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球杆的选择

标签:
体育迈达康建外铁木杆球杆 |
分类: 高尔夫运动篇 |
北京今天真冷啊!绝对是今年最冷的一天了。
球杆早就擦拭好了,套上杆套,球包一直放在床前,时不常拿出来摸摸。
刚才看到一篇“白菜她哥”的《关于选择铁杆和杆身》的帖子,真专业,不过一半以上的内容没看懂。
趁着老婆孩子睡着了,把以前的球杆都拿出来了,对照着这篇文章仔细看了看这些球杆,结果.....,
还是没看懂。
关于铁杆的选择,我好的经验没有,惨痛的教训倒是很多。
下面这张图是我的第一套铁杆,2006年款的Callaway的Big
Bertha。2007年在建外SOHO办公楼里面买到的假杆。实话实说,当时真不知道还有真假之分,还就真以为一套杆也就一千多块钱呢。
这套铁杆是碳素杆身,一号木已经在练习场打折了(惊出一身冷汗)。三号木和五号木也都打瘪了。
就还是这套铁杆还能用。
还别说,这铁杆我当时打起来还傻好儿的。 七号铁又直又远又高。
飞行轨迹特别的有“品位”。
下面图里面的是我以前就职的公司为了取悦客户,在外面定制多套假杆。
我自己也给自己弄了一套,基本没怎么用过。 等着送给需要假杆练球的人。
下面图片里面的球杆那可是如假包换的真杆了,
是我的第一套正式的铁杆。也是我截至2010年为止的制式武器。问题是我买这套球杆的时候,没有人告诉过我,凡是加上Tour这个字眼的球杆,一般不是给我这种初级球员用的。
后来听别人说这款球杆不好打。
迈达康的销售介绍的时候说,这款铁杆具有Burner家族的球速和距离,低重心,更具操控性的薄杆底,极佳的可操控性。即使击球偏离中心,也能获得较远距离(广告词)。
通过两年的不断实践,我终于发现,这家伙肯定在胡说八道。
每次偏离重心,的确可以获得较远距离,不过球是在旁边的球道,或者水里。
下面这款就是我所有球杆里面最稳定,最值得依赖的铁木杆了。
距离大约180-190码,
因为长铁4/5/6我都心存恐惧,所以距离小于180的话,我都是抽出7铁,宁可打两杆。今年有一段时间,这支铁木杆一度出现拉左的现象,不过后来就好了。
还是去迈达康闲逛的时候,想着一只五号铁木杆。来弥补150码至180码之间的距离空白。当时2009年的时候自己不懂啊,哪里知道球杆的大小不是按照“三号”
或者“五号”来分的(真的不知道不同品牌的球杆,即使都是三号铁木杆,也是有差距的)。
结果就是我买了一根XX10的五号铁木杆。
极其郁闷的是“Burner的三号铁木杆”和“XX10的五号铁木杆”之间就差“两度”。一个17度,一个19度。
这两只杆基本没什么差别。 XX10打好了能达到200码的距离。 问题是我从没打好过。
(这只杆闲置不用中)
终于登场了。 下面的Callaway
Legacy铁杆是我替老婆给自己买的生日礼物。还是在迈达康买的。 锻造的就是不一样, 摸起来象缎子一样光滑,
只用她上场了一次,击球的感觉的确比铸造的铁杆来的轻柔(没有震手的感觉)。 两年来第一次使用了4铁。
虽然拉左,但是起球的感觉和飞行轨迹都很好。
我挥杆快,但是我还是买了碳素杆身,硬度是R。
现在拉左的问题,可能就是我转身太快的原因。人家说挥杆快的人应该用钢杆身,重量大些。 但是我觉得太沉了,挥起来费力,
不如现在的碳素杆身容易控制。 练习场上也好用。
现在每天回家都摸摸杆头,爱不释手啊!
根据我的惨痛经验,这种可调节的功能可以说是毫无用处。
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我下一个开球将是向左旋还是向右旋。
最后听了美松崔教练的建议,放弃了这个功能,就按一种重心配置,还是改自己的姿势是硬道理。现在我开球几乎没见过向右旋转的情况,
大部分情况是拉左。
其实在买新铁杆(Legacy)的时候,认真纠结过是否换一号木。
毕竟MP600已经是两年前的品种了。 现在这么多新科技出现.....。
最终没有换,内心深处的良知唤起我那一点点的自知之明,“真的不是球杆的问题.....”.
在今年打最后一场球(乡村)之前的晚上,仔细擦拭了一号木,心里说道:“放心吧,不会放弃你的”。结果第二天上场,一号木杠杠的。
唉!
真的不是杆的问题啊。
刚买来的时候,用十次,十次击球失败(都是果岭附近的关键球)。
被打入冷宫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今年重新启用。 由于掌握了技巧,非常的顺手。 甚至两三次40-50码外直接打进球洞。
打开杆面以后击球,前面即使不远处有棵树,也能从树上飞过。
另外,因为是锻造的,用过一段时间以后,表面看起来颇有一番“沧桑感”。
这也许就是很多人说的锻造杆的“魅力”。
希望明年把上面那套Legacy也“磨练”出来。
年终感言:
打不好,真不是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