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城》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孙晶老师执教)

(2011-02-25 21:14:50)
标签:

教育

分类: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城》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孙晶老师)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预习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了解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的情况,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进行指导。

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

二、浏览全文,梳理顺序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读后交流,梳理文章脉络。

三、重点感悟,加深体验

(一)感悟长城的雄伟气魄。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读中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2.通过品读 蜿蜒盘旋等重点词语,借助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想象出长城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绵延万里的壮美景象。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二)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1.默读第二自然段,图文对照,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2.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

(三)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诵读涵泳中静心感悟。

2.品读重点词句,展开联想,体会修筑长城的艰辛。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读中体会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读中抒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回归整体,抒发情感

1.画面欣赏《长城风光》。

2.抒发情感,赞美长城。

第二课时(简案)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一、回读全文二、指导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会写的字。重点指导嘉、隔、慧三个字的书写。

2.练习书写13个生字,教师提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及时展示学生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三、拓展延伸展示、交流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四、小练笔赞美长城。

 

[课堂实录]

长城上课前,我们先来聊一聊,冰心奶奶说读书好,读好书。你读过什么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们就去游览雄伟的建筑那就是万里长城。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长城,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一起读一遍。

读课题

读得真好,打开书,课文都预习了吧

预习了

先看看课文中的这些词,自己先小声地读一读出示课件上的词。

生自由小声读

这里面觉得哪个词语不太好读需要给大家提醒一下。

瞭望的瞭

对,刚才我听到大家读瞭望指导读瞭望

还有哪个词不好读

血汗的血指导读血

你们发现了吗,第三行的词都含有一个多音字指导读词

还有哪个词不好读

我觉得屯不好读。

指导读屯

什么是屯兵

就是在堡垒里兵都聚集在那儿。

说得很对,屯兵就是兵都驻扎在那,易于防守,这样的地方就叫

堡垒

非常坚固。堡垒的垒怎么写,来跟我一起写,上面的撇折点要写得匀称,下面的土要长才能稳,你看多像叠土成墙的样子

写完垒,我们再一起响亮地读一读这十个词语。

生读词语

这十个词一会儿学习课文时再边学边理解。

读得非常好,这些词意我们一会边读课文再理解,下面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哪些情况

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把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还做了记号,这说明认真了,思考了,非常好,通过读书你知道了长城的哪些情况我知道了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

长城有多长你知道了,还知道了

长城是用石和方砖垒成的

你读书非常细心,你呢

生;我还知道长城顶上特别宽

你也是细心的孩子

我还知道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伟大的奇迹

我知道长城修在八达岭上

孩子们,你们发现了没有,其实作者在介绍这些内容时,是按一定顺序的你发现了吗

它的顺序是从远到近

从远到近,对了,板书从远到近,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第一自然段第一小段话远看长城有个远

这是远,那近呢

生:…… 没关系,细细地找一找你找到了

就是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看着非常明显,就是近处看

有道理。还有吗

生;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近看长城就比远看要清晰一些师;多有道理啊,作者是在从由远到近地看长城。(板书)除了看到的,作者还写了他——你说

还有他想到的

从看到想,咱们就按作者的这个顺序,我们先一起去远看长城,那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像

生读

远看长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很长

很长,就把这种长的感觉读出来。

生再读

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知道有多长吗

生:…… 师:二十多年有一个叫XXX的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来,读出我们的惊叹。谁来读,就读写长的这一句生读师令人惊叹的长,还有谁来读,请你生读

真是万里长城万长,全班男同学我们一起读。

男生读

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觉得它怎么样

长城是弯弯曲曲的

感受到了它的形状,还有

生:感觉它很雄伟,像一条龙师:你是从这句话感觉的吧,来,就读读这句生读师崇山峻岭,那是怎样的山啊

一座座连起来非常高非常雄伟的山

连绵不断的

生:就是高高低低的师:把你的高高低低的再换一词来说生:这叫连绵起伏师崇山峻岭还是什么样的山

非常高

高大陡峭,这就是崇山峻岭,这长城就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下有气势吧

想像一下顺着连绵起伏的山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

一下高一下低,一下转过来,一下转过去。

生:非常险要,是悬崖峭壁师还有吗

生:非常雄伟师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

生:很陡峭师是山陡峭随着起伏

很美

姿态真美啊,同学们想不想看看。

师放课件演示长城

你们看顺着山势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峰,他就直上云天,遇到峡谷他就俯冲直下,他时而盘旋……这样的姿态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一起告诉我

蜿蜒盘旋

对,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多美呀,多有气势啊,谁再来读读第一段,就读出这种美,这种气势。

生读

谁能读得比她更美,更有气势找个男孩子一男生读

美中有气势,来,同学们一起读。

好一条东方巨龙,我们走近长城好吗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看图,看课文中具体介绍了长城的哪些地方在图上把这些地方标出来。静静默读。

好了吗

好了

师:谁上来,指给大家看,带上书一生上台:这是一个城台的垛子,主是城台,师同学们,她标的,是课文写的一样吗?这些设置有什么作用吗?你读出来了吗

射口可以用来射击

瞭望口是瞭望远处用的

查看敌情

城台是屯兵用,

对了,屯兵还可以——

还可以把备用的枪枝放在里面

看书,除了屯兵还可以

生:互相呼应师你看既能屯兵又能呼应,真是一举两得,还读出谁的作用

生:垛子可以当防护墙师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同学们读懂了它们的作用,同学们你们看——指着图,从瞭望口建敌情,城墙之间可以互传信息,驻扎在城台里的士兵可以迅速跑到城墙,从射口有力的射击敌人,你看有长城在,敌人能打得进来吗?这样的长城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难攻

坚固

高大坚固

好词

天衣无缝

想得很周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同学们,长城就是这样用他那高大的身躯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板书)千百年的岁月过去了,历史的销烟已经散尽,但青山依旧在,长城依旧在,为了一睹长城的雄姿,成千上万站的在长城上,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城墙上的条石,作者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想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自己读,读好后,你可以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再反复读一读,可以放声地读。

生读。

谁来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那句话。请你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

从这句话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劳动人民建筑长城时很艰难

师:修筑长城非常得难,同学们也来看看这句话从哪里你看出了劳动人民难我从一步一步体会到的,那时山非常陡峭,他们又要背着山石

多么艰难的一步一步,还有哪读出了难

两三千斤重,我们一个同学才五十多斤,三千斤重,那不累死了

两三千斤重,大概是我们全班五十个孩子体重的总和。多难搬啊,你还从哪里看出了难

从数不清读出难,下面说一块有两三千斤数,那条石数不清

师:数不清的条石,多重啊生条石压在肩膀上,山这么陡峭,每一步都非常艰难

这字里行间都写满了难。你还发现了

就是陡峭。条石特别重,压在身上就特别大的压力,山还很陡峭很容易滑下去

沉重的石块,还有陡峭的山,真是无法想像的难

没有车,没有起重机。都靠劳动人民的肩膀,十分的艰难

师:没有车,没有起重机,劳动人民修筑长城多难啊,还有什么地方能读出难还从一步一步看出来。两三千斤重就等于五十多个孩子,还有无数双手,无数个肩膀,他们一步一步的修过来,还要接着来铺

还有新的发现吗

抬上这个词可以说明,因为当时没有机器,只能用手,抬上去是很重的

从一个抬字感受到了,还有

还有靠着无数肩膀,无数的手,无数看出很难……很多人为建筑长城付出血汗。

还有新发现吗

生:我从数不清看出师:真是困难重重,来,把我们体会到的送到这句话中。你来读生读师尽管困难重重,长城还是修筑成功了,那是一种怎样的劳动,透过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段话,边听边想象。

师范读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了有很多人受伤了

我仿佛看到了许多人从陡峭的山掉下来摔下来

我看到了很多人最后被压死了

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我看见了他们抬着条石无奈的低着头,我看到了那些人民为了长城都累死在长城脚下。

一块石头那么重,劳动人看到血汗,一块石条这么重,怎么办,

生:我还看到监工在打民工师这种劳动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年累月的劳动,请你读生齐读

这样的工程也不是一段两段,而是绵延万里,一起再读齐读

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拿起书,自己再读读第三自然段。配乐指名一男生读课文。

我们的祖先用,留下了这笔光辉灿烂的遗产。欣赏媒体——长城

此刻,你面对长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长城我爱你

长城我为你骄傲

生:谢谢祖先们师谢谢你

长城你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

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世界(出示课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登上了长城,他情不自禁的赞叹——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师:俄罗斯原总统赞叹说生: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这样大的工程师以色列前总统说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赞叹:生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同学们,长城的故事说不完,长城的历史道不尽,如果你还想对长城有更多的了解,你可以点击屏幕上的网站,这节课就上到了,下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