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原骑游乐
太原骑游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976
  • 关注人气:6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2019-02-04 17:44:20)
标签:

旅游

情感

娱乐

杂谈

 武家庄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村,文物古迹以及人文景观众多,人杰地灵的古村堡。不仅有古文化夏商遗址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许多名流千古的历史名人,武家庄是古交现存基本完好的唯一一座城堡。鸟瞰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堡,形如卧虎城。坐北朝南一面依山,三面环水。前临屯兰河,东西两侧有东沟水,西沟水,城堡周长一公里多,如今荒颓了的夯土残墙,两个烽火台依然分布在主靠山两侧,实属历史遗留文化,却鲜为人知。

武家庄也是狐突故里狐家庄,西周至北魏前称“狐家堡”,北魏改筑成“马栏城”,与“狐家堡”并称。“马栏城”属政府行为,为官方称谓;“狐家堡”为百姓称谓。南城门座落在南街西头和西街的交汇处,始建何时,只有传说待考,城门地基长19米,宽126米,坐北朝南,下为门洞,分里中外三部分,中部为沙石条券洞,里外用砖券洞,中外洞宽24米,内洞宽28米现高3米(原高可能为4米),当今由于屯兰河淤积严重影响南门出水,也淤积一层,石洞顶部镶有“尚义堡”三个大字(大明嘉靖二十四年修缮时立),当时堡内有知县以上的官宦多人,加之堡内社会秩序优良,人民安居乐业,官府赐给该堡《尚义堡》之匾。意思是该庄是书香村堡,官宦之乡,居民品质高尚。石洞内设置城门,门扇外侧铁皮包装大蘑菇钉密布,上部中为正殿、硬山顶插肥垛斗出檐露明柱,长91米,深104米。面阔三间,前有廊为观礼台,外砌砖栏,正殿分前后两部分,前面为龙王殿,后面为高台演戏。东西有耳房供演戏使用,西有楼门台阶供上下行走,东南角有钟楼一座,挂钟上铸有石佛堂寺锺记千斤,明万历四十四年八月十五造(1616年,国家三级文物,钟周长313米,高13米,八耳,内顶部留有6个圆孔,龙头相背穿孔悬挂)。城楼高台原存放有栾架18件,可惜无人经营,早损毁。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堡南门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砖包石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门洞向北进村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南门外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东城门楼座楼落在正街东端,台基长宽各为10米,座西朝东,下为石条券门洞,现已经封堵,但仍可看到,据说分里中外三部分,里洞宽29米原高约有6米(现高33米)中洞用五个单孔沙条石合并而成有14米宽,宽26米。中洞外侧顶部嵌有一块扇形石,上有“狐家堡”三个字,年代不详。外洞南北两侧有砖券耳洞,耳洞宽15米,高2米,深2米,耳洞为天井,置木梯供上下城墙平台用,平台南侧建有钟楼一座,北侧建鼓楼一座,中为关公殿。关公殿面阔三间,内塑“关公像”,例外还有好多铜佛像,大的50厘米,小的30厘米均在民国初丢失。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东门洞

西门建筑毁于明朝期间,式样小于东门。据说闷楼座落在通往西门的街北冯湖的旧院内东南角,现在的大门处。整个闷楼为砖结构,楼式4层,高约30米,正方形、在20世纪70年代拆除改建它用。

东西两侧城墙:城墙宽约7米,高6米,外侧均为石墙,内侧为土,大部分城墙土早被挖土毁坏,少部分在1982年村修理石坝时拆除(白树何院东墙为原东门连体城墙)。南城墙为二层石墙,石墙外挖有城壕,壕宽5米,深4米,墙高3米,石墙内侧为土(武三毛院内还遗留一截石城墙。今日城壕已建成大马路,城墙上也建起了民房 (但今还称城壕)。

     北城墙,因城依山而筑,北宜围绕北部建筑而筑城墙,故依山东西两侧山棱而筑(人字形)将山体正老坡也围在城中,城墙宽3米,高5米,底部4米为土城墙,土取于山后红胶泥,城墙上部一米为砂石片(今还遗有一部分)防止雨淋。烽火台两处每个宽3米,高6米,今在其四周进行了石料加固。保留的还算清晰,远望或登文昌阁俯瞰较为明显。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武家庄村西北约2000米夏商遗址)位于屯兰河北岸坡地上(西窑上),残存面积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4米,采集有夹砂灰陶绳纹鬲和绳纹蛋形三足瓮等残片。我此次没前往探寻。 

     (崖窑遗址)村西北有一条深沟叫水饮沟,崖窑遗址在沟的中腰部。它前临悬崖峭壁,背靠高山峻岭,地势险要,乡民俗称“崖窑”,崖窑是由许多窑洞组成,开掘在相连的三个山头的坡面上。崖窑分几层,现在可以窥见上层有九个窑洞,三个山头共有27孔窑洞,三层在八十余孔窑洞,长度约150米。据传说有的洞还可以从原梅家沟旧村出去挑水吃,还有的能与武家庄村里的地道连通。现在地洞走向、深度大小有待进一步考证。崖窑内弯曲,不等还有抹灰的房舍、灶台、石磨、碾子纵横交错,互相联通。各个洞室大小不一,高一般两米左右、宽五米、平顶、呈梯方型制。我按照老乡的指点前往,可惜沟里煤矿限卡没能进入。也就没能探寻。

       原石佛堂娘娘庙座落在武家庄村东约500米处的桑尖坪北坡脚下,始建于北魏(附原照)。有早期人工开凿的一处高3米。宽5米,深4米的石雕建筑物(古称一块石头建下的庙),石质腻法,纹如肌理,,雕刻粗糙。当地称之为“石佛堂”,堂内雕有一佛九菩萨,头部全毁,余尚完好。从神像服饰衣纹来看,雕刻手法粗犷刚劲,就其风格来看,是北魏时期的雕刻物。原有山门,正殿、钟鼓楼、观礼台。台前院边还有两颗粗大的酸枣树,正殿对面有戏台一座,可惜在马兰矿建设中被炸毁。2006年开始村民组织修建石佛堂,大殿建筑宏伟,雕塑可观,雕梁画栋,壁画美观大方,引人瞩目。新建石佛堂洞采取原石佛堂洞的样式建置,雄伟壮观。佛阁内供祀有:正面、释迦牟尼佛;东位:东方琉璃药师佛;西位: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相传城堡内地道纵横,证实地道的发现地有四处,正街原李爱通院,大巷武绞大家院、南街原胡兰清东房房基下,城墙花马福林家院。可惜没有机会探寻。

      七郎庙紧连东门南侧的七郎庙始建于明代,重修于乾隆五十九年,根基座落在古城墙址上。七郎庙正殿三间坐北朝南,内塑七郎爷像(正殿现存)。七郎爷即古交阁上乡西仙洞者,先唐初一隐君子,坐化于此,庙前遗有石碑(残缺不齐)。庙内以前当过教室。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文昌阁位于武家庄主靠山山顶,是古交市内独一无二的古建筑,始建于明代。二层建筑,座北朝南。日本侵略时受损,“文革”中摧毁。2000年,村民集资在原址重建。下层为文昌阁,内塑文昌帝君童男童女书童等,二层为魁星楼、内塑魁星爷等。从东侧有台阶可登上最高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古堡墙和烽火台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古墙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加固的烽火台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文昌阁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站在北墙向下望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西北墙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俯瞰全堡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文昌君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魁星楼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村子街道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远望文昌阁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村修石佛堂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东沟水桥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东沟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沿着此路可到养老院和石佛堂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西沟水渠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南侧的屯兰河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顺便前往古交千佛寺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千年古村狐突故里—武家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