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2018-09-17 16:15:39)
标签:

佛学

旅游

情感

娱乐

杂谈

    周六天气阴,也不准备远途徒步,想起了骑行。看着满是灰尘的自行车,那个曾经骑行热情高涨忘我的时期,真还有些回味。我今天打算沿滨河西路去晋祠赤桥村兰若寺。骑行和徒步所调动的肌肉群不同,反正今天骑行感觉很是轻松,比起徒步那真是风驰电掣,用同样的时间,却能丈量更远的路途。

    滨河西路过山西体育中心(红灯笼),非机动车道没了,还得从健康北街拐向新晋祠路,继续往南,过明太原城在乾阳街口右拐,向西可到京昆高速涵洞遇阻,退回百米向北沿古城路,进入南城角村,晋源的南城角村是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阳古城的西南城角,因而该村之名是以城垣方位而定。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将晋阳古城火焚水灌夷为平地后,被迫迁移的张氏后人,在古垣残存的西南城角遗迹上所重建的家园。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

    现在旧晋祠路正在重修,连骑行都很难找到合适的路线通过,眼真真看到山脚下的兰若寺,就是过不去。在南城角村的小道上乱串,偶然发现一座深红的院落古色古香,渗透着一种历史的韵味,走近一看长春观。大门开着,一位大姐走出来,见我很热心,说是进去坐坐。观里不大,但幽静干净,占地有500多平方米,南北近30米,东西近20米。庙观门为悬山顶门式,额上两面刻有“长春观”字样。正殿面阔3间,进深2间,前有廊,上为六檩悬山顶,殿中有重修记事碑一通,为民国年间石碑。正殿左右有配殿、厢房、 耳厅等建筑,院中央还植有一松一柏,苍翠茂盛。这两棵古松古柏,苍翠挺拔,看尽了晋阳古城的历史沧桑,是古城中现存的稀有古树。相传是由赵国的谋士张孟谈所种植,比长春观还早1000多年历史。长春观一直以来偏向于传道授业的所用。因道教的师祖太上老君有着“一气化三清”的说法,长春观也名三清观;又因太上老君还代表着上清派的思想,遂也叫上厅观,在2009年被评定为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最初是由丘处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的第五个徒弟宋德芳所建。宋德芳也就是披云子,他还曾重建龙山昊天观并增凿龙山道教石窟。清代的《山西通志》卷五十七中记载有“元长春观碑在南城角,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翰株学士陈俨撰文”。在明、清两代和民国10年(1921)均有修葺。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大姐是大同过来的,已经来此几天了,因为和道长是朋友,也就经常过来。观里陆续出来好几个人,也有戴发吉的似乎是道长的,我也不知说些什么。稍作寒暄,她们很热心给我指点线路,我就继续上路。

    高速路涵洞地下全是积水,需要搬着车子过去,鞋差点踩进泥水里。终于到了花塔村,记忆中花塔村的花塔寺我进过,在一处较宽的地方,这里曾为晋阳古城教军场,当年李渊就是从这里誓师起兵进而夺取天下的。关帝庙庙门左右的墙上分别写花塔关帝庙,庙前有两颗千年古槐。花塔关帝庙有“精”、“忠”两字,有“晨钟”、“暮鼓”两个阁楼在庙两角。关帝庙内的墙壁上绘有完整的以关公生平经典故事为内容的清代壁画。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等。壁画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每一组画面都有故事标题。关帝庙也是当地的老年活动中心,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此画法细腻的类似于连环画式的晚清壁画在我国的寺观壁画中实属少见。可惜我没敢偷拍。

    从花塔村需过晋祠路到西仁路,可到兰若寺。兰若寺倚山面川而建,景色绝佳。背靠卧虎山,峻岭危崖,排列千仞,山上松柏苍翠,山脚槐柳摇风。据载,兰若寺与天龙山石窟、蒙山大佛等著名佛教遗留,同属于高家皇帝的崇佛礼佛之功业。据当地有关碑帖记载:兰若寺始建于北齐年间,曾经两度被毁、两度重建,玄奘大师的师兄文英大师玄璋曾在此礼佛并葬于寺侧,从那以后,该寺高僧辈出。然而,在千余年的历史岁月里,兰若寺命运多舛,曾经频遭劫难,历史上屡毁屡建。现经过为期十几年的工程建设,兰若寺整院重建完毕。201010月,赤桥村礼请五台山塔院寺释照永法师驻锡此地,住持寺院。该寺规模宏大,除主寺外还另有禅院。兰若寺,最令人神往的是赤桥十景中的一景“兰若钟声”。资料里介绍道,每天拂晓,兰若寺的晨钟敲响,声声远送,韵韵相连,缭绕在晨雾里。清末民国时期的晋阳名士刘大鹏先生有诗赞道:“清声不断遏云峰,古寺冷冷响梵钟。皓月照时仙籁静,碧纱笼处紫烟浓。高僧入定惊栖鹤,闲客参禅制毒龙。敲罢天花庭乱坠,余音飘渺锁孤松。” 原先的兰若寺,为三进三出的院落,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我实际上此次前来兰若寺,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前些时候,有位上海博友,做了个梦,梦见兰若寺,梦中迈进很高门槛,佛祖像突然发金光,很奇怪,梦很清晰。佛像头上发的金光很刺眼,想去摸,突然醒了。他就想求证一下,也许是佛缘。他网络百度搜索到太原兰若寺,就想验证一下。我今天因为仓促,大殿都紧闭上锁,我只能在外隔着玻璃格栅拍摄,等佛教法师活动我再找机会一探。

 说明:(1)晋阳古城创建于春秋中晚期(前497),是战国时越国的都城、北齐时的陪都、北汉的都城还是唐代的北京。与三家分晋、西汉戍边、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肇基、五代战乱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2)张孟谈有这样的历史典故。公元前453年,晋国日渐衰落,形成了(智伯、赵、魏、韩、范、中行)六卿专政的局面,其中智伯瑶掌握晋国实权,他联合韩,赵,魏三家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随后还妄想伙同韩、魏两家围攻赵国都城晋阳。三个月之久,也没能攻下晋阳城,便在城外开渠,企图通过水灌晋阳城灭赵。在这种紧急情况之下,赵襄子急忙找来了足智多谋的张孟谈商议对策,张孟谈早已看清了现状,他便向赵襄子自荐,只身潜往了韩魏营地,以唇亡齿寒道理告知韩、魏两家,并联合两家共同灭智,借势倒灌晋阳城,随后三家又瓜分了晋阳城,“三家分晋”的这一历史典故是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也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张孟谈作为晋阳古城的张氏始祖,在赵、魏、韩三家分晋之后,选择了隐姓埋名。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滨河路边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山西体育中心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南城角村长春观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观内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花塔村关帝庙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买点土月饼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花塔赵家老宅院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兰若寺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大雄宝殿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天王殿护法韦陀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大雄宝殿释迦摩尼佛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关帝庙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经幢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关帝庙内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花塔寺
周末骑行赤桥(兰若寺)、南城角村(长春观)、花塔村(关帝庙)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