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文转自爬行天下游蛇分版,原文作者爬天会员“我决定抹口红”,再次表示感谢~~图片均为原作者原创,转载请著名!
注:橘色字体为本人看法,并非原文作者
接下来就是正文了:
缅蟒和眼镜王蛇至今没在野外碰到过,用动物园的充个数。学名就不转了。因为水平有限,某些种类还不知其名。有几张图质量不行,大家将就看吧。以下为白话文。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及国有林以山地雨林.季雨林类型为主。一般从5月至10月为雨量充沛期,11月至翌年4月为少雨期。海拔700米左右的低山河谷雨林到海拔1600米左右的中高海拔气温明显相差3℃至4℃。正常情况下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极少出现霜雪。由于海拔落差而分割成不同类型的生态链。
记得在十年前只要到乡下的田坝周围一天随便可见几种数量较多的蛇类。比如过树蛇·渔游蛇·红脖颈槽蛇·灰鼠蛇,如果专门找得话,一天见到十几条很正常。现在一星期能碰见两三条也是很幸运的事。本地1000米左右海拔山地一部分地区长期种植橡胶树,庆幸得是一些蛇类及其他两栖爬行动物已经适应橡胶种植林的环境。但近年低海拔平坝兴起的香蕉种植地由于需要经常大量施用化肥而导致水质污染,对主要靠多水环境生存的两栖爬行类种群有一定影响。感受到一直以来本地人对蛇类相关的利用并不是很热衷,蛇类买卖和故意的捕杀相比于本地以外的地区要少见得多。除了比如冈氏竹叶青·银环蛇(云南亚种)以外的常见种类,栖息在原始森林里的大部分蛇类要比人工种植地的蛇类更难看到。某些种类的活跃期还和季节也有比较大的关系。由于物种多样性,蛇类的天敌也不会太少,在一些保护得很严格的保护区可能蛇类数量还比较丰富,但个人感觉本地的一部分蛇类种群还是在慢慢减少。
产地我就不说了。物种现状.海拔均为个人意见,和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偏差,大伙们见谅。
最后向我一直以来的学习对象圣徒牺牲致敬。
缅甸蟒
钩盲蛇
灰鼠蛇
三索锦蛇
黑眉锦蛇(云南亚种)
z:稀少
紫灰锦蛇 暂不知其亚种
绿锦蛇
国内定义为棱鳞钝头蛇,但与真正棱鳞有区别。
横纹钝头蛇
不知名小头蛇
不知名小头蛇 雄性
雌性个体
某种东南亚小头蛇,但不知中文名
红脖颈槽蛇
黑纹颈槽蛇
不知名腹链蛇
黑头剑蛇(估计为米易亚种)
z:局部区域较多
渔游蛇
云南华游蛇
不知名水栖游蛇,形态类似赤链华游蛇。
过树蛇
金花蛇
繁花林蛇
绿林蛇
绿瘦蛇
细白环蛇
双全白环蛇
白链蛇
闪鳞蛇
中华珊瑚蛇
金环蛇
银环蛇(云南亚种) z:局部区域较多
孟加拉眼镜蛇
本地少部分舟山眼镜蛇种群可能是放生造成。
眼镜王蛇
少。h:本州普遍分布。
白唇竹叶青蛇 雄性
云南竹叶青蛇
冈氏竹叶青蛇
白头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