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带水的日本历史上就颇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当年遣唐使不仅带走了中国的国粹、文字、服装、历法、音乐舞蹈、计时器、天文学、风水学等,甚至把唐代的中国街道都原封不动地搬到了日本。从奈良时代起的260多年间,日本大约向中国派遣了20余次遣唐使。盛唐像一位博大的母亲,把儒学、佛学的乳汁;汉字、和服、汉诗等无私地输给了嗷嗷待辅的异邦幼子。
著名的汉诗集《凌云集》在日本文坛久负盛名;在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的《源氏物语》中,女作者紫式部引用了白居易的许多诗词名句。李白的《哭晁卿衡》更是中日文化交流历史的见证。遣唐使阿部仲麻吕的中国名字叫晁衡,在唐朝与李白同朝为官、吟诗喝酒、互为知己。公元753年,晁衡乘船回日本途中帆船倾覆。李白以为好友已死,逐写下了中日交流史的绝唱:“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首诗至今在日本汉语系大学生中广为流传。http://s13/middle/7088c89fgac5157c3654c&690
http://s5/middle/7088c89fgac5183b55f74&690
http://s14/middle/7088c89fgac51582d2dcd&690
http://s4/middle/7088c89fgac515858bc73&690
据传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当年由贴身宫女冒充受死,杨美人则藏在遣唐使的船中逃到了日本。她不仅带去了大唐的服饰、美食,也带去了盛唐的礼仪与文化。日本的“ゆうやちょう”就有杨贵妃的坟墓。墓地里的贵妃大理石塑像是由中国中央美术学院79届师生制作,由日中友协出资定制并海运到日本的。
许多日本人认为西安是自己心灵的故乡。古都奈良、京都等众多的古建筑、街道布局等和西安一脉相承。当代日本仍保留了许多古代中国文化元素。在全球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中国元素在日本大学校园里大行其道。汉诗、书法、太极拳、中医保健、剪纸、旗袍等中华文化物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http://s15/middle/7088c89fg77a1bd4f9f0e&690
http://s5/middle/7088c89fgac516555fb44&690
http://s4/middle/7088c89fgac51664bd3f3&690
http://s8/middle/7088c89fg77a1bdb93c37&690
http://s4/middle/7088c89fgac51696c04e3&690
http://s11/middle/7088c89fgac516a06374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