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诗鉴赏方法归纳
(2013-07-04 12:21:42)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诗歌鉴赏研究 |
写景抒情诗鉴赏方法归纳 写景抒情诗是考试中常见的类型,古人云“诗歌不过情景二端”,因此,看此类诗要先明确情和景。诗中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来说分为两种:
1.
2. 写景抒情诗中常写的“景”与常抒的“情”有哪些。 1.景的种类: 对于“景”进行分类,目的在于提取写景抒怀中的意象。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2
(
(
(
(
(
( 探讨理解“写景抒情”诗内容情感的方法: 诗歌读解是最难的,朱光潜就曾经说过,“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在实际的古典诗歌教学中,学生最大的问题不是不会鉴赏诗歌,往往是连诗歌写的是什么,抒发的什么情感都弄不明白,老师不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而直接引导学生去关注“为什么”“怎么样”,这无异于建空中楼阁,是事倍功半,甚至做无用功。
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读不懂诗歌,不知通过怎样的途径解读诗歌。 方法一(五“读”俱全): 一读题目,让学生确定题材、体裁,思考写了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二读作者,知人论世,把握风格。 三读出处、国别、朝代、时间,了解背景。 四读注释,解决具体问题。 五读文本,第一步要找意象,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 第二步联系具体诗句,分析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第三步深入品味这样的意境传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方法二:
整体感知
知人论诗
某些意象
瞻前顾后 方法三:
1
4
对写景抒情诗而言,适用的方法
1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最早提出了
如:松、竹、梅
牡丹
红豆
杨柳、芳草
哀鸿
月光、月辉
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可以让学生分组分类整理本专题的意象及所表达的含义,也可补充含某意象的诗作。还可请学生
(1)抓住修饰意象的词语进行评点;
(2)体会修饰词语描述出对象的什么特点:颜色、动作、神态、心理、质感、层次等。
(3)可以用其他修饰词语替换,运用比较法来对修饰词语进行体会感悟和评价。
(4)发挥想象力尽量再现诗歌的意蕴。
2
鉴赏古典诗词关键在于领会其中的意境。
“ 对于意境的鉴赏也是高考中的难点,是对考生的较高要求,也是命题者在选用“写景抒情”诗作为鉴赏对象常常涉及的考点。 在这一专题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应该对常见的意境有所了解,并对描述常见意境的词语有所识记,便于在分析时的运用。 常见的意境有:雄浑壮丽、幽清明净、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恬静自然等。常见描写意境的词语有: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空寂、幽静、幽美、宁谧、朦胧、高亢、繁华、淳朴、暗淡、萧条、荒凉、冷寂等。
3
诗 可以改写原诗,用散文的方式写出。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诗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诗歌的散文化,这是诗歌理解的第一步。这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与作者心灵的对话。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