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道寻找名医故居—赵以成故居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津门美景与古迹 |
1952年5月,赵以成到天津市立总医院工作,在此建立脑系科,这在全国还是首例。这一年,天津医学院成立,天津市立总医院改为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赵以成担任神经科主任、教授。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脑系科不仅业务日增,还为全市其他医院的神经内、外科患者会诊,并且为国内各地医疗机构提供业务咨询和指导。
赵以成的手术技术高超。他广泛研究了脑肿瘤、脑创伤、脑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病、脊髓和周围神经疾病、先天性异常等。1955年他制定脑脓肿治疗规程。他强调不仅切除病变组织,还应避免造成病人进一步的记忆力下降和生活困难,并努力研究神经纤维的再生问题。
赵以成在医学、科研、教学诸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造特制的胎膜以防止开颅术后脑组织与脑膜粘连。培养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忠诚院士等大批神经外科骨干,使神经外科网点遍布全国各地。主编《神经内外科手册》、《急性颅脑损伤手册》等专著。
经过赵以成及其学生的努力,神经外科在中国蓬勃发展。天津医学院于1981年成立神经病学研究所。1988年又建立了以神经外科为重点、拥有140多张神经外科病床的环湖医院。
1970年赵以成患上直肠癌,手术后,他把病体置之度外,坚持讲学、会诊,孜孜不倦。1974年9月,赵以成因病逝世,享年67岁。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访华团参观京、津、沪等地神经外科研究机构。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维拉姆·费德尔教授,为缅怀已故赵以成教授在脑神经科作出的卓越贡献,回国后成立了“白求恩——赵友谊金”以示纪念。
赵以成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严谨的学风和精湛的技术,一直激励和影响后辈神经外科医务工作者,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