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304篇湖泗“合菜面”

(2013-08-11 12:08:18)
标签:

鸡鸣三地

江夏东南

南八乡

李自成起义

救命菜

分类: 曾庆伟谈吃

               http://s14/bmiddle/709f9b58gx6BLBJSicJ1d&690        合菜面      资料图片

    也许是天性使然,,我非常喜欢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去武汉周边乡镇村头赏绿踏青。我谓之为“吐气”。武汉周边乡镇,我很喜欢去江夏的湖泗,原因是湖泗的主要产业为种草植树,所以湖泗的丘陵湖泗的田地,目光所及,一片翠绿,生机盎然,煞是养眼;更不用说碧草绿树释放出浓度含量较高的氧气,深吸一口气,胸腔像被过滤了一次,让人能够品出空气里丝丝的甜味。另一个原因与我嗜吃有关,去湖泗游玩,可以吃到当地的特色菜——“合菜面”。对于吃地方风味的食物,我总是乐此而不疲。

    到远城区江夏“南八乡”之一的湖泗任何一户农家做客,你都能吃到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一道大菜——“合菜面”,能够领略到湖泗素朴的乡风和湖泗人的厚道,湖泗人拿“合菜面”待客,与武汉人用“排骨藕煨汤”待客一样,表达的是对来客的热情与尊重。

    湖泗现在叫镇,地处江夏区境内东南部,位于江夏、大冶、咸宁三县市交界的边缘,是一个一鸡唱响三地和的所在。其乡风民俗,受咸宁地域文化的影响甚深,当地方言与武汉人所操的方言不是一个语系,很难让外地人听懂。这大概也是“合菜面”的影响力没能北上武汉,而是南下咸宁的原因。事实上在武汉的餐馆的确吃不到“合菜面”,而在咸宁市的大小餐馆却都能吃到这款可称菜肴也可称主食的食物。

    我把湖泗“合菜面”称为大菜,不是说做“合菜面”使用的食材有多么高端名贵,而是指“合菜面”原本就是个超级大杂烩,做这道菜的主料涵盖了粮食、蔬菜、豆制品和肉类,需要用到炒熟的面条、苕粉丝、豆腐角切成的丝、芹菜杆丝、土猪肉肉丝和用土猪肉熬成的卤汁,再加入调料如八角,五香粉、酱油、卤汁等一锅烩。而且盛菜上桌时,不是使用小盘小碟小碗装盘,而是用与小锅般大小的汤碗,堆上满满一碗,“合菜面”往桌上一搁,有一股子迫人的霸道气势。

   “合菜面”在湖泗地区流传了有300余年之久。它的诞生,与灾荒饥馑的年代有关。相传,明朝末年曾导致闯王李自成揭竿起义的那场漫无边际的灾荒,它的魔掌也曾覆盖到湖泗地区。平常年份尤其是风调雨顺的年景,湖泗地区也算得上是鱼米之乡,收谷收麦,百姓的日子还混得过去。明末崇祯二年,湖泗地区一反常态的久旱无雨,是为百年不遇的大旱,白晃晃的太阳把大地烤得冒烟,把田里的稻子晒成了枯草,水田龟裂开了成年人脚指头般粗细的大口子。到了秋天,无论是水田还是旱地,基本上颗粒无收。许多农户家的粮柜,无论当家人怎么计算节省着吃,都难撑到明年新粮入仓。于是,好些乡人只好打算另行他途,掩上柴门,卷起铺盖,流浪他乡,以乞讨度日,以期顶过灾荒。

    家住湖泗湖郑湾、一位行医一辈子的老郎中出面阻止了大家的外出乞讨。他的理由很简单,湖泗地区遭了灾,邻近的县乡何尝又没受灾?那里的人家还不是与湖泗的农人一样,缺吃缺喝。当自己的日子都过不下去,哪里还会施米舍粥给讨米要饭的人呢?他主张还是要在本乡本土自己想法子,靠自己的力量扛过艰难的日子,挣扎着活下去。老郎中带头把自己家所有的粗粮细粮全部拿出来,然后集合所有人家的粮食,再想办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户、两户,所有的村民都把粮柜打开,取出仅有的粮食,这些粮食的品种有粗有细,五花八门,全部交由老郎中调配使用。老郎中担负起了全村人的生命重托,把平生行医的本领都使出来,带人四处寻药草,剐树皮,扯野菜,然后把它们与各种粮食混合在一起,做成大杂烩似的饭菜,依据全村男女老少人口数量,定人定量,每日只吃一餐,细水长流,维系着村人生命的延续……终于,全村人终于熬过了灾荒,熬过了新年,等到了夏季新粮下来,乡人缓过了一口恶气,延续了生命。从此,湖泗人把“合菜面”视为“救命饭”,每有大事,必做“合菜面”。“合菜面”救过村人的性命,或许才是湖泗人喜欢“合菜面”的深层原因。我想那时的“合菜面”,是不能叫做菜或称作主食的,应该就是我们在文革时吃过的“瓜菜代”似的忆苦饭,从美味的角度上讲,根本无从谈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到了近几十年,农村的变化带来农家收益的提高,原来只有过年过节才能见到的荤腥,现在每日都能吃到。“合菜面”的食材内容于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合菜面”甚至演变成了乡风乡俗中红白喜事第一道必备的大菜了。

    从烹饪方法上讲,“合菜面”有点像东北菜的“乱炖”,加什么食材也没有一定之规。其中必加的豆腐角,是湖泗的特产,风味独特,凡吃过湖泗豆腐角的人,很难忘记那种独特味道。挂面干炒,至焦而香;卤汁入味,肉丝鲜嫩,“合菜面”进入了粗菜精做的阶段了。甚至,村民们把能不能够做得好“合菜面”,视作农户主妇能干或不能干的标尺,一个能做好“合菜面”的主妇,能够让她的男人在村里很有面子。

    杜甫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湖泗人好客,每有城里人来做客,正式开席前,先去做“合菜面”,邻里的小孩或妇女,都喜欢去厨房讨些“合菜面”吃。没有哪一个湖泗人家会拒绝邻里乡亲讨吃“合菜面”,而舍吃的厨师,看见有人讨吃“合菜面”,往往喜得合不拢嘴,因为讨吃的人越多,说明做“合菜面”这家人的人缘关系好。盛“合菜面”的盆子越大,说明家境越好。一款吃食,成为了衡量人际关系、富裕程度的尺标,这种现象也具象地体现了传统农耕文明的特征。

    我在贺胜桥的“和平酒店”第一次吃“合菜面”时,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客观地说,“合菜面”看相并不好,一大汤碗的“合菜面”端上桌来,炒面、苕粉近乎于酱黑色,色泽一点也不鲜亮。但经主人介绍,然后伸箸一尝,才知道这道菜的味道颇厚。仔细一想,这道菜厚味的原因,大概在于制成这道菜的食材及主食品种繁多,荤素皆有,其制法又是卤,又是炒,非常繁复,且耗时良多,好吃是必然的。不然,它怎么可能成为传承了三百多年而至今不衰的地方风味吃食呢?

         本文刊载于2016年夏季号《江夏文艺》

shttp://s3/bmiddle/709f9b58gx6BLBWH0L852&690        湖泗农家小院外景

http://s1/bmiddle/709f9b58gx6BLBTQsQ880&690
         一楼大厅
http://s2/bmiddle/709f9b58gx6BLBXin7P01&690          水井

http://s12/bmiddle/709f9b58gx6BLBX64I3db&690         劈柴

http://s5/bmiddle/709f9b58gx6BLBZKLMU94&690                                  湖泗特产——油炸豆腐角
 http://s11/bmiddle/709f9b58gx6BLBTO2f02a&690
           池塘垂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