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解放桥

标签:
文化诗与画杂谈 |
分类: 津门美景与古迹 |
在天津所有跨河桥中,解放桥的地位和知名度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经过加固大修并恢复了开启功能后,更成为市民和中外游客的网红打卡地。解放桥的坐落位置也实在是妙——桥东不远处是历史悠久的天津火车站,桥南则与著名的解放北路相连。近一个世纪来,无数的异乡人初识天津,迷恋天津,融入天津,都是从踏上这座桥开始的。
解放桥的原名叫万国桥,也称法国桥,建于1927年。其实,在这座万国桥建成之前,距其下游几十米处,早有一座平转式能开启的万国桥,百姓管它叫“老龙头铁桥”,“老龙头”指的是天津东站。如果再进一步探究,这里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前后,已经架设了横跨海河两岸的浮桥。1886年老龙头火车站建成,简陋的浮桥很难再适应海河两岸的往来需求。1902年浮桥被拆除后,在此动工兴建铁桥,并于1904年1月9日举行了竣工典礼。可是,随着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商业活动和贸易往来的增加,老万国桥的“梗阻”问题愈发突出。于是,1923年又筹建新桥,1927年正式建成并留存至今。
“万国桥”,顾名思义,有“国际桥”的意思。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等9国租界,这座桥建成后,一侧可去往俄、意、奥租界,另一头就是法、英、德租界的主入口。据史料记载,万国桥曾是海河上造价最昂贵的桥梁。修建此桥时,原定工程费用以100万两白银为限。可是开工后,造价大幅提高,不但主桥增至152万两,拆除老万国桥又花了39万两,总计支出190多万两白银,造价差不多翻了一倍。万国桥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的钢结构大桥,桥长97.64米,桥面总宽19.5米,桥身分为3孔,中孔为开户跨。备有汽油发电机,可自行发电启闭,合则人车通行,开则过船。“万国桥下过大船”曾为海河上的一道特色景观。
提起万国桥,有道不完的故事。抗日战争期间,“万国桥”曾阻断过日寇过河,为中国军队赢得宝贵时间。1937年7月29日凌晨1时,天津抗战的枪声在整个市区打响。日寇援军沿着海河向万国桥冲来,若其跨过万国桥,正在攻击东站的中国军队必定腹背受敌。就在此时,万国桥中跨之上的桥面,在尖厉的警报声中徐徐开启……日军路线受阻,对岸的中国军队行动计划得以完成。
抗战胜利后,万国桥桥头修筑了坚固工事并有重兵把守。1949年1月15日拂晓,解放军进入市区,沿海河南岸冲到万国桥前。一个排的解放军战士从万国桥上游200米处涉水强渡,准备从桥东实施夹击,另有两个排的战士猛攻桥南之敌。20分钟,解放军占领了万国桥。从此,该桥更名为“解放桥”。
2007年1月18日,经过8个多月的封闭施工,有80年历史的解放桥按照历史原貌完成维修,并恢复了人们翘首以盼的开启功能。
以下是个人拍摄的解放桥与天津车站:↓
解放桥:↓
天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