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加坡管理大学

(2011-05-11 11:45:44)
标签:

教育

分类: 评论
http://s8/bmiddle/7098531eta08c2ccafe37&690&690

会计学院和法学院所在
新加坡管理大学(SMU)是在新加坡排名第三(仅次于南洋理工和国立)的公立大学。

http://s9/bmiddle/7098531eta08c2d73d1e8&690&690

李光前商学院
与那两所优秀的大学远在郊外不同,SMU身处市中心,毗邻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http://s14/bmiddle/7098531eta08c2db6b68d&690&690

行政大楼
在新加坡那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国家,在市中心建立一所大学,我很好奇。

考察后发现这座大学是一所立体的、开放的大学。

 

http://s1/bmiddle/7098531eta08c2e69a890&690&690

SMU共有有六座大楼(综合性的大楼,不是我们高校中简单的教学楼),由地上的商业街和对公众开放的地下人行通道互相连接,与周围环境自然融为一体。

http://s10/bmiddle/7098531eta08c2f6d0349&690&690

各个学院的地上部分自然以公共教室、讨论室为主。

 

http://s6/bmiddle/7098531eta08c2eb35c85&690&690
地下则是一个向社会公开的公共空间,地下通道中有医院、商店、餐饮等等。当然,这里对于学生的使用还是有一定优惠的,也是一个孵化器的典型。比如这里有许多学生自己开的小店:健身房、街舞教练、服装店等等。

http://s6/bmiddle/7098531et76746b17eb35&690&690


无论地上还是地下部分,都有全覆盖的无线网。地下走廊中座椅随处可见,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停下来读书、看报、完成作业、讨论,呵呵,游人也可以哦,因为这里是公共通道。

http://s5/bmiddle/7098531eta08c2f47cd84&690&690

社会科学院(和经济学院同在一楼)

http://s13/bmiddle/7098531eta08c2decf28c&690&690


学校各个学生团队的社会活动大多也在地下通道完成,通道里贴满了社会活动的通知、照片等。

    SMU给我的立体感极强,在现在众多高校都外迁的中国,是不是可以学习一下SMU模式,将高校竖起来呀。
    我们的高校大多有个大大的校园,楼多的数不清,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办公楼、餐厅、医院、图书馆等等等等,楼与楼之间距离越来越远,校园越来越大。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在校园里有辆自行车是必须的,据说现在校园里已经开始提供交通电瓶车了,可见校园的大了。随着城市的建设,市区的寸土寸金已经成为必然,如果高校依旧维持这种平面的扩张,我们的市区将永远的失去大学。

    而SUM不同,他建在市区,每个楼都是综合性的,学生可以在每个楼上课,当然也可以在每个楼实现购物、餐饮等其他需求,住宿、医疗等公共需求都可以在楼内、外的公共区间得到满足,只是学生会得到特别的优惠而已。这大概才是大学“公共”的意义吧。

    南开大学的滨海学院在我印象里已经是国内大学“公共”的典范了,没有围墙,资源共享。但在设计上依旧是以教学楼、宿舍楼等功能性进行划分,在开发区平铺了许多的楼,倒是充分的现实了我们国家的地大。其实我们真的没有多少的地,只是大多被这样平铺式的设计浪费了。真希望我国的高校能够在南开滨海学院已经做到的“公共”层面再进一步,更大程度的节约公共资源,让高校在城市中立起来。

http://s3/bmiddle/7098531eta08c2fe44222&690&690


另外还有个小发现,SMU学生的作业就交到写着每个老师名字的纸盒子里(超简单的纸盒),老师到时候把盒子取走就可以了。当然,批阅完的作业也用同样的方式返回此处,学生自己从盒子里取走自己的作业就可以了。

没有人强制写作业,全凭自觉。不过我想不会有人不写的,读书是自己的事。花了钱来读书的人,应该比老师更关心自己读书的结果,他们会时时盯着盒子里的作业,恐怕哪个老师忘了批改作业都会被作为不称职被投诉吧。我们的大学生呢?还有我们那些赶场的教授,还有多少留在高校认真的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