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探古交石窟,只探了刘庄石窟。因为误认为南岩石窟应该在南岩村附近,结果导航默认了镇城底乡南岩村。下午时间有限只能只走了刘庄观音寺(姑姑洞)石窟。不过对南岩石窟有了新的认识,南岩村就是邢家社乡新岩村。为此次探寻奠定了基础。
本周末,因为出发时间又晚了,等到了邢家社乡刘庄村,已经11点多了。背包里带着一些干粮,车停刘庄村口,开始步行。路经刘庄观音寺石窟,怕时间不够,没再进去。在到达森鑫庄园(原来养殖场)从公路下到沟底,沟南侧有较宽土路机耕路,沿路可一直到新岩村。据刘庄老乡说到新岩五公里,也许是天气热穿得厚,走路爬坡很费劲,山里的空气还不错,比起太原城里的雾霾小得多。也许是累,也许是心情着急,觉得新岩村就是远,等通过一段松树林后,只闻隐约牛铃声,却不见牛影,知道离村子不远了。手机显示三公里半以后,上一平台,终于看到牛了,向东也看到了一座村子,按谷歌地图上新岩村还在南侧,正巧村子最西侧房子里有切杆机声音,一定有村民,探寻石窟最怕的就是遇到无人村,和老乡一攀谈,了解到此村就是新岩村(也叫南岩村)。石窟就在东侧最高山峰的南侧半山沟,也许老乡就是佛派来的使者,专门为我们指点。往东有明显土路,爬上两个土台,要穿过一小片松树林,也就到了山前,往东能看到沟底半坡(山南坡)有块大石,石上有孔。心情一下就激动起来,终于发现了目标。计算一下石窟距离南岩村约1500米,南侧有小路可下达石窟附近。南岩石窟和太原附近的小石窟都有点类似,王家庄,程家峪佛回寺,西石窖村石窟都是在一块巨大的石块上雕凿,感觉这石块是凿好后从山上滚下来的,也许石块位置就未变。
南岩石窟是古交最具特色的石窟之一,巨石高2.9米,长6米,宽3
米,占地面积50平方米。巨石为砂岩质,分别在其东、南、西三面各凿1窟。南窟为主窟,坐北朝南,窟平面呈方形,边长1.2米,平顶。其三壁设低坛基,内雕一佛二弟子,窟两侧为二菩萨、二天王。西窟平面呈方形,边长1.5米,顶设低坛基,主尊佛像跌坐于束腰莲台上,两侧为二弟子,窟两侧为文殊、普贤菩萨,其面形圆润,神态平和,体态优美大方。造像有唐代遗风。东窟雕十六罗汉坐像,形体厚壮,头像均被盗,被破坏得较为严重。北侧壁面有明化成十年(1474)开凿题刻,巨石壁面上部有窟檐椽孔,石窟造像面部风化严重,局部脱落。这处石窟因地处蒙山区域,在艺术风格上与天龙山石窟有相近之处,部分专家认为它的唐风遗味之重是少见的。它主要继承了唐宋以来的造像风格,无论在历史方面、宗教方面还是在雕刻艺术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独创性和鲜明的典型性,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实际上从刘庄村开车完全可以到达南岩村,然后徒步1500米就可。我们是徒步来回,也为锻炼和沿途欣赏。等返回下到刘庄村,已经四点多了。只好返回到古交城,第一次走进水泉寨公园(金牛公园),第一次登高一览古交的夜景。夕阳余晖下的小山城,华灯初上给人挺温暖的感觉,有时候我真想住在这样一座小城市静静地感受一段时光。


刘庄村沟(东西向)

沿着公路往东

沟里的沙棘很多

往沟里走

沟里结冰

小瀑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