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莺莺传》读书笔记

(2013-11-25 22:52:18)
分类: 文学

《莺莺传》所描述的是一段书生张生和出生高门的娼妓崔莺莺的爱情事,小说情节催人下泪,但也值得后人深思。有的人认他们爱情的悲剧是因为张生对莺莺的利用,因婚得仕后的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有的人则认为是他们的性格差异才导致他们的悲剧;有的人则认为一切归因于社会风习。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

在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的产生了这样一种纠结的情绪:为什幺莺莺在一开始不接受张生,反而有点讨厌他,但是在后来的诗词表达中,又委婉多情?在整部作品都读完后,我才了解到某种程度上是传统社会的封建礼教所致,因为名门出身的大家闺秀必须懂得洁身自好与保持矜持。但同时也因为莺莺的性格使得张生产生疑惑心理,疑惑没得到恰当的解决,从而变成困惑,最后酿成悲剧。

文章当中提到,张生与崔莺莺第一次相识是在“ 普救寺”中因兵灾张生救了崔氏一家崔母为了表示感激设宴答谢并命弱子幼女以兄长之礼拜见。莺莺第一次见到张生的时候是“双脸销红而已”,由此可以看出,莺莺在矜持的外表下其实是对张生一见钟情。然而考虑到自己的家世,不得无理,不得放肆。所以只好掩盖自己内心的激动,掩饰心中的情感。莺莺是作为冷美人的形像出现表现得极为矜持对陌生男人似乎有一种本能的防备“凝娣怨绝” 的背后包含着对母亲使他见陌生男人的埋怨。这种矜持与防备使她没有回应张生寒暄,使得张生吃了闭门羹既想表达自己的好感却又无隙可乘。张生“ 自是惑之” 此“ 惑” 既是张生双眼为美色而迷惑又是心中难解女人情思之困惑。从此这种困惑就一直没有消除反而与日剧增。

莺莺对张生的爱情是明确的,但至于张生,他对莺莺的爱情让人有点琢磨不清。但在读过通篇文章之后,我可以肯定,张生应该是爱着莺莺的,在文中的开头就有交代,张生是一介书生,在封建社会里,书生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就算是穷酸,也是心高气傲的。而崔莺莺是第一个让他对女子产生好感的人,并且是主动追求的。但是在他们爱情的漩涡中,莺莺前后表现的对比是让张生害怕,甚至是恐惧。因为在当初莺莺的矜持让张生感到无望,自信心一定程度上也遭到了打击,但在之后,面对莺莺的主动投怀送报,张生感觉到脊背发凉。张生认为此女子说一套做一套,外表是个矜持的大家闺秀,内心却放浪不羁,如此大的行为反差,其实是让张生无法接收的。在张生去长安之后,他以莺莺长得漂亮,容易红颜祸水为托词来拒绝莺莺,其实是张生从小接收封建制度的教育是难以接受莺莺的行为的,与其日后祸害,不如早些放弃。

《莺莺传》的爱情故事以悲剧作结,让人落泪,更让人产生无奈。我不得以把如此的悲剧爱情归罪于古代的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的传统礼教让人难以找寻自己真正的爱情,当莺莺嫁了人,张生娶了亲,张生再回去看一眼莺莺的时候,莺莺写了一篇断绝关系的诗。读者可能认为莺莺有些绝情,但是没有人可以理解莺莺心里的苦衷,那是一种无奈与悲哀,她在心中埋怨张生当年的绝情,却碍于情面不愿意让张生见到自己现在的容颜,她想把最美好的时刻停留在彼此的爱情里。

他们的爱情是凄美和绝情的。我不太赞成他们的恋爱方式,但是却也能感觉到他们彼此之间的无奈和悲哀。封建制度下的统治葬送了无数青年男女的爱情。令人痛惜,也令人深思。在现如今开放的社会下,不再被封建礼教的影响下,我希望天下有情人都终成眷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