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越剧《香罗记》

标签:
杂谈文化娱乐越剧 |
分类: 我爱越剧 |
为此我特意上网查了,此次越剧《香罗记》的剧本是由著名女编剧张勇执笔撰写,她同时也是有着超高评价的电视剧《伪装者》和《一触即发》的编剧。一直以来对戏曲和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的她也有多部优秀的戏曲作品,在当今戏曲编剧界占据着一席之地。
王派花旦李敏依然端庄美丽,唱腔优雅动人。看到林慧娘,我不由想起王志萍在《蝴蝶梦》中饰演的田秀,在庄周的百般试探下,田秀离开了,离开时有一段深情的唱腔,其中有一句:“让我们只记缘来不记仇---”还好的是慧娘没有和旺财分开。范派小生陈雪萍饰演的常旺财是个很可爱的人物,尽管表演有些夸张。“商人重利轻别离”,但他对妻子的爱让人感动。尹派小生张学君的唱腔委婉动听、富有韵味,音色还很明亮,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当她饰演的张秀才高中状元,身穿红袍来接慧娘时,依然尊重慧娘的意见,默默地住在驿店等待---
以下是几句唱词:
有一种爱叫拥有,有一种爱叫放手。
门槛,门槛,过得去的是门,过不去的是槛
为爱而爱原是神,为被爱而爱才是人。人之美丽皆是过眼云烟,年华匆匆上眉痕
人生起伏看成败,有人成名低姿态。
当年鸿鹄之志,今日青云之实。
丈夫丈夫,一丈之内是丈夫,一丈之外就模糊
整个剧情以一条香罗带联结、演绎,其间重重误会、层层照应,文白结合、雅俗共赏的唱词,浓郁纯正的尹、王、范派唱腔,这些戏曲因素的有机组合尽情地展示了现代人对“爱”的理解:勇于爱,敢于放手,懂得珍惜。这是感性与理性的较量后的融合,这是人物之间冲突与内心挣扎后的升华,这是对“爱”的礼赞。也正因为有隐伏着的主旨支撑,才会让剧中如此众多的直白的“爱”字被演员演绎得流畅自然,流露出对“爱”的真情呼吁与守护,才会让观众看得不是鸡皮疙瘩一地,而是由衷会心地感悟现代人对情爱的态度与价值观。
《香罗记》整出戏布景非常简洁,但越是简洁越显出舞美布置的匠心:一道屏风,一张床榻,一轮明月,一枝斜桂,中秋佳节的重重误会就在这简单的天地里热烈而闹心地展开着……《香罗记》的演员阵容堪称“弱小”,总共五个角色;但阵容越小,演员的戏份就越集中,演员的唱念作打功就越受到考验。张学芬、李敏、陈雪萍三位越剧大伽的精彩表演不负众望,演活了三个角色,演出了三个人物的心路发展历程,共同咏唱了一首颂扬真情爱的赞歌。而张秀才、林慧娘、常旺财三个剧中人也因为“真性情”而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不再是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残冷的卫道士或可怜的受害者形象,而是活生生的可亲可近的人的形象。这也许是这部戏深受观众喜欢的主要原因吧。
慧娘离去之后,秀才辗转难眠,他被慧娘一番情爱之言深深打动,为爱返回来敲慧娘之门,劝说慧娘说:情爱岂是久等待,幸福不是长相思,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幸福,并发誓考得状元再来见慧娘。
两年之后张秀才高中状元,欲接慧娘而去,莫须有的“情爱”风波再起,慧娘此时心里煞是矛盾,借酒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