工作里。
而且想法十分大胆。
先是想创造一种贴片,能够同时检测与治疗病症。
之后又想出「一滴血检测」,直接检测出上百种病症。

不得不说,愿景宏大,也很吸引人。
再加上身边教授、工程师、父母的支持,伊丽莎白走上了所有成功创业者走过的老路——
从斯坦福辍学。
用学费来创业,成立了一家名为「Theranos」(诊疗)的公司。
她坚信,创业要成功,就得先退学。

剧情讲到这里,完全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励志故事。
但接下来的发展,却让伊丽莎白渐渐开始失控。
创业必须成功,这是她的人生信条。
但通往成功之路,需要无数次的测试、探索、研究。
一切,都需要投资。
可在没有获得研究成果之前,公司又难以筹到研究资金。
这,就是科技创业的悖论。

因此,所有的科技型创业,最后只剩下一条路——
画大饼。
先对老师画大饼。
用自己的优秀讨得老师的欢心。
再用老师过去错过的学生创业,击中老师的遗憾。


伊丽莎白用自己天马行空的大胆想象,不断挑拨着老师心中的下海梦。
最终成功说服他为自己的初期创业,保驾护航。

再对员工画大饼。
伊丽莎白将许多斯坦福的同学吸引到了研究团队。
不断地对他们贩卖理想。
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努力,让所有人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最后对投资人画大饼。
原型机还没有,不要紧。
核心技术还没攻克,也不要紧。
可行性分析还没完整,更不要紧。
唯一关键的是,意义重大。

她对风投大佬,大聊这个创意能带来多大影响。
不仅能打破两大血液公司的垄断,还能拯救无数美国人民。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行业变革跟人文关怀全都沾上了。
大佬一听,心动了。

不得不说,伊丽莎白的「画饼」能力实属一流。
饼画的越大,越动听。
但核心问题是,你得能做出来。
否则一切都是扯淡。
伊丽莎白虽然拿到了初期投资,但研究进展很不顺利。
直到路演开始前,手指戳烂了,也只有一次检查败血症的成功案例。

眼看距离成功就差临门一脚,她下了一招险棋——
她用唯一一次成功的数据,假装现场检测结果,成功骗过了在场所有人。
她用一张「PPT」让所有大佬相信了她「一滴血改变世界」的梦想。

如此一来,研究还未有成果,已经上千万资金到手,公司名声大振。
伊丽莎白这才彻底明白,包装,远比真材实料更重要。
她开始变本加厉,继续升级自己的包装。
早期的伊丽莎白根本没有CEO的样子。
穿着随便,话音轻柔。
这样的她带不好自己的团队。

于是,伊丽莎白给自己从头到脚换了副模样。
穿上黑色高领毛衣,模仿偶像乔布斯。
配上烈焰红唇,瞪大的双眼,极具威慑性。

另外,她还刻意压低声线,让声音变得浑厚低沉。
在她自己看来,那就是「成功人士的标志」。

最初,她志在改变世界,集结了一批有才能的人组建团队。
后来,她只想赢得名利,向更多人「画饼」才是她的手段。
「一滴血改变世界」,逐渐变成「改变她的世界」。
曾经踌躇满志的创业者,也彻底变成了利欲熏心的骗子。
《滴血成金:硅谷血检大骗局》详细揭露伊丽莎白骗局的《滴血成金》一书中,这么写到:
所有人都相信,她曾真诚地信仰一个愿景,并投身其中去实现它。但在「独角兽」热潮但淘金狂热中,在她全力以赴地追求成为史蒂夫·乔布斯第二的过程中,有那么一个转折时刻,她不再倾听明智的建议,开始寻求捷径。
在今天看来,声名狼藉的伊丽莎白是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
但也许她在心底深处,始终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她从一开始,就画了一张最大的饼。
并且,深信不疑。

她将原型机命名为「爱迪生」。
在科学历史上,爱迪生其实也算是个有名的「骗子」。
当年,爱迪生向大众表示自己研究出了白炽灯时,其实还没有做出来。
不仅演示作假,后来为了遮掩事实,还用股票堵住记者的嘴。

爱迪生有一句名言:
「假装,直到你成功。」
在此后的四年中,他真的潜心研究,将白织灯研究出来了。
因此,他的这套伎俩在后世广为流传。
只可惜,伊丽莎白只学到了前半句,却没做到后半句。
她根本没有想过,万一她不成功呢?

她几乎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宣传和推销上。
不仅拉来各行各业高管名流为自己背书,还动用一切手段为自己宣传。
长久以往,大家都相信了她的「一滴血改变世界」理念。
天才的故事,人们总是喜闻乐见。
人们相信,她就是医学界的变革者。

至于产品的研发,则遇到了各种无法攻克的难题。
一方面一滴血实在太少,根本无法完成检测。
另一方面伊丽莎白执着于小仪器,而复杂的血液检测根本无法完成。
《滴血成金:硅谷血检大骗局》为了向大众掩盖这一事实,伊丽莎白在「造假」的路上越走越远。
比如机器根本完不成承诺的几百项检查。
于是他们购买西门子的机器验血,欺骗消费者说是「爱迪生」验出来的。
《滴血成金:硅谷血检大骗局》再比如一滴血检测量不够。
他们就会在血液中兑水稀释血液。
这离谱的操作,一看就知道错误率极高。

但伊丽莎白根本不在乎这些手段。
她始终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一定能够改变世界。
自己在做的,一定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
因此,那些跟她交流过的人都会被她的「真诚」打动。
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政商大佬。
只因为,她太有自信了。
她全身散发的强大信念,让人难以发出质疑。

只可惜,她奋斗的事业根本不是电灯泡那么简单。
而且这项工作,与人类健康生命息息相关。
所以在骗局揭露后,大家才对她如此的深恶痛绝。
伊丽莎白以为自己在做善事,实则正伤害着自己想保护的那些人。

由于伊丽莎白的故事过于魔幻,过于惊人。
《辍学生》并不是唯一一部由该事件改编的影视作品。
之后还会有「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出演电影版。
整个故事的重心不仅是关于伊丽莎白这个人。
更是关于那个疯狂的科技创业时代下,追逐虚荣的幽暗人性。
人类喜欢天才,渴望奇迹。
但比起「奇迹」,我们更该警惕那些披着奇迹之名的可怕骗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