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体,除了肉身,还有三个振动频率比肉体频率高的多的次元,因为肉眼的局限,一般无法用看见。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个整体而完全的“我”,包含下面这四个次元。
(一)自性本体次元。这是个性化的神圣本体,以纯粹的光的形式出现,成为“本我”,“真我”,“神我”。
(二)愿力,意念体次元。这是意念的次元,包含“我”这一生的目的,以及对目的的渴求和热情。
意念次元包括个体点,灵座点,丹田点和地心点。(依次振动频率降低)
(三)能量体次元。此次元承载着我们前世遗留的业力,遗传祖先的特质,也显现出我们的人格,思想,情绪和感受,也左右着我们肉体的生长和变化。能量体次元包括因果体,天人体,气体模型体,星芒体,智性体,情绪体,气体。(依次振动频率降低)
(四)肉体次元。这个次元密度最大,振频最低,也是最物质化,最能被我们肉体感官感知的次元,也就是我们的身体。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每一层身体及每一个次元之所以有区别,在于该次元发生的振动频率不同,振频越高的密度也越小越无形,振频越低的密度也越大越有形。而人的多重次元中,肉体的振动频率最低、密度也最大,也因此,如果生了病,肉体上的症状可以说是最晚出现的;早在肉体出现症状之前,所有较高振频层次的身体已出现问题了。最早出现状况的通常是振频极高的灵体,这些高层次的意识若不能和宇宙的自然法则应合,产生不和谐的现象,疾病于焉形成。
举例来说,我的肉体若在今天被诊断出罹患肝癌,很可能在30年前我的灵体中较高的层次已开始扭曲。30年中,这扭曲的意识和能量一层又一层往振频较小、密度较大的星芒体、智性体、情绪体及气体扎根,一层又一层往下造成各种能量失衡。最后落实到肉体,于是肉体有了病痛,才被医生诊断为肝癌。
事实上,四个次元中有任何一个产生扭曲或失衡,都会影响到其他次元。不过,通常是从振频高的影响到振频低的次元。
因此,若要永久改变肉体次元的某种情况,必须先改变肉体次元的基础---能量次元;若要改变能量次元,就必须改变意念体次元。举个例子来说明,若我的肝出了毛病,为了永久性地把不健康的肝转为健康的肝,我必须先着眼于改变能量体次元,如此层层类推,经过所有次元回到自性次元,才能有个真正健康的肝。
疗愈,就是去除各层身体的淤塞,疏通受阻的能量,让潜意识得以净化,使肉体和灵体合而为一,达到身心灵三管齐下的健康,帮助病人找回真正的自我。
这里要谈一个很主要的意念体次元,此次元是沿着我们体内的一条能量管道(中脉?)而存在的次元,可以将我们和灵性世界和物质界联系起来。透过这条管道,意念体的意识能将极高的灵性频率,流到我们能量频率较低,物质密度较大的物质次元。这个次元的作用一方面使得我们和灵性本体相通,一方面根植于物质的现实世界中。完整的自我,需要从灵性世界和物质大地两方面汲取能量。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识到了意念次元的重要性和它的强大的疗愈效果,却很少有人为意念定位,或解释意念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布兰在《光的一生》里指出,沿着意念管道,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点:一位头顶上的“个化点”,二为胸膛上部的“灵座点”,三为下腹部的“丹田点”。
“个化点”为倒漏斗。若“个化点”被阻塞和扭曲,此人就不会和神我连接,只相信物质世界,也会忘记此生的目的,并对人生抱有嘲讽的态度,不相信世上有神,或比人体更大的存在,就和自己和别人的神性疏离了。对人生无法摆脱防卫态度,只看到别人的负面的部分丧失对神性的感知力会导致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无法和创造的生命力联结,所以浑浑噩噩的过完一生。
“灵座点”象个光点,光芒四射,只是亮度和扩散范围比较小。灵座点,是储藏我们灵性渴求的地方,能帮我们完成此生的目的。在灵座点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追求一切事物的渴求和热情。有时,我们可以隐约感到心中一种渴望,虽难以言传,但隐藏在背后的热情却如此强烈,仿佛人生中有某件非做不可的事情,却说不出也想不起究竟是什么事。
丹田点,也是一种能量源,它汲取大地的能量,以备我们生活之用。
意念管道从丹田继续往下走,穿过熔岩直达地心,地心能量被输送至我们的丹田内,然后丹田产生一种磁场,使各种形式的能量进入我们的能量次元和肉体次元。
若第一点不通,就无法知道此生有何目的。换句话说,就算我们通过了各种阻碍和考验,但无法和神圣目的相通,那么无论人生多么有成就,都会产生一种未能满足自我的失落感和不满足。
意念体次元扭曲后的结果是:从最初的正面的创造冲动产生的意念,被扭曲成负面的意念或正负相杂的意念,导致人生的各种冲突局面。有一种结局是:很多人没有领悟到,他们“惨痛”的人生遭遇都是自己各种负面的意念造成的,他们受苦却不知道为什么,于是责怪别人或命运。这种情况会使他们一再受苦,直到他们看出人生遭遇都是自己创造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如何与真正的自我重新联结,而创造美好,自由的人生。
(摘录自赛安慈博士的《还我本来面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