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瑞云】《哈佛医师养生法》之生机饮食和发酵食品

(2012-10-13 19:56:07)
标签:

健康

生机饮食

分类: 书架

http://s8/middle/70ab16ebgcbef823f31f7&690

許瑞云醫師原本主修運動神經學,因為對營養學及如何維持最佳體能狀況特別感興趣,因此繼續攻讀營養學和流行病學碩士,畢業後又至波士頓大學轉攻醫學博士,並在哈佛大學附屬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之後成為哈佛醫院的主治醫師及哈佛醫學院講師。她於二○○八年回台,目前花蓮佛教慈濟綜合醫院慈濟一般醫學主治醫師,并担任台灣素食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許瑞云醫師除了西醫外,也接觸中醫,進而研究自然療法、能量醫學等不同領域。她鼓勵人們以多重角度來思考健康和飲食的問題,並且要時時懷抱著感恩的心。她也期望藉由本書,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活得健康快樂,遠離煩惱及病痛。

生機飲食也會吃出問題?

生機飲食,在台灣向來是個爭議頗大的領域。很多人因為生機飲食,治癒了難纏的疾病,但也有很多人因生機飲食而吃壞了身體。在我所接觸的病人中,很多人因為不懂得吃生食的正確時間,加上過量,以至於身體變得很寒,病痛一大堆。

 

我在美國時有位女病人,是個四十歲出頭的高級知識分子,平日相當重視養生。她聽說生機飲食好處很多,於是要求全家人一起進行生機飲食。沒想到,她生食了一段時間,胃脹氣相當嚴重,身體時感痠痛,體力也較差,氣色不好還很怕冷。

 

當她來做健檢時,是大雪紛飛的冬季。她跟我提到她的經期不順,我檢查了她的荷爾蒙,並沒有發現停經的跡象。於是,我和她聊起日常飲食,一聊之下,才知道她每天早上習慣將十幾種蔬菜水果及堅果打成精力湯喝,我告訴她:「吃生食要配合季節、天氣以及自己的身體狀況,吃得太寒反而不好。」同時,請她減少精力湯的量,一次只放兩、三種食材並加上暖胃的香料。譬如,一種水果加一、兩種菜,再加點薑(或薑黃)、泡過水的亞麻籽或堅果,而且只在中午食用。幾個月之後,她再回診時,氣色好很多,也不像之前那麼怕冷。

 

基本上,我並不建議生食,因為人體的胃喜歡溫暖的食物、而非冰冷的食物。任何古老醫學,包括中醫及印度醫學,它們都不贊成生食。印度的阿育吠陀提到 prana(火),中醫也講氣,意思是胃裡要有能量。吃生冷的食物,會降低胃的能量;越吃越寒,身體很容易出問題。尤其,在不對的時間吃生食,身體很容易變寒,缺乏元氣與火氣。

如果非得吃生食不可,提供幾個建議供讀者參考。

 

正午時間才吃生食

有些人一大早起床就喝冰涼的精力湯,午餐、晚餐也都以生食為主,身體因為太寒,臉色也顯得很不好看。其實,生機飲食要看身體的狀態,調整吃的時間及吃的方法。如果身體容易怕冷、常腹瀉或是舌苔很白,這些都是身體較寒的傾向,並不適合吃生食。

如果真的非採取生機飲食不可,建議在正中午吃。因為清晨、傍晚的時間,剛好是氣候轉換的時刻,早餐、晚餐不適合吃生食。同時,也得視季節、當天的天氣,來判斷是否可以吃生食。譬如,夏天非常炎熱的時刻,只要經過退冰的程序,早上也可以生食。然而,就算是炎熱的夏天,如果下雨、天氣有點涼,中午時分還是吃熟食對身體比較好,也較容易消化。

此外,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生食。真要吃的話,只喝單一的水果汁或蔬菜汁就好,不要喝蔬菜及水果混合打成的蔬果汁。因為水果較易脹氣,最好避免兩種以上水果混打成汁,蔬菜則可以混吃,譬如:菜、紅蘿蔔或甜菜根,可以混吃。

 

祛寒的方法

生食易使身體較寒,記得要加一些老薑、枸杞、堅果或辛香調味料,或是熬一鍋能量湯(用老薑、帶殼的龍眼乾、紅棗或黑棗、黃豆芽,加上小火炒過的糙米一起熬湯三十分鐘,只喝湯,可熬煮三次。)等一起食用。且最好選擇中午時段,一天一餐生食即可,進入秋冬季節或是遇到陰雨天、大冷天,最好不要生食。幾種常用的辛香料包括薑黃、丁香、胡椒、辣椒、肉桂、大小茴香等溫熱的東西,但身體屬虛熱、實熱的人不適合吃。其中,薑黃是一個很好的抗發炎及抗氧化劑,丁香也具暖胃的效果,但是胃潰瘍、胃躁症、腸發炎者不適合使用丁香。另外,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也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小茴香有抗潰瘍、鎮痛等功效,但它較易發霉,食用時需特別注意。

 

清洗蔬果妙方

若要生食,清洗過程要特別留意,需將有可能沾附在果皮及蔬菜中的細菌、寄生蟲、黴菌等清除,否則很有可能引起感染。若打算不削皮就吃下整顆水果,建議用過濾可飲用的水,將蔬果 一葉一葉、一粒一粒的分開洗乾淨,因為用自來水洗過的蔬果,氯就會附著在蔬果中。建議免疫系統較差的人或化療中的人,必須用滾水很快地燙過蔬果,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式。

 

適可而止,不可過量

生機飲食的好處在於食物的營養不會遭到破壞,缺點在於身體必須代謝那麼大量的金屬、礦物質和維生素,反而是個沉重的負擔。很多人一天三餐都採用生機飲食,不但太寒,維生素、礦物質也超過攝取量,身體器官既要吸收、又要排出多餘的營養素,是不是太折騰它了?而且,有些礦物質排不出去,留在身體裡也不是一件好事。我曾經看過某些人越吃臉越黑沉,有些女病人的月經甚至因此停止;也有人只吃生機飲食,可是還沒上年紀就得了癌症,這都是吃太多偏寒冷的食物。最好學會觀察自己的臉色,適時調整,並不一定吃多就是好。

社會上有個迷思,很多人宣稱是靠著生機飲食治癒疾病的。但是,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生病的人,除了重新檢討自己的飲食以外,他們的作息、睡眠、運動和心靈也做了很多的改變。因為這些生病的人開始大量閱讀,開始檢討自己「我的身體為什麼出了錯?」他們捨棄了大魚大肉,選擇了少污染、少加工的食物,再搭配早睡早起、運動、減少心理壓力和思想障礙、心存善念,讓身體回復到他們原本需要的狀態,身體才慢慢痊癒。

因此,與其說是生機飲食治癒了難纏的疾病,倒不如說是這些人已經深切地體認到「身體的需求」。他們的心念改了,摒棄過去那些引來疾病的錯誤生活方式,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讓身體自我修復的能力發揮作用,疾病自然遠離。


原文網址: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06846#ixzz28jrFz1Rw


 

發酵食品有益身體健康

有一次,我去看一位病人。她吃素很多年,可是她很喜歡吃醬菜,平常就只是以飯配醬菜,看得我連連搖頭。正確的飲食應該要吃新鮮的蔬果,如果有保留青菜的考量,建議可以泡菜取代菜乾。因為泡菜在發酵的過程中,可以產生有益菌及維他命B12,對人體很好。

 

很多吃素者,容易缺乏維他命B12。有一位老人家吃素吃了二十幾年,有一陣子還出現失智的症狀,常找不到回家的路。後來,我幫他測維他命B12,發現數值過低,於是請他多補充維他命B12,三個星期之後,他不再健忘,顯得很開心。

 

食用發酵過的食品不但可以補充維他命B12,其中的有益菌對身體也很有幫助。像有機納豆、有機蔭油、有機味噌、天貝、泡菜、回春水、豆類優格……等,都是好食物,不但營養較高也較容易消化,非常適合孩童及老年人食用。以下提供幾種自製發酵食品的方法,不論是否吃素,都很適合食用。

 

甘蔗水

放在室溫中一到三天即可發酵(視室溫而定,天氣熱只需一天),可產生很多有益菌,有點微酸。

 

泡菜

取一顆高麗菜,切成一半。一半用果汁機打成泥狀,與另一半泡在一起悶個一、兩天,它會開始發酵變酸,製成後放置冰箱兩星期內食用完畢即可。

 

回春水(有點寒,適合溫暖或熱天喝,冬天不適合)

1.選沒有處理加工過的小麥(wheat berries),最好選有機農場栽種的小麥。小麥分春麥和冬麥兩種,冬麥礦物質高,營養較好,但發酵較慢一點,各有所長,任選一種。

2.小麥洗淨放在玻璃瓶或瓷碗裡泡水過夜。水需使用過濾水,去除金屬和農藥的汙染。

3.第二天將水倒掉,用蓋子輕輕覆蓋著碗口,發芽一到兩天(視室溫而定,高於25一天即可,否則放個兩天),然後加入2倍的水(一杯小麥芽、兩杯水)放在室溫24小時即可飲用。

4.第二次加水,再重複3.的步驟,可再飲用一次。所剩小麥可當作酵母發酵,譬如:將小麥打成泥狀當作發酵麵糰做麵包,或是做麵餅皮。

 

豆類優格

豆類優格是一項很好的有益菌來源,有益菌可維持腸道健康,防止病變。尤其是吃較多肉類的人,或是施打抗生素後的病人,有益菌可以幫助腸道增加好菌、減少壞菌。做法如下。

1.將傳統的黑豆或黃豆,浸泡一天或過夜。

2.浸泡過的水需倒掉,不可食用。接著,將豆類煮熟,並使用果汁機將豆子打成汁。水的分量視自己食用優格的口味而定,如果喜歡吃稠一點,水放少許。若想吃稀一點的優格,水就放多一點。

3.使用燜燒鍋將豆汁煮至42左右,加入一包買來的有益菌種,放置六到八個小時即可。我自己在製作時,都是拿著溫度計在量的。因為4043的溫度,最有利於有益菌的生長。若溫度很難控制,盡量不要超過45,有益菌應該都還能存活。

4.味道有點微酸,怕酸的人可加一點糖蜜。

5.製作完成的優格,放置冰箱冷藏,七天內食用完畢。最後,可留下一點當作下次製作的菌種。


原文網址: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06844#ixzz28jtMDN3U


吃對食物 更要吃對時間

避免含鞣酸食物

鞣酸(tannic,又名單寧酸)。鞣酸多存在於茶,或柿子、葡萄、石榴、梨、山楂等水果,若喝茶或吃水果時感覺澀澀的,那個澀味就是鞣酸。以成熟的柿子來說,鞣酸多半集中在柿皮上。若是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多半集中在果肉,這也是吃未成熟的柿子口感特別澀的原因。

鞣酸如果和肉類一起食用,會產生一種鞣酸蛋白,使得肉類裡的蛋白質凝固,讓消化系統變得比較慢,有些人甚至會產生便秘。在傳統的農民曆上可以看到,柿子不適合和蟹一起食用,因為柿子和海鮮或肉類一起食用時,容易產生消化不良。此外,柿子和蟹都是寒性的食物,對於體質偏寒的人來說,應該盡量避免。這個道理,我們的老祖宗是早就知道的。

 

鞣酸不是只有影響到肉類或海鮮的蛋白質而已,包括蛋、乳製品及豆類等蛋白質都有影響。

鞣酸也會阻礙人體對於鐵質的吸收。茶葉裡含有鞣酸,譬如:紅茶有5%的鞣酸、綠茶有10%的鞣酸,對於喜歡喝茶、尤其是喝濃茶的人來說,鐵質的吸收容易受到阻礙。熟普洱茶及藏茶的鞣酸含量是相對低的,比較不必擔心。如果經醫生診斷患有缺鐵性貧血的人,應少喝綠茶。

 

我曾有個四十多歲的男病人,平時就相當注重養生,結果在某一次健檢時發現有貧血的狀況,進一步檢查確定是缺鐵性貧血。為了慎重起見也做了腸胃鏡檢查,一切都正常。我懷疑是飲食可能出了問題,細問之下才知道他幾乎吃全素,而且聽說綠茶對人體有益,因此餐餐都喝。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他身體的鐵存量也慢慢降低,以致產生缺鐵型的貧血症。

對於成長中的孩童、經期的婦女、孕婦等對鐵質需求較高的人來說,應多加注意。至於男性或停經後的婦女,較無這方面的考量。不過,大量飲用鞣酸含量高的茶類,容易引起胃不舒服,應盡量避免。

 

早餐最好吃鹼性食物

我們人體在睡眠時,會製造很多的二氧化碳,經過一夜的代謝後,身體偏酸。所以,醒來的第一餐一定要吃鹼性的食物。台灣人最常當作早餐的燒餅、油條、豆漿、蛋餅、麵包、漢堡、三明治……等,都是酸性食物。如果作為一天開始的早餐就讓身體酸化,試想,一整天的精神怎麼會好呢?

 

以我自己來說,我早上起床以後,會先喝一杯好的普洱茶暖胃(普洱茶較不傷胃,可空腹喝,而且是鹼性的),打坐及暖身運動後,再準備吃早餐。

 

以下幾種鹼性食譜,當作早餐的參考。

1.小米粥,加上海苔、芝麻粉,或是啤酒酵母粉以幫助消化。

2.蔬果汁,天氣較冷時要記得加薑黃。冬天最好不要食用。

3.紅豆蓮子湯。

4.番薯或番薯粥。

5.糙米粥,及新鮮的蔬菜、堅果、海帶等。

 

原文網址: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06845#ixzz28jsQWlp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