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坚持(消磨在练习场的日子)
(2011-11-27 19:43:16)
标签:
练习场铁杆眼中有球心中无球球杆的重力球杆的运行轨迹杂谈 |
分类: 高尔夫运动篇 |
现在高尔夫球爱好者真多,特别是周末,一看停车场里面车的数量,就知道练习场的打位肯定是被占满了。
今天下午天气不错,不冷。 中午十二点半左右到的练习场,一共打了五百个球,全部是铁杆的练习。
刚开始的时候拿四号铁,昨天才隐隐约约找到的“感觉”好像突然又没了,于是干脆换成了短杆。尝试不同幅度的挥杆。
练球还真是有用的, 因为每次练球都能有点心得体会。
今天的心得来自短杆:
根据昨晚看的视屏教学,仔细体会了一下其中所提到的“球杆的惯性”。
以前打球总是有意无意地双臂用力,这样的结果是大多数的短距离劈起球并不能按照想像的方向飞,而是忽左忽悠。今天做到了两点(一)在转肩的过程中,维持双臂和双肩连线形成的三角形,不是用手臂在“抡杆”
(二)在作出半挥杆等动作的时候,下杆的时候刻意地依赖球杆自身的重力,而不是双臂和手腕用力。以前是用双臂手腕“找”球,现在“眼中有球,心中无球”,
就让球杆的重力带动球杆自然下落,球杆的运行轨迹就不会被人为地改变。
整个下午短杆击球的结果自然是相当的好。
可能是因为活动开了缘故,接下来换了不同的铁杆,从四铁到九铁打得都很顺,这两天所体会到的“用身体打球的感觉”又抓住了。
看来还是用通过不断的练习加以巩固。
不断地受到一个问题的困扰。 那就是很难确认每只铁杆的击球距离。
除了将球击到五十码标志处能看得清楚之外,由于逆光的原因,超过了就一百码很难看清楚到底自己的球到底是落在了哪里(可能是一百一十码,也可能是一百三十码)。况且即使球落在了五十码标志附近,可球一般还是在滚动的,这要是在果岭上面应该是停不住球。所以即使自己很有信心在练习场每次都将球打到五十码处,但可能相应的挥杆幅度在球场上就会打大。
一时半会儿没想到解决方法,可能要多打几场实战,才能逐渐摸清楚自己的击球距离吧。
一直坚持练球,一定会有进步。天道酬勤。
前一篇:练球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