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竞赛活动总结(青峰)
(2011-05-23 18:47:56)
标签:
教育 |
一、指导思想
为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开发学生数学智力;本着从基础入手,扎实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原则,开展数学学科竞赛。
1、通过竞赛,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计算的准确率;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5、推动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的意识。
附:卷首语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这里需要强调的的是,计算能力是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为此,我们确立二年级为口算竞赛、三年级为计算(包括口算、估算、笔算、脱式计算、推算等),以此来强化计算教学、检验学生的计算能力、激发学生高质量计算的追求。
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如果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运用就等于不会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引导他们学会知识,更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和学会运用知识。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会综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可以加深和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学以致用,然后知不足”,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描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进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欲望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所以,五年级学生的竞赛内容确定为“综合应用能力。
四、竞赛形式
二年级:限时5分钟,赛出“口算”质量;
三年级:以算为主,形式多样,全面检测“算”的质量;
五年级:分A、B卷,以期中考试80分为界限:A卷更加侧重于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性强的试题;B卷则侧重于基础性的内容。(这也是分层教学的一个措施。旨在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他应该达到的目的,并赛出好成绩)
五、竞赛效果
1、竞赛活动计划性强,从教务到各位老师、各位学生都做到了有备而赛;
2、竞赛内容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3、竞赛试题实效性强,有效引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沟通与整合;
4、竞赛意义明确性强,引领老师们对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5、竞赛活动激励性强,有效促使了学生赶、超、比的竞争意识。
六、反思与建议
1、计算
临近期末,针对计算中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弥补与夯实计算这个基本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