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KiKiWiWi东海岸自驾游(三)都兰糖厂艺术集结号

标签:
台东台湾都兰糖厂艺术村自由行杂谈 |
分类: 国内 |
慕名而去的都兰糖厂艺术村,曾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经济结构面临重大改革变化(农业劳动力量流失),进口糖价比本土糖价都低。在1991年都兰糖厂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如今都兰糖厂仅剩一片荒废的厂房,唯独只有一座巨型烟囱高高耸立。而这些破败的厂房内现在已驻扎了不少绘画、陶艺、铁雕、木雕、装饰艺术、建筑设计等方面的艺术家,而糖厂也因艺术家们的到来,焕发出非同一般的风采与面貌。
厂房大门充满原野意味的木质装饰
一家酒吧门口,超Q的木质小鸟装饰品。
都兰糖厂中家家小店门口都摆放着大量植被,给冰冷的厂房增添许多活力。
其实,都兰糖厂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家驻扎地,因为这里工作室并不算多,大多艺术家 “散居”在附近村落(离糖厂5公里之内),所以糖厂艺术村对于他们的意义更像一个聚点。艺术家们常来糖厂聚会、喝酒、聊天、或办一些展览,也经常会请一些创作或以本地音乐人为主的演出。
这些布满尘埃的厂房在艺术家们的创意之下,散发无限灵感火花,用他们超乎现实的想法与妙手回春,展现出惊喜与意外。你可以看到镶满工艺元素的铁门,这里是都兰本地原住民艺术家希巨·苏飞的木雕工作室。
厂房内成列着希巨·苏飞从大到小的木雕艺术作品,大到桌椅板凳,小到桌上的木雕艺术品,每一件木雕艺术品,都能读出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法与想要表达的设计理念。
曾经是台湾最大红糖生产厂房,如今遗留下的大型机器已锈迹斑斑,但在我们眼中它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种记忆,空气中依然能嗅到飘散的香甜味道。
一道阳光照耀在荷塘之上,紫艳荷花含露绽放,洁净荷叶静静漂浮水面,仿佛是清晨在池塘边梳洗的窈窕淑女,吸引住匆忙赶路的脚步。
糖厂有不少外地人或本地人经营的美食、咖啡馆、冰品店。在花莲偶遇的一位台湾姑娘,就大力向我们推荐到了糖厂一定要吃冰,是这里的特色,这里的冰非常特别好吃。
墙角吃草的猫
成为艺术品的大榴莲
艺术家都是夜猫子,都兰糖厂艺术村的白天非常幽静,只有满眼看不懂的创意亮点与不经意发现的小心思。如果可以,住在糖厂,感受一下白天与夜晚完全不同的艺术氛围。
东海岸微博:http://weibo.com/taiwaneastc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