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带着母亲走古村(盂县骆驼道村)
标签:
旅游情感娱乐杂谈 |
本想走西山欣赏红叶秋黄,但前些日子的西山之行感觉到处是修路,经常被野蛮施工就堵在里面,周日突发想走走古村,想来想去还是走个远些的,特别是太行山脉里,山峰奇骏,滹沱河流淌,山谷里隐藏了多少人间世外桃源,小布达拉宫—大汖古村,小九寨定襄南庄等,这里的每一条沿线,都有山水奇特美景,犹如桂林山水秀美如画,深秋柿子树干支上挂满了一颗颗小灯笼般的果实,和千年古村落相互映衬出独有的太行魅力。来过一次的人,一定还会不断地前来,因为巍巍太行,延绵不断,青山绿水,古村沧桑,会让人仿佛置身数百年千年前的农村生活,幽静甜美,淡然隔世,原始朴素的自然风貌。
我今天选择的路线是阳兴大道-X224县道贾城线-东太路-石阳线-214省道到达目的地,走阳曲杨兴乡,主要是这条路重修后,变成了景观路,路经的坪里、善都、杨家掌、贾庄等古村落,每个村子也粉刷一新,以最美的姿态迎接着乡村游的人们。过杨庄后,沿途路边的沙棘很多,采摘点沙棘也是我的一个小任务,过贾庄后进入盂县境内,道路开始有有河流相伴,河道溪水长流,卵石缝隙树上秋叶金黄,与巍峨的太行山脉形成最美太行秋景。沿途景色奇特,青山绵延不绝,到处都是美丽的画卷。结满累累硕果的柿子树零落在沟壑里,尽显着浓浓秋意。柿子树冠高大,采摘不易,我找了根长树枝,从车里找了根绳子,系在棍子头,只要看到的柿子,绳棍一套,肯定收到囊中,母亲外甥女负责在瞭望指挥和捡拾,我就喜欢举着高高(六米左右)的棍子不知疲倦的套拽着,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因为还得赶路,只能停止采摘。
进入石阳线,河流汇入滹沱河,路上的大车不少,影响了车速和停车欣赏。这条路走过几次,梁家寨大汖村也在附近,现在也成了盂县有名的景点,大汖村的印象在我心里记忆犹新,心里还想着有机会还去,有朋友国庆刚去,觉得很不错,这才勾起了我再往梁家寨骆驼道村,据说这两座古村很相像。沿214省道有标识前往骆驼道村,骆驼道位于是盂县最北边的一个村子,走二三里地,翻过山头就是五台县界了。
这种大山深凹的一处古村落正是心中期望的景象。古人选择这里建村,一定是风水宝地,典型的太行山古村落。是先人们根据中国传统环境的风水理论选吉地建造的,整个村庄群山环绕,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西收,松柏罩头,清泉绕村,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村子靠在骆驼峰半山腰的怀抱里,秋天的五彩在装扮着古村,停车走进古村,就象久在笼中的小鸟终于被放出来一样,浑身清爽,母亲腿不太好,也不强求,安顿母亲坐在村口一处,我和外甥女开始沿着古街道慢慢欣赏,骆驼道村依山而建,面南靠背,除了保留着驿站的古道遗址,还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大院——梁家大院。村中石阶大小形态各异,全村四纵三横的石阶街道连环贯通,似有迷宫的感觉高低纵横交错,整个村子在绿树环绕中,村子就地取材,石砌的房子院子,外墙黄土敷面,屋顶上的青瓦,村里现有近百座院落巍然矗立,其中以青石和着黄泥构筑的二层徽派格局房屋居多。这种风格的建筑,与山西当地民居有很大的区别:一层多是用来圈养牲口、储藏柴火和粮食,二楼则是主人的起居室,或是大户人家小姐的绣楼。远远地就像南方的少数民族古寨,显得特别清新和宁静,古村上下多层,每层有通道贯通,上下有石阶相连,走进去也有迷宫般的感觉,上上下下,曲径通幽,石墙上开黄菊,院落香椿挺拔,千年古槐依然郁郁葱葱,是古村落的历史见证,记录了村子的沧桑发展变化。这里的老人们热情善良,见了人们就像见了亲戚,有说不完的话。母亲短短的时间似乎和这里的老人们都熟悉了,喜笑颜看,也不知拉扯着什么。临走,这些和母亲年龄相仿的大娘们还依依惜别的感觉。能在这种大自然中古村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是嘈杂繁忙的城市人多么渴望的一种养生休憩的之地。
多少古村落,沧桑落寞,破败不堪,随着居住老人纷纷离去,眼睁睁看着渐渐消失。可喜的是开发了旅游,有了生机,也许古村在新的时代会有再次的腾飞。我们不能再让这样的农耕古文化古化石消失。
游完骆驼道已经下午五点多,返回决定继续往上翻山到五台,走高速返回。早饭后沿途就没吃午饭,也不觉得饿,直接到古村,本想在古村农家乐了吃点特色,是在农家大姐说晚饭是稀饭馒头,可惜还没做需要时间。只能饿着上路。在山顶最高处,修路的队伍野蛮施工居然堵了道路,说是昨夜里工地丢了很多工具和材料,所以领导要求石块堵住省道。这是什么霸道逻辑。我只能央求人家开铲车推开,给人家开铲车的小费烟钱。总算翻过山,一路顺利,走高速,中间休息点吃点方便面,真的很香,很满足。晚上九点多返回家中。
记载:骆驼道村位于阳泉盂县和忻州五台县的交界处,海拔1800米,地势险峻,是阳泉最北的一个村庄,最早的居民是胡姓和罗姓,后因山区贫穷搬迁至别处。梁姓人辗转最终定居此地。村中最多时,有300多口人。目前村里留守的不足50人。骆驼道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村东南有盂县通往五台县的古时要道,曾经是晋商到口外的必经之地。明清五百年间的中国四大商帮之一的晋商,往返于山西的关内关外从事贩贸活动,驼帮是晋商中以骆驼运输为主从事贸易活动的主要商帮之一,他们主要经营的产品为茶叶、花椒等,晋商在往返于忻州、大同时,骆驼道就成了商帮的必经之地。骆驼道山路蜿蜒曲折,驼帮商队从梁家寨的滹沱河出发,翻越牛道岭骆驼峰至少需要一天时间,因此骆驼道村就成了驼帮的休息驿站。如今,驿站已全无踪影,古道仍依稀可见,骆驼道村可谓是北方“茶马古道”的遗存。

杨兴乡路边沟内


鄯都新村别墅

丰收的喜悦繁忙




石槽村





东太线沿途



















214省道牛头沟


古村落


骆驼道村的出现



















































原食堂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