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2019-03-06 10:55:55)
标签:

江西省博物馆

海昏侯

高安

元青花博物馆

大观楼

分类: 旅游

又到岁末年初销假时,总闲不住地想出门走走。此时的江南,若外出观景,称得起“苦中作乐”:苦的是雨雪交加、寒风彻骨;乐的是景点空旷、上帝视角。觅得三四日短途,走马观花地看了海昏侯、高安元青花、景德镇和徽州古城,了却多时的心愿。晨起奔赴虹桥高铁站,上海至南昌高铁甚多,最快仅需3小时(二等座¥334),11点抵达南昌西站。大约五年前也是隆冬时分造访南昌,一天内跑了省博、黄鹤楼、绳金塔、梅岭。眼下南昌市开通了地铁,免去了雨打风吹,2号线换1号线(¥4),只是节假日人潮汹涌。根据先前的经验,省博在滕王阁站下距离最近,但周边几乎没有餐厅,不如多坐一站在万寿宫站下,还能加玩一个景点。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不过很快被证实是一厢情愿,因为万寿宫压根儿没开放,而地图上的万寿宫仿古街区仍在营造中,遍地是黑污的雪泥和隆隆的机器声,仅在建筑工地的外墙上有一些景观图。目前的万寿宫附近仍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居民楼,尽管努力做了些表面光鲜的文章,但内部依旧逼仄腌臜,譬如各个巷口都竖着历史文化名牌,并统一更换了沿街招牌,但店内(尤其是餐馆)杂乱无章、布满油污。只能凭一些古旧的名字追忆豫章城的年华,例如“香平巷”、“吉水仓巷”、“干鱼街”等。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沿江路随意找一家粉店(¥15)。之前游记提过,江西的米粉与衢州粉干同出一辙,粉必是新鲜的,作为柔韧弹牙的主食载体,可加入各类荤素食材,唯有鲜辣的剁椒必不可少,旺油猛火快炒,带着锅镬气地端上桌来,佐以一罐煲制到软烂的海带、混杂着排骨析出的胶原蛋白,是四季的美味。粉干出锅后必须很快吃完,我曾尝试用各种容器携带,只需两三小时,原本晶莹绵长的粉干会断裂成灰暗的小段,味同嚼蜡。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饭后向江西省博出发。在章江(也作赣江)的人工支流上,可远眺白雪覆瓦的黄鹤楼,用长焦拉一张。国内的X大名楼,绝对让人不会再有重游的念想。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途经古色古香的南昌市图书馆,也属于仿古建筑。省博的广场上是熟悉的标志性雕塑、仿商代青铜扉棱提梁。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进门后,迎接游客的就是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主要展厅在二楼。一楼贩卖些纪念品,以及部分不重要的临时陈展,无看点。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海昏侯,汉废帝刘贺之墓,名为侯、实则做过汉朝的皇帝。汉昭帝刘弗陵以弱冠之年驾崩时,膝下无子。无奈只能在先前武帝的孙子辈中寻找。大将军霍光也是一时糊涂,选了小混混、时任昌邑王的刘贺。刘贺并未珍惜这个天降大礼包,反而带着一众狐朋狗友进入京城,朝政昏聩。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记载:“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平均一天干四十多件坏事。霍光不得已与张安世(酷吏张汤之子)再行废立之事,立了后来的汉宣帝刘询,勒令刘贺去往海昏县就国。是为海昏侯。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由于东晋年间豫章郡的一场大地震破坏了地层结构,海昏侯墓沉入水中,而古代并无水下盗墓的经验,因此珍贵的文物得以完整留存。各类鎏金的青铜器极为精美。海昏侯堪称国内保存最完好的西汉列侯墓。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这些青铜钟镈上有铭文。不知发掘的时候是否为一整套,如果能像鄂博那样凑成一套完整的乐器,再现当时的煌煌乐章,一定能让两千年后的今人赞叹不已。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海昏侯展览以青铜器(吉金)、金器、玉器为主,陶器、漆器较少,也有可能清理修复工作仍在进展中。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一些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汉代青铜器型。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器物后方的展板上,详细介绍了西汉的葬制以及出土时的状态。大厅中央有一复原后的汉代“安车”。根据《汉书》及《后汉书》记载,汉代王侯出行可以乘坐驷马安车,“朱班轮、青盖、金华蚤(金花装饰的车盖伞骨)”。后世有成语“王青盖车”也出于此。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随葬的仅青铜轴饰就门类众多,形态各异。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当卢(马首装饰物)的精美程度堪比宝鸡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馆藏品。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最土豪的部分来了,各种金饼。有不少带墨书、铭款的,除了自身经济价值以外,也有极高的文史价值。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这是出土时,金饼覆于内棺之上的情形。据说仅一处海昏侯出土的黄金重量就达到了200斤之多。这也是为什么汉墓屡屡被盗、同时黄金在西汉迅速消耗的原因。东汉建国初期的几任皇帝,赏赐时拿不出像样的黄金来。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来张全景吧,真的可以用“闪瞎了”来形容。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第一次见到数量如此众多、形制一致的马蹄金,也叫“麟趾金”。汉武大帝如愿得天马,谓之“白麟”,于是发明了用来赏赐功臣的马蹄金。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相形之下,这一大堆汉代的青铜币显得颇为落寞,很少有游客驻足。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各类环保灯具,有一些带有使用的痕迹,应是身前之物。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不多见的品相完好的博山炉。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有一盏豆形灯的残件,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带有“南昌”字样的实物资料。里耶秦简中有最早的“南昌”文字记载。而最初的豫章郡是在汉高祖五年,颍阴侯灌婴追灭项羽、平定江南后设立的。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各种形态的青铜席镇大集合,让你一次看个够。一般博物馆里能有一整套四个席镇就不容易了。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这件是西汉用于计时的铜壶滴漏,使用时插入刻度计。国内有不少景点尤其是有瀑布的山景,往往附会“铜壶滴漏”,原物就是这个。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刻有西汉“大刘记印”的龟钮玉印,存于主椁室。再加上出自主棺的“刘贺”字样的玉印,铁证如山。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这件篆书“海”字的青铜印已有残缺。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无论《汉书·霍光传》、《汉书·武五子传》都将其说得一无是处。而赣博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因为刘贺墓中出土了编钟、琴瑟、排箫等礼乐用器,又有孔子像和孔子生平的漆质构件,漆砚、墨还有近万枚竹简、围棋盘等,猜测刘贺也是一个有文化、懂情趣的君子形象。在成王败寇的冰冷历史中,保留了一丝温情。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比玉器更精彩的是出土时的图片,了解了很多玉器在丧葬中的安放位置。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由于海昏侯的文物级别之高,修复的合作单位也是各有所长,名声显赫。例如车马器和纺织品请了中国社科院(目前还未有纺织品的展陈),金属器和玉器请了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和国家博物馆,漆木器请了湖北荆州文保中心,漆皮陶器则聘请了秦始皇陵博物院等。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然而令人郁闷的事情发生了,走完二楼的海昏侯展厅后,赣博之旅就戛然而止了!没有其他任何的展览,无论常展还是临展,甚至连先前见到的几件可怜的景德镇青白瓷和民俗展也不翼而飞!在先前的博文中我曾提过,国内往往一座大墓可以拯救一个博物馆,例如满城汉墓之于河北省博、马王堆之于湖南省博、曾候乙墓之于湖北省博。而江西省博有了海昏侯墓,再弄不出像样的省级博物馆就太说不过去了。未曾想,一如既往地凋敝不堪,完全无法匹配江西这样的人文大省。两次造访南昌,江西省博依然无法改变我心中在国内省级博物馆垫底的形象,也枉我专程高铁前来、又转两趟地铁的劳顿。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来不及怅然,赶紧又转两趟地铁,再赴南昌西站,搭乘高铁(¥21.5)仅15分钟抵达高安市。说来也有意思,高安距离南昌如此近,却归属遥远的宜春地级市。根据宜春的同事介绍,宜春当年势力几乎占了江西省的一半,现在的新余萍乡等统统是宜春的地盘,甚至短暂做过江西的省会。高安的高铁站距离市区较远,乘坐高安6路(¥1)进入市区,已接近高安元青花博物馆的闭馆时间,今晚注定要在这个小城歇脚。

 原本预定了高安假日酒店,实地一看底楼有KTV怕吵,往前走了一段。冰雨越下越大,鞋子也湿了,不得已预定距离最近的驿路枫情商务酒店(¥129商务标含早)。尽管硬件不算豪华,但床品毛巾沙发之类都干净温馨。热水暖气充足,暖气口人性化地设置了晾衣架。服务人员态度超好,楼道里电梯里遇上都会微笑打招呼。早餐品种不少。缺点是卫生间没干湿分离,早餐厅的暖气太小了。另外要注意,仅在高安市就有四家驿路品牌的连锁酒店,高中低档都有,相距不远,返程时就走错了一家。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放下行李,搜索了一下,高安的夜间活动主要集中在锦江的两岸。市区里有共享单车,却未见任何一辆出租车(后文会再解释)。江边立着不少乡绅名人的塑像,例如元代音韵学家周德清、清三代老臣朱轼等,展现着这座两千年老城崇文重教的传统。高安始建于西汉,起初名为建成,唐早期避太子李建成的名讳改为高安,后又有筠州、瑞州等名或隶属。市区不大,不多时便行至大观楼。此时冷雨慢一阵骤一阵,上午出门又忘了带伞,只好躲到城楼下避雨。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据记载,大观楼始建于宋代,原名“锦水奇观楼”,楼上悬挂“宋祀源流”匾额,后世明清均有复修,嘉庆十年更名为“大观楼”,语出《岳阳楼记》。抗战中被毁。目前所见建筑是本世纪初在原址上复建之物,小巧精致,灯光设计用心。城楼主体为两层,双层谯楼,两侧列有两个小角楼,倒映在瑟瑟的江水中。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江中横一浮桥,由40艘小木船拼接而成,观感上像缩小版的赣州古浮桥,也算是一种相近的地缘气质。据说始建时间更早,于五代十国成型。走在桥上,微微颤动的脚感,却很踏实。浮桥是南方常见的桥梁形式,平日里行人走马,如遇大型船只通行,便临时撤去每个构件的小船,整体拆解组合灵活又不占空间、不费人力。古时也作为阻断城内外水路交通的措施之一。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不时有夜归的居民擦身而过,证实了这是座活着的古桥。两侧岸堤宽大的石阶被磨得光亮,巨树参天,颇有明代史学家陈邦瞻笔下“人烟双合市,春树万家深”的意境。很遗憾没能带相机出来(白天气温低,在省博耗光了电池),两年多前的老手机太不给力。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网上说的沿江步行街一片漆黑,生意并不好。中山路也没有想象中的繁盛,且多服装店、日用品和通讯行。中山路美食街只有巴掌大的一块,照例开设些烧烤、牛蛙煲之类的餐饮,并无特色。继续以米粉和炖汤果腹。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返程途中,冬雨连绵、寒意逼人。我在高安逗留的一夜一天中,未曾见到任何一辆出租车。第一次尝试使用滴滴打车。说来惭愧,我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一直很差,比如我在共享单车走向消亡的时候才学会使用;到了很晚才舍弃全键盘的手机;总与时代有些脱节。用微信自带的小程序叫了人生中第一辆滴滴,还因为定位不准绕了半天,只需¥7返回酒店。司机说,高安的出租车价格过低,市区内跑是亏本的,所以出租车集中在高铁站附近跑较远的路程。再加上雨雪交加,市区内打车几乎不可能。返回酒店后歇息。

 

次日退房后,叫车(¥7)早早地等候在高安元青花博物馆的门厅里。早于博物馆开门时间抵达,已是司空见惯。高安市博物馆与高安元青花博物馆合为一处。不要小看这个县级市的博物馆,这可是世界上收藏元青花数量第三多的展馆(前两位分别是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和伊朗德黑兰博物馆),国内第一!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首先是开胃菜,高安城的建城发展历程。高安的下陈遗址属于先商文明,丁家渠、反泉等遗址连同江西其他的吴城、牛头城、大洋洲等遗址,证实了商周时期的江南地区并非蛮荒之地。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这柄错金银青铜剑腐蚀地较为厉害。商周时期,江西地区不属于“九州”范围,但实际同样存在文明。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前文提到,高安在西汉时得名“建成”。而建成侯则频繁出现于早期的汉代文献中。首先是吕后的兄长吕释之、其子吕则以及另一个儿子吕禄。但那时的建成侯国封地在河南永城一代。到了汉武帝元朔年间,封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拾为建成侯,此时的建成名称才落到高安头上。眼下的高安,仍然保留了“天子岗”的地名。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清乾隆乙亥重修的《高安县志》序中提到“豫章之建成,古称风俗茂美,士醇民良,忠孝节义之事,文章尔雅之材,彰彰史册,代不乏人,无烦驯扰。最为易治,故有江西道院之名”。的确,我在高安短暂的逗留期间,感受到了当地的民风淳朴。其次,南朝雷次宗《豫章记》:“建成县有葛乡,有石炭二顷,可燃以爨”,这是中国最早的烧煤做饭记录。《水经注》也记载“(建成)县出燃石”。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高安保留了很多古地名,例如“七星堆”(啊啊,七星堆,你比三星堆多四星……,原本还想订当地的七星大酒店,想着略晦气就没去)。从西汉开始至清,各类墓葬连绵不绝,目前光已清理的墓就有40余处,出土随葬品3000余件。基本能形成高安历史沿革的证据链,也是高博的陈展主力。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解说牌有出入,背景板介绍馆藏有一枚汉代的“建成蔡君”的龟钮瓷印,但到了实物又变成了“石印”。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十二生肖的铭文魂瓶,头一次见到,应该是南北朝时期。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唐宋时期,更名为高安,设筠州、靖州等。城西有临济宗道场大愚寺,北宋文人苏轼、苏辙等都留下足迹,南宋名臣吕祖俭贬居于此,更以寺为名,唤自己为“大愚叟”,著有《大愚集》,死后葬于寺后,目前仍有“吕公堆”的地名。可惜此行匆匆,无暇造访。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最喜欢这种复原后的古城模型。难怪唐代张九龄赞叹“山城本孤峻,凭高结层轩(意指南楼、大观楼)。江气偏宜早,林英粲已繁”。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馆藏的铜镜、石刻等也不含糊。即便没有元青花,高安市博物馆也配得上这座小城的底蕴。酆都罗山真形图,南宋乾道年间的碑文,浙江湖州博物馆也有一块,绘制的大致是阴曹地府的地形图,《仙剑奇侠传》中的丰都鬼城迷宫灵感,会不会源于此?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一尊“清同治三年”的前装滑膛炮,应该参加过与太平天国的战争。高安博物馆的英文铭牌简直没法看,直接拿翻译软件做的。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尽管距离景德镇不远,但高博的瓷器较为普通。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高安历史上建书院之风盛行,从唐至清,著名的书院就不下二十处。唐代的桂岩书院是江西首座私人书院,也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宋代曾巩曾撰《创筠州学记》:“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高博有些取巧,把对筠州不利的词汇,都用省略号替代了,哈哈。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原来《资治通鉴》的同修人刘恕也是高安人!个人并不太喜欢司马光,《宋史》为了打压改革派,把司马光拔到了过高的地位。“两司马”的说法言过其实。司马迁受腐刑后,几乎以一人之力写完了《史记》;可司马光贬官后,拿着优厚的朝廷俸禄,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组织了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当时最好的史学家团队,同时可以向龙图阁、天章阁、“三馆”(昭文馆、集贤馆、国史馆)借阅最顶级的史料,还有宦官作为联络员。治学固然辛苦,条件却比司马迁好上千万倍,而最终独占功劳(参见奉宋神宗的《进资治通鉴表》,只字未提团队的辛苦,字里行间却透着想重掌朝政的焦急)。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出发前,只知高安有元青花,实地一看,其历史厚重出乎意料。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高博还介绍了博物馆的发展史和文物征集情况。图中的那件元代黄龙泉窑双鱼盘,跟我收藏的那件几乎一致。这类器物存世量非常大,价值不高。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转入正题,“青花”一词何来?这倒是之前未曾考虑或者考证过的。一说:明中期王佐在《新增格古要论》提到;二说:元末南昌人王大渊《岛夷略》(至正十年)说道“青白花瓷器,青白花瓷,青白花碗”;三说就更有趣了:元末明初《水浒传》第三十一回提到“青花瓮酒”。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当然,这个展厅内的名瓷都是复制品,原品藏于大英博物馆、首博、河北、扬州、繁昌等地,之前都已造访。并附有鉴定方法。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乃屠龙之技,这辈子别说拥有、哪怕上手一件元青花的完整器,都属于痴人说梦。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终于近距离见到了先前只能在书上、网络或者纪录片里才能见到的高安窖藏元青花。有几件上乘之作,例如青花花觚,依然逃不脱被国博征调的命运。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由于矿物铜的成本比青花钴料还高、成品率更低,导致元釉里红也极为稀罕,特别是这种有意为之的图案。晕散的红斑较常见。这件“釉里红芦雁纹匜”完好如初,精美绝伦。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高博一共四件釉里红完整器,另外三件是菊纹高足转杯、堆塑螭纹高足转杯以及这件体量最大的开光花鸟纹罐,惜盖已佚。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同批窖藏出土的还有元钧、卵白釉(戗金)、龙泉、磁州等典型器物。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马未都先生反复提到的“人生百年常能醉,算来三万六千场”,就是这只,杯心有青花草体诗文。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至于窖藏主人,馆内的分析推翻了先前元代驸马的说法,根据《瑞州府志》及《元史》等,认为这批元青花属于瑞州路的祭祀用品。欣赏过程中见到三位客人,估计是做仿古瓷的,对元青花的细部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拍摄并交流。的确,除非是真心爱瓷、爱元青花之人,很少会在风雪交加的隆冬时分专程来高安。而这座小城,也给予了旅人莫大的惊喜。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总耗时约1.5小时。滴滴(¥17)前往高铁站,司机一路上都在抱怨高安收入过低而房价已逼近万元。(待续)

行程小结:首日抵南昌—万寿宫—江西省博—高安市—大观楼夜景—中山路步行街—晚宿高安

次日高安元青花博物馆——离开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南昌省博、高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