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藏---丙子年与丙寅年真淳雅易武正山古树青饼

标签:
杂谈 |
以下是2008年5月所拍实物照
丙寅年(2006)真淳雅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5/19/13/10/11aa41a41b9.jpg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5/19/13/12/11aa41b7f54.jpg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5/19/13/12/11aa41b3b59.jpg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5/19/13/11/11aa41ae3c4.jpg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5/19/13/11/11aa41a9861.jpg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5/19/13/11/11aa41b114d.jpg
丙子年(1996)真淳雅
http://180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5/19/18/8/11aa52a01cf.jpg吕礼臻先生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5/19/13/8/11aa418503e.jpg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5/19/13/8/11aa4186888.jpg
丙寅年(2006)真淳雅,采易武200-300年古树早春之嫩芽,传统晒青,手工石模压制而成,品饮收藏之佳品。
丙子年真淳雅,是台湾〝真醇雅〞号吕礼臻先生及杉林溪林宗祈林耀麟兄弟(茶农)于一九九五年一起到易武找老乡长长张毅先生合作生产的首批野放乔木普洱,平均树龄200至300岁的茶树以原始晒青技术并由头到尾全手工石模精制而成。当年有幸觅得战前〝宋聘号〞唯一尚生存在世的老师父〝张官寿〞先生加入指导,并按传统老宋聘号的制作方式用老大黄竹叶包封。每仝茶放有大小内飞,并以〝真醇雅〞号为记。
此差除了取料上乘,制作考究认真之外,主要是该茶自出厂之后一直都严格存放于〝纯干仓〞通风处,别无技巧。
〝真醇雅〞茶品属纯干仓茶,香味强,梅樟香,茶气上扬,汤色通透,茶质纯正,口感强烈,回甘性特好,刚柔并重,整体表现四个字:〝非常难得〞。
从《普洱壶艺》集志第十六期报导华山论茶九六普洱茶评比中“真淳雅”号脱颖而出。陈国义先生取文〝真淳雅号初探〞。为求真理抽空从香港去广州找出曾经参予制作此茶的台湾制茶高手林宗祈先生,于三月十三号下午三时多,拜访林先生辨公室,寒喧过后话题如下:
问二: 为什么一般存放十年长的纯青饼还有很强的青沥味,而刚好渡过十年的“真淳雅”号无此敝病呢?
答: 最主要原因是这批茶采自单一茶料,无其它杂气,二,正易武山野放乔木已是数百年老茶树,这些都属于过渡形乔木,此茶区乔木的特点是茶气盛而不霸,味柔和而不骄,正是易武山茶出现的所谓〝易武韵〞,缺此韵味者难成易武茶!
问三: 那么为何这次在华山论茶中的评茶者有一位给评分很低?
答: 当然评茶者有个人的意见,但是个人的品茶经验和对各茶区的特性要多比较,理解,更要具有多年细意品尝分析经验方具评茶的水平,真正的易武韵能了解的人并不多。
问四: 除了要细意去理解易武韵之外,如何看干茶(未泡前)和分析冲泡后的茶底质量高低? 答: 一般从干茶看其饼面,必具嫩芽带墨绿色壮叶(非老叶),新茶必具芬芳气息,如要辨别乔木者,在开汤后,检查其芽与叶连成的梗,应是粗壮而带弹性。现在“真淳雅”号正是一个好例子:此茶不但具备优质乔木的特性,目前更可以看到它经历十年纯干仓储存,茶叶已从青绿转化成嫩红色,而当年银光色的嫩芽(春毫)也转变成金黄色:茶叶经过开汤浸泡后,用手指按下茶渣的感觉是柔软性的,而拆断茶梗后,可看到茶纤维丝,有藕断丝连的感觉,以上都是优质春茶的特性。
问五: 那么“真淳雅”号有否其它缺点? 答: 若然要找它的缺点唯一是当年新制成饼时的芬芳已消失,香气慢慢由青绿芳香转化成梅子香,在仓库里,外围每筒接触空气较多的梅子香较活泼。其次是虽然经历十年的存期,此茶还未正式进入状态,目前试饮,可说是活泼爽口,若然浓饮还感觉到茶底出现那种大自然的野性,留在口腔与齿夹间那股浓浓粗糙的茶韵,但是剎那间很快便平伏下来,滋味直透喉底。生津回甜亦快,最后出来的津液似是高山的清泉。
问六: 此举要等多久才进入美丽的时刻,又什么时候才是它最美丽的时间?
答: “真淳雅”再过五年后便开始进入状态,十至二十年后该是最完美的高峰期。
问七: 目前有否其它茶可与比美“真淳雅”的?
答: 应该是有的。例如有些长年生长于优良生态茶区而树龄该在500岁或以上的老乔木,茶质算是理想的,不过茶青在加工过程中不可有过失,而“真淳雅”在这十年内应是最理想纯干仓青茶罢!
笔者这次拜访林宗祈先生实在是获益良多,起码自以为对普洱茶懂很多的我,今天要改写自己还须努力学习学习。希望这篇采访性文章能带来给各读者多点参考性数据,并对优质乔木普洱加深理解和认识其中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