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世路多翻覆,千古河山几废兴(二)茂陵、昭陵、袁家村

标签:
茂陵昭陵袁家村礼泉 |
分类: 旅游 |
鑫湖大酒店的餐厅仍在建造中,不过附近就是热闹的居民区。退房后向北走了百余步,有很多早餐店,价格便宜。发现陕西人对醪糟情有独钟。要了香茄加地软小笼包+醪糟蛋花汤(¥5)。
http://s11/mw690/0023SU2Yzy7kTB5UtPIaa&690原本想去汉景帝的阳陵,但地图上一查,线路向西安方向倒走了,于是改为汉武帝的茂陵。网上对如何去往茂陵、昭陵等公交线路语焉不详,只能亲自背包体验。坐4路车到付家桥(¥4)下车,路口有大量趴活儿的电动车,5公里只收¥7。注意要跟司机说去茂陵博物馆,会途经茂陵,两者间距1公里,先茂博后茂陵不走回头路。
http://s15/mw690/0023SU2Yzy7kUZcjB2Sce&690茂陵博物馆+茂陵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景区(通票¥80,美团¥72)。作为汉武大帝刘彻的陵墓,茂陵也是西汉帝陵中最大的。茂陵营建耗费了五十三年,动用了每年赋税的三分之一!《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唯茂陵高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周围有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李夫人等二十多座陪葬墓。茂陵博物馆实际以霍去病墓为核心,辅以茂陵出土文物陈列馆、石刻回廊等,占地面积较广。
http://s9/mw690/0023SU2Yzy7kUZjfflu88&690茂陵博物馆正中的小型广场汉风浓郁,开凿了几条环形的沟渠,铺设了同样环形的石桥,每个桥柱上都有昂首喷水状的龙首,正中有假山。
http://s9/bmiddle/0023SU2Yzy7kUZkjIfu78&690首先进入文物陈列馆,汉代的“日利”陶座,中有一孔,应该是用作插旗子一类。在陶范、印章、铜镜等器物上刻有寥寥数字的吉祥语,这种做法从战国开始就很盛行,例如“正行”、“行吉”;秦代如“和众”、“敬事”等;汉代更是风行,“日利”也就是“今日利行”的简称,有些像后世的“出入平安”。
http://s4/mw690/0023SU2Yzy7kUZw2fjJ53&690馆内展出的均为汉代文物,但不仅限于茂陵出土,否则新莽的“大泉五十”铁钱范就不好解释了。作为王莽一朝的新币,这是对人民财富的又一次掠夺。滥发货币中,发行的一定是无法与等量金属同值的货币。甚至还有厌胜纹饰的陪葬币。
http://s11/mw690/0023SU2Yzy7kUZF6pce1a&690西汉典型风格的陶马,腿部有明显的修复痕迹。
http://s3/bmiddle/0023SU2Yzy7kUZIJGvM12&690汉代的绿釉胡人骑马俑,东汉常见的冥器。倒是一旁的汉代希腊文铅饼较为稀罕,具体说法不一。有专家推测是帕提亚人使用的货币,也就是汉书中的“安息”国,侧面证明了汉代与中亚的商贸往来。
http://s10/mw690/0023SU2Yzy7kUZMk3R7a9&690这件是极负盛名的汉代四神纹玉雕铺首,出土于茂陵,有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作为汉代蓝田玉雕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器物,除了整体的兽面构造外,还在细部融入了螭龙、瑞兽等各类造型。一旁有一块巨大但破损的玉璧,可窥见湖蓝色晶莹的玉质。
http://s4/mw690/0023SU2Yzy7kUZTZzaz03&690四象大概是汉代高规格墓葬中必不可少的纹饰,朱雀玄武的空心砖俯拾皆是。
http://s8/mw690/0023SU2Yzy7kUZVqQWH27&690这就是汉武大帝的陵园沙盘,封土堆高耸,宛如金字塔。土堆上采用了特殊的处理工艺,可寸草不生。
http://s12/mw690/0023SU2Yzy7kUZWXsT1eb&690陈列馆不大,器物也较为寻常。步入中庭,就是高耸象征祁连山、封狼居胥的冠军侯霍去病墓。先从墓前两侧知名度最高的“马踏匈奴”石雕看起。整体采用圆雕手法,马身雄健沉稳,腹部的匈奴手持弓箭、仓惶狼狈,两者对比鲜明,高下立现,展现了大汉雄风。
http://s4/bmiddle/0023SU2Yzy7kV02kIsr53&690墓前立有俊秀的单体楼阙式石碑,题铭:“汉骠骑将军大司马冠军侯霍公去病墓”,典型的清代式样,题者又是在先前游记里多次提及的乾隆朝的毕沅。霍去病墓也是我国首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墓前摆着不少鲜花与祭品,看来祭奠将军的后人不少。
http://s9/bmiddle/0023SU2Yzy7kV05TBMI38&690这位千古战神,原本是不折不扣的高富帅,汉武帝和卫夫人是他的姨爹姨妈,卫青则是他的舅舅,但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宠爱远远超过卫青。霍去病也特别争气,没有染上外戚常见的恶习,而是很早地出人头地,立下不世战功。话说霍家也真是了不起,一代将星陨落后,同父异母的兄弟霍光又奇迹般崛起了,成为汉家政坛上最闪耀的明星。天妒英才,霍去病于元狩六年逝世,年仅24岁。令人不解的是,当地人有前往祭拜霍去病墓,以求得祛病消灾,但他是“病故”的啊?你们哪怕去拜拜68岁高龄的汉武帝也成啊?
http://s3/mw690/0023SU2Yzy7kV0c75Si02&690霍去病坟冢上有“揽胜亭”,但当日愁云密布,能见度较低。后山有一些附会的小景点,例如三窝神石、去病石等,已被据为敛财工具。
http://s5/bmiddle/0023SU2Yzy7kV0dS7mAf4&690回廊中陈列着数量众多的石雕,有石兽、石人还有不少带有“司空”“平原乐陵”题记的石刻,静静地陪伴这位“匈奴未灭不言家”的英雄。观之,胸中不由生出几分豪气。
http://s4/mw690/0023SU2Yzy7kV0h6UD173&690等见到这个长相异类、形容猥琐的匈奴石人像时,我忽然明白了青州博物馆内那尊巨大的石像,起初看着以为外星人的杰作。看来这是大汉王朝对匈奴脸谱化的形象刻画。
http://s15/bmiddle/0023SU2Yzy7kV0NQCpE7e&690另一侧是汉武帝的生平事迹馆,相比国内大多数粗制滥造的蜡像馆,茂博的蜡像较为精美,带些卡通风格,从刘彻登临天下到最终托孤霍光的全过程一一叙来,间杂着人们喜闻乐见的如金屋藏娇、倾国倾城、钩弋夫人等香艳桥段,名人系数登场。例如这个廷议场景中,最前排的是“马前泼水”的朱买臣,不过实在太年轻了,毕竟五十多岁才发迹;中间是东方朔,再往后是董仲舒。古代只有太监才会面白无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蜡像不够严谨。
http://s13/bmiddle/0023SU2Yzy7kV14uDhO5c&690屋外空旷的草坪上,有一座汉白玉塑像,神情刚毅。西汉又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苏武。有趣的是,茂博复原了苏武牧羊的场景,而所用的羊是各大陵墓前散落的石像生(石羊),少量做了修补,堪称最贵道具组吧。人这一辈子,只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便极有可能青史留名,譬如苏武。但在达到极致的过程中,需要多强的心智、承受多大的痛苦,常人绝难想象。
http://s16/mw690/0023SU2Yzy7kV1vb3Cn0f&690茂博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装点用的桃花居然都是绢制的假花。看了下地图,发现还漏了东北角的金日磾墓,于是折返回去。
http://s12/bmiddle/0023SU2Yzy7kV1DIKWD1b&690金日磾(发音“蜜滴”)早年是匈奴的太子,父亲休屠王在与浑邪王的内斗中被杀,不得已屈身汉朝。因霍去病征伐匈奴时缴获了祭天金人,所以汉武帝赐姓“金”。自身也很争气,最终成为不多见的少数民族高官。汉武帝甚至将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委为托孤四大臣,辅佐刘弗陵。
http://s5/mw690/0023SU2Yzy7kV1GriQcd4&690现场蹭讲解,听到一种说法:金日磾是目前朝鲜和韩国金姓的始祖。但不管怎样,金日磾墓得到了金姓后人的顶礼膜拜,现场有不少祭品,据说金家募资数十万重修了墓园。目前还设有青铜的投壶,这是汉代宫廷十分喜爱的游戏,一直延续到清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卫青墓,甚至都没有划归到茂陵博物馆的保护范围内。
http://s8/mw690/0023SU2Yzy7kV1MqZRt37&690茂陵博物馆作为一部西汉的断代史博物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离不开老一辈考古学家、博物馆人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例如茂博的前身、茂陵文管所的王志杰同志。向他们致敬。
http://s12/mw690/0023SU2Yzy7kV1Q5pJ98b&690茂陵博物馆对面是仿汉式宫阙的茂陵植物园,兴趣不大。地图上看从茂陵博物馆至实际茂陵还有1.3公里。门口恰好经过一辆趴活儿的电动车,¥3直接拉到茂陵门口。
http://s8/mw690/0023SU2Yzy7kV1U2hPp47&690相比游人如织的茂陵博物馆,汉孝武帝的茂陵显得颇为落寞。毕竟只留存了高大的封土堆,空旷的五陵塬上寒风呼号。封土前依旧是清人毕沅所立的墓碑。同行的电动车上结识了一位来自石家庄的游客,他本身职业是医药销售,出差机会较多,也借机游历名山大川,全程竟然不喝水,手持一瓶二锅头边走边饮。行至茂陵前,他显然比我投入得多,下跪将酒洒入黄土,剩下半瓶一饮而尽,颇有魏晋之风。约好接下来去宝鸡碰头。
http://s2/mw690/0023SU2Yzy7kV1XTwdPf1&690绕着空无一人的茂陵封土堆行走,远处依稀可见众多陪葬墓,茂陵除了耗费巨资外,也是规模最大、陵体最为雄伟的汉代帝陵,随葬物品最多,导致陵内“不复容物”(无法容纳下更多的随葬品);同时陵区共计113座随葬墓,辖区内曾有近三十万住户人口。
http://s9/bmiddle/0023SU2Yzy7kV22iYdOd8&690汉武帝的一生波澜壮阔,用任何片言只语形容都显得过于苍白,倒不如实地谒拜,来一场时空的心灵交流。陵区内,仍能见到残存的汉代夯土墙,以及远处若隐若现的各个陪葬墓隆起的封土堆。
http://s15/mw690/0023SU2Yzy7kV24mKTkae&690重新搭电动车回到路口(¥4),司机会指引搭乘前往兴平市的过路车,有些前往宝鸡扶风等县城的车也路过此处(¥3)。原本计划前往兴平市博物馆,与咸阳一样位于当地的文庙中,岂料大门紧锁。据一旁的字画装裱店介绍,已经关闭有相当长的时间了。
http://s7/mw690/0023SU2Yzy7kV2cBsk6e6&690兴平市区较为拥挤嘈杂,随意走走,远远望见始建于唐代、几近坍塌的清梵寺塔,当地人称为“北塔”。秦五女墓被封闭在一处大院中,无缘得见。此外,兴平郊外还有杨贵妃香消玉殒的马嵬坡,近期被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震撼,但终因时间不够放弃。关中大地就是如此,名胜古迹灿若群星,只能捡重要的游览。连午饭也没来得及吃,匆匆赶往兴平汽车站,先去往下一站礼泉县(¥8)。县道路况极其糟糕,不建议自驾。到达礼泉,恰好碰上礼泉前往三原的班车出站,注意每天只有上午7点和中午1点半两班,会路过昭陵、袁家村等景点。由于公共交通缺失,从茂陵到昭陵需转三趟车(茂陵—兴平—礼泉—昭陵),错过了班车时刻就只能包车。
http://s13/bmiddle/0023SU2Yzy7kV2hftXS8c&690昭陵博物馆(¥40美团¥35),用了近十年的同程客户端,往往需要提前一天或半天订票;美团则基本随订随用,便捷许多。所以此行大多是美团订票,两家的优惠力度基本一致。拿到国际融资的就是牛气。
http://s1/mw690/0023SU2Yzy7kV2kCbzGe0&690与茂陵博物馆一样,昭陵博物馆的主体也不是唐太宗的昭陵,而是麾下名将、陪葬昭陵并配享高宗庙的李勣墓,他起兵于隋末瓦岗寨,跟随李密降唐,侍奉了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他就是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徐茂功(字懋功),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先赐名、后避讳,跟北宋杨老令公的改名经历差不多)。
http://s9/bmiddle/0023SU2Yzy7kV2FqZhme8&690门口的石狮子从建陵迁移而来,建陵就是在“安史之乱”第二年仓促上位的唐肃宗李亨的陵寝。肃宗在位仅七年,不再信任文武官员的他完全倒向了宦官集团,不料宦官拥立了太子李豫成为唐代宗。肃宗忧惧而死(居然和他爹玄宗崩于同一年)。建陵东门的石狮子曾在2010年被盗,警方把悬赏金额一直从10万提高到30万,目前似乎仍没有结案。出于文保考虑,西门的石狮子就移入了博物馆。非常典型的中唐石狮子造型。
http://s11/bmiddle/0023SU2Yzy7kV2nPme69a&690一旁是唐仪凤二年(677年)所立、昭陵陪葬墓中最高大的神道碑,碑额篆书“大唐故司空上柱国赠太尉英贞武公碑”,由高宗李治御书。高宗的书法被赞“今观圣迹,兼绝二王,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宋˙王溥《唐会要》)碑阴面有北宋名臣游师雄在元佑四年的题词。
http://s13/bmiddle/0023SU2Yzy7kV2sMN0U3c&690与茂陵一样,首先进入昭陵文物精华展,均为唐代文物,目前昭博属于国家二级博物馆(陕西霸气,全国130家一级馆中,占了9席)。进门见到各种身材比例的陪葬俑。
http://s6/bmiddle/0023SU2Yzy7kV2vHDZr15&690这座拱手而立的贴金彩绘文官俑依然鲜活如初,似乎丝毫没有收到岁月侵蚀。著名的张士贵墓出土。这位李唐王朝的开国元勋出身草莽,辅佐高祖李渊登基,特别在扫平王世充、刘武周这些残余势力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战功最巨”;玄武门之变中亲自参与了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期就乏善可陈了,还排挤了一把薛仁贵,在政治上可谓老江湖。
http://s5/bmiddle/0023SU2Yzy7kV2A5B3K94&690这柄鎏金铜柄木剑来自李勣墓,非常符合他骁武凭凌的一生。后面的三梁进德冠是目前国内能见到最古老的冠帽实物。唐太宗时期为了修文偃武,开始给武官也赐进德冠。
http://s14/mw690/0023SU2Yzy7kV2BMHDv0d&690展厅内有大量唐代的服饰介绍,非常长知识。
http://s16/mw690/0023SU2Yzy7kV2CZd4Hcf&690俯首啃蹄的壮硕马匹,应该是一种驯马术舞蹈表演。墓主人是另一位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郑仁泰。没有太过显赫的功绩,陪葬昭陵也算是一种褒奖。委任他讨伐铁勒,结果大败,反而让副将薛仁贵名声大噪。
http://s9/mw690/0023SU2Yzy7kV40Gtssc8&690各种奇形怪状的镇墓兽。这尊出土于韦贵妃墓。出身于“李武韦杨”联姻政治集团的四姓之一,被李世民列为四夫人之首。除了长女临川公主外,还有太宗的第十子李慎,史书中算小有名气吧,可惜被武则天诛杀。根据考古记录,韦贵妃居然身高近1米9!她的墓距离昭陵最近、规格也相当高,可见与太宗感情很好。
http://s13/mw690/0023SU2Yzy7kV45IPBa7c&690昭博的洗手间挺干净。院子里与咸阳博物馆差不多,密密麻麻的石像生就这样露天摆放在花圃里,文物实在多如牛毛,保护不过来。
http://s8/bmiddle/0023SU2Yzy7kV47FuMT37&690“昭陵碑林”与西安碑林、山东曲阜碑林并称国内三大碑林,一时间历史的滚滚车轮呼啸而来,无数闪耀在故纸堆中的名字又勒入石中再度生辉,向游客们彰显着曾经的荣光,这些名字不会湮没在尘埃中,所谓名垂青史。昭陵陪葬者都是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文武大臣,其“饰终之典”多有官为立碑。而且唐代文风兴盛,书法家灿若群星,馆内俱是臻品。史料记载曾有多达80通碑石,但馆内仅保存了22通,多有残损或浸漶,被称为“昭陵全碑”。
http://s16/mw690/0023SU2Yzy7kV4ae5Gf3f&690
唐初第一战将、忠义无双的尉迟敬德!唐史中玄武门之变的首功之臣(甚至直接入掖庭软禁了高祖李渊)。在民间与秦琼一起成了镇宅的“门神”。不过他也是个“莽撞人”,脾气不比张飞李逵小,居功自傲,甚至把名将、宗亲李道宗打瞎了一只眼。
http://s12/mw690/0023SU2Yzy7kV4nqCqT7b&690
高士廉!与尉迟敬德同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有眼光的政治投资家,把自己的外甥女嫁给了当时还只是秦王的李世民,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长孙皇后。同样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居首位的长孙无忌也是他一手抚养大的(长孙无忌后期的气焰嚣张、自取灭亡先放一边不谈)。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石碑撰文的都是“许敬宗”!这位文采斐然、武则天最为宠信的文臣(也有一说是奸佞之臣)。所以不少墓志铭读来、尤其是“铭”的部分,只觉不在司马相如之下。
其余书写碑文的有“与房玄龄、殷仲容伯仲”的王知敬或者不足以为唐史立传的赵模等等,然而我在两块碑文前看得如痴如醉,甚至光为了看书法、忽略了碑文的内容。其一是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所书的“惭而为官”、实际作用不会低于“房谋杜断”的“温彦博碑”;另一块是褚遂良所书的“房玄龄碑”。后来包车的时候,听司机说房玄龄墓的保护状况及其糟糕,这块碑就显得弥足珍贵。
http://s11/bmiddle/0023SU2Yzy7kV4hAQHgfa&690此外还有堪比贾谊的“马周碑”、上文提到的契苾何力的女儿“契苾夫人碑”(要是咸博和昭博能让他们父女团聚多好啊)等。参观中发现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连吴黑闼、宇文士及之流都有资格陪葬昭陵,吴黑闼可是当年与李渊争夺天下的人,宇文士及连凌烟阁都没有排上座次、也不算在秦王府十八学士之列,再联想到之前的高士廉、程知节等人,不难看出,唐太宗一辈子都抹不开“玄武门之变”的阴影,除了手足相残外,帝位的正统性一直令他心有余悸,这些人都是直接参与流血政变的亲信,例如时任天策府司马的宇文士及很好地完成了善后任务,随即被提拔为太子詹事(辅佐太子的第一官员)。
(近期在读《血腥的盛唐》,一直都特别喜欢王觉仁对历史的鞭辟入里和华丽文笔,尤其读完书后再来实地游览,颇有一番新意)
http://s11/bmiddle/0023SU2Yzy7kV4xHEz89a&690
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温情的朝代,仍为唐太宗不断修葺昭陵(当然也和帝位同样得来不正的宋太宗有关,他总在试图与前朝的太宗相提并论),这块北宋年间的唐太宗昭陵图碑保存完好。
http://s16/bmiddle/0023SU2Yzy7kV4EvbUH2f&690在昭陵的司马门,曾有十四个藩属国的国君像,为其守护通往西域的道路,其中有八个国家是被唐朝所灭。例如博物馆中有焉耆国王龙突骑支石像的基座,高昌就是因为侵占了焉耆国,被唐所灭,像不像当年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此外还有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等。
http://s6/bmiddle/0023SU2Yzy7kV4GXbsFa5&690重回中轴线,李勣的墓令人五味杂陈。这座品字形的封土,分别象征阴山、铁山和乌德鞬山,以表彰李勣生前的显赫战功;但墓主人却因为自己的孙子徐敬业起兵反抗武则天,被剥夺了“李”姓。
http://s6/mw690/0023SU2Yzy7kV4JKFBrd5&690神道旁有三尊石虎,细看嘴部居然都不相同,其一张嘴似吼、其二闭嘴仅露虎齿、其三龇牙咧嘴。石虎在突出躯体轮廓的同时,眼睛、牙齿、爪甲等刻画入微,是唐初风格从崇高美向优美、健美过渡的特征。足登莲花的石像生,也仅昭陵有存。
http://s4/bmiddle/0023SU2Yzy7kV4LbZIL23&690与昭陵相峙的是“唐墓壁画展”,共展出了昭陵陪葬墓内的88幅壁画。这幅是长乐公主墓室西壁的云中车马图。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唯一的女儿,薨于贞观十七年。这一年可谓多事之秋,齐王祐反于齐州、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魏王泰夺嫡被贬、长乐公主逝世……曾经手足相残的李世民,似乎是人生的轮回,又一次见到子女凋零,可谓痛彻心扉。在长乐公主墓的规制上,能见到这位父亲的无奈与温情。
http://s11/mw690/0023SU2Yzy7kV4NLaBk8a&690展厅整体仿照了墓室样式,真实再现了唐人视死如生的丧葬理念。
http://s16/mw690/0023SU2Yzy7kV4OVzSncf&690昭博的墓碑、壁画见证了大唐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过程。
http://s4/mw690/0023SU2Yzy7kV4TZ0fp03&690有些无法整体修复的壁画就单独剥离出来,对人物逐一分析。神态身姿极为生动。
http://s9/bmiddle/0023SU2Yzy7kV4R0FXW38&690这些源自前文提到的韦贵妃墓,“蹀躞行走图”。起初先入为主,一直以为“蹀躞”专指隋代开始的蹀躞带,从胡地传入,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工具,例如切肉的小刀、打火石、用于凿刻的楔子“契苾真”等。却忽略了蹀躞实际是小步行走的本意。因为这张壁画上,找了半天也没见到仆人佩戴蹀躞带。
http://s3/bmiddle/0023SU2Yzy7kV4Sbq0i42&690这幅壁画特别有意思。我留意观察了一下,唐代男子的形象大多孔武狰狞,谈不上英俊。这张忽然出现了面洁如玉、怀抱弓弢箭菔的形象,起初以为是太监,不料是男装的女侍。唐代中前期的开放风气可见一斑,女子着男装成为潮流,《新唐书》中也记载了太平公主以男装扮相出席高宗的家宴,英武非凡。在我看来,封建社会对男女服装的分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女性的限制,而唐代女子敢于突破世俗藩篱,模糊性别,是当时政治文化开明的一大体现(有趣的是,唐代男子大多面敷脂粉)。墓主人是著名的阿史那忠,一看这个汉名“忠”就知道是大唐赐名的外族。那场决定生死的唐与东突厥大战中,颉利可汗溃败,被阿史那忠擒获。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安史之乱”中反唐的史思明,也姓“阿史那”(有时间的话,考证一下他俩的渊源)。
http://s16/bmiddle/0023SU2Yzy7kV4YD9efdf&690这位侍女手捧羃篱也就是唐代女子的面纱。电影里刺客聂隐娘佩戴的就是羃篱。
http://s2/bmiddle/0023SU2Yzy7kV4ZOsG5a1&690各种宴乐仕女,壁画源自深得太宗喜爱的燕德妃墓。燕妃的儿子是李贞,武则天篡唐后首个起兵讨武的藩王,兵败自杀。燕妃也因其子封越地,墓志铭为“大唐越国故太妃燕氏”。
http://s16/mw690/0023SU2Yzy7kV52mh2vef&690整个昭博耗时约2小时,馆藏品比茂陵博物馆更为丰富。门票¥35物超所值。昭陵博物馆到昭陵没有公交车,盘山公路近15公里。扬招了几辆出租车都不愿意走。一旁有个修车铺,进门打听了下情况。恰好碰上一位热心的当地人,笑起来很像演员成泰燊,听说我千里迢迢来看昭陵,私家车¥80包往返(普通出租车单程要¥60)。风驰电掣地上了昭陵,是日天气阴沉,大雾弥漫。昭博的门票与昭陵不通用,需要另购¥30。虎步龙行的太宗,我来了!
http://s7/mw690/0023SU2Yzy7kV58P6F896&690昭陵位于九嵕山的制高点,据说海拔上千米,中国地势最高的帝王陵。地势高,自然就免去了遭水浸泡,利于保存。又符合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http://s2/bmiddle/0023SU2Yzy7kV5b5qw151&690昭陵历史上被多次盗掘(唐十八陵里唯一幸免的是乾陵),盗墓者是五代耀州节度使温韬。目前留存的是明清时期北司马门的遗址,十分凋敝。只能从石础的位置上推断享殿的宏大。
http://s16/mw690/0023SU2Yzy7kV5d5b7F4f&690走过漫长的神道,昭陵其实空空如也。这就是C.T.Loo(卢芹斋)人生最大的污点:砸碎了昭陵六骏企图盗运出国。近期看完了《卢芹斋传》,他从一个湖州的不识字的小伙计出身,全靠自身的刻苦好学与精明头脑,成为西方人眼里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自己也富可敌国,跻身美国上流社会。他在巴黎建造的“红楼”,完全是用中国及东亚文物装点的私人博物馆,并出资赞助了不少海外留学生甚至辛亥革命。倘若没有昭陵六骏事件,他恐怕能享受类似安思远、埃斯肯纳齐那样的地位,远非普通的古董商人。目前的“飒露紫”和“拳毛騧”只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见到。昭陵六骏是指唐太宗最喜欢、陪同他出生入死的六匹骏马,另外四匹分别叫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在唐史中频频出现。太宗亲自为每一匹骏马题赞,命阎立本作画,极尽雕工,立于陵前。昭陵能见到的只是复制品。
http://s15/mw690/0023SU2Yzy7kV5jX9P87e&690http://s5/mw690/0023SU2Yzy7kV5ksYio64&690
跟司机约了一个半小时,神道和遗址差不多半小时就可以兜完。索性在浓重的雾气里登上昭陵陵山。前几日一直下雨,封土有些软烂,加上并没有人工开凿的道路,类似于野山。
http://s4/mw690/0023SU2Yzy7kV5nAWBBf3&690登顶需要些体力,山间怪石嶙峋。至峰顶,方觉九嵕山的妙处,果然是风水绝佳处。左右两侧各有一道山脊拱起,面前开阔无垠,后靠屏山,活脱脱就是圣座龙椅。
http://s8/mw690/0023SU2Yzy7kV5r3NGL57&690此时大团雾气涌起,眼前除了脚下的道路,已完全不见景色。据司机后来介绍,天气晴好时,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蔚为壮观。
http://s9/mw690/0023SU2Yzy7kV5s69hSa8&690山顶有一株孤零零的野杏树,天色昏暗,有种异样的苍凉感。山脚下经过大片的杏花林,都附会了唐王御杏之类的传说。
http://s13/mw690/0023SU2Yzy7kV5uP6qw6c&690不建议雨天登昭陵,过于湿滑。我登顶的原因,无非是好奇:走过无数规制森严的明陵、清陵,寻觅过田间地头的南北朝陵,也多次进入筑土为山、黄肠题凑的汉陵,这是第一座实地造访过的唐陵,也真切地体会了一把唐代开始“因山为陵”的特殊葬制。唐帝往往掩耳盗铃地立个碑,表示自己薄葬,没有盗墓价值。然而无数未解之谜、甚至《兰亭集序》很有可能就在脚下!
http://s3/bmiddle/0023SU2Yzy7kV5Ai3COc2&690返回出口,司机正在耐心等候。他就是昭陵镇人,对我慕名而来感到格外自豪。据介绍,唐太宗的陪葬墓有200多座(一说300座),散落在不起眼的道旁,时间充裕的话,挨个寻访也是很有趣味的事。咸阳有不少爱好者,一到周末就漫山遍野找,堪称“文化野餐”。
http://s16/mw690/0023SU2Yzy7kV5CV8vlef&690在他的极力推荐下,前往山脚下的“御杏观光园”。大片绯红、粉红、粉白的杏花状若团云,接天蔽日。这些杏花经济带动了农家乐。参观均为免费,杏农们吆喝着杏干、杏花酒等衍生品。山风一过,落英缤纷,并不比日本春季的樱花逊色。
http://s5/mw690/0023SU2Yzy7kV5G6M2o64&690返程在袁家村下车。近年来,袁家村声名鹊起,形成了规模可观的关中风情民俗园,成了新农村改造的典范。西安市有往返袁家村的班车。
http://s14/mw690/0023SU2Yzy7kV5IbA9Tfd&690首先进入袁家村村史馆。从一个普普通通、贫穷落后的陕西农村,涅槃重生为民俗大观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可以说一个奇迹,也离不开老书记郭裕禄的呕心沥血。而在后面的行程中,会碰上各种东施效颦的李鬼古村,早已门庭冷落。同样是人造的怀旧人文景点,唯有袁家村大旗不倒,这是值得研究的旅游产业现象。
http://s13/bmiddle/0023SU2Yzy7kV5JzF123c&690两侧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的马赛克贴面小楼,有些像老式校园的教室,内部开辟为农家乐和餐馆。
http://s10/mw690/0023SU2Yzy7kV5MJ6Xfa9&690行至碧山堂所在的“陕拾叄”,建筑风格转为仿明清样式。小雨又淅淅沥沥起来。亲耳听得两位老陕嘀咕“舍(说)好的春雨贵如油呢?咋一直下个不停”。碧山堂内,是颇有小资情调的轻食馆。买个奶茶都要这么奢华么。
http://s10/mw690/0023SU2Yzy7kV5PO6Jb49&690http://s1/mw690/0023SU2Yzy7kV5Q02SQ30&690
跟当地人打听好返程的车次信息后,就笃定地在袁家村游荡起来。村民们大多经营着各类餐馆、客栈、小商品店,是座生活着的旧式村子,充满了烟火气。
http://s4/mw690/0023SU2Yzy7kV5ThaHF43&690四周也都有低矮的土墙和城门,个人觉得有些画蛇添足,像是影视城。
http://s14/mw690/0023SU2Yzy7kV5UjGI5dd&690居然有一整条回民街!而且几乎把西安回民街的各色小吃原模原样地搬到了袁家村!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对于一个奔波了一整天的游客来说(午饭为了衔接上班车,只吃了包里的干粮),几乎迈不开腿了。先来清真的牛肉煎饺,外脆里嫩,必须浇上醇香的粮食醋;铁板上翻炒着白色的凉皮、点缀鲜红的辣子与翠绿的葱花和微黄的豆芽,寒雨中倒也暖胃,一点都不“凉”;泡泡油糕是第一次尝试,甜香软糯,透着核桃香气;野菜煎饼用柔韧的白面饼裹着爽口的各种野菜,唯一缺点是青椒和酱料都过辣;镜糕是我最喜欢的关中甜食之一,江米、黑米、枣泥、蜜饯、白糖,滋味层层递进,很好地中和了口感。还见到了油胡旋饼。这些都是丝绸之路上的美食符号。
http://s12/mw690/0023SU2Yzy7kV5ZlcMPcb&690http://s4/mw690/0023SU2Yzy7kV5ZrZGHe3&690
http://s12/bmiddle/0023SU2Yzy7kV5ZXGJR5b&690
袁家村里不需要地图,按着主要的巷道,来回走、往返吃,乏了就坐着看一场皮影戏,渴了上王家茶馆沏壶茶、点上两碟小食(当天是周日,屋子里满满当当,几无立锥之地)。偶尔也有小资情调的茶室,宜古宜今。十分缓慢、惬意。
http://s3/mw690/0023SU2Yzy7kV6oH2rE62&690如果想远离嘈杂的游客,竹风堂精品酒店附近人烟稀少,景致怡人。
http://s15/bmiddle/0023SU2Yzy7kV6l3bfo9e&690还有民俗风情园,只需¥20可以体验老关中人的八种手艺绝活,是很不错的亲子项目。
http://s11/mw690/0023SU2Yzy7kV6mNVfI0a&690原以为袁家村是纯粹的人工景点,未曾想撞见一处重点国保单位秦琼墓。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前文提到的尉迟敬同为民间的“门神”(唐以前是神荼和郁垒)。与其他昭陵陪葬墓门可罗雀不同,秦琼墓挂满了祈福的红绸、香火鼎盛。一旁的秦琼庙也受惠良多。
http://s10/bmiddle/0023SU2Yzy7kV641CB349&690由于秦叔宝的影响力,当地的门神文化红红火火,有不少创意卡通手办。成语“两肋插刀”就源自秦琼,原本准备回家,为了救朋友走了岔道,原文
雨越下越大,不少店铺撑开了白色雨棚。天色逐渐暗淡下来。
http://s8/mw690/0023SU2Yzy7kV6eQ8Cz37&690敬天楼之类的建筑均为复修,纯为了视觉观感。
http://s6/bmiddle/0023SU2Yzy7kV6hbSC145&690天色逐渐暗淡。原计划在袁家村拍完夜景返回礼泉县。但夜间没有班车或出租车,只能匆匆按下快门,结束行程。从袁家村搭乘电瓶三轮车(¥7)至烟霞镇(实际不需要¥7,因为司机分享了很多重要的交通信息,也就不还价了)。乘坐从北屯发往礼泉县(途经袁家村)的中巴¥6。最晚的班车每天6点50分收车,就是为了照顾袁家村的酒店住宿。而袁家村普通客栈条件简陋潮湿,很像平遥古城;竹风堂性价比又很低(周末要¥600)。
http://s3/bmiddle/0023SU2Yzy7kV6ugyiue2&690晚宿礼泉新世纪酒店,(大床¥119含早)。房间宽敞,布草整洁,服务态度好,是当日礼泉县能订到最好的酒店了,三星水准。注意由于楼顶有KTV,要选择低楼层才安静!距离汽车站很近,网速快。门口兴礼北路上有热闹的夜市路边摊。早餐尚可,豆浆稀饭加十来个小菜。唯一缺点是没有电吹风。
http://s14/mw690/0023SU2Yzy7kV6xkZv76d&690礼泉是座安静的小县城,相比之下更喜欢它的曾用名“醴泉”,北周曾建醴泉宫、前身是汉代甘泉宫。孙中山先生曾赞誉张裕酒“品重醴泉”。当下的礼泉仍有浩渺的礼泉湖,也算是对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告慰吧。
http://s4/bmiddle/0023SU2Yzy7kV6yJb0v83&690总结第二日行程:
咸阳市——茂陵博物馆——茂陵——兴平市——昭陵博物馆——昭陵——御杏观光园——袁家村——晚宿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